悲情城市:75年前的台灣和今日的香港

鄒崇銘
·
(修改过)
·
IPFS
·
從上映、電視、DVD到串流,《悲情城市》已記不起看過了多少遍。想不到在今天重看,卻又帶來迥然不同的感受。只需簡單地把對白中的「台灣」換成「香港」,故事中的一切一切,皆同樣適切不過。

經歷了33年後,《悲情城市》推出4K數碼版公映。

預告片長2分46秒,萬萬想不到的是,只看了約三分之一,我已經眼泛淚光。

「反正法律都是他們寫的,隨便他們翻起翻落吧。」「咱們本島人最可憐,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國人。」「內地接收後,很多台灣人原來的工作都沒有了,將來我看遲早要鬧有大亂。」「台灣同胞,我現在宣布戒嚴,完全是為了保護你們。」「你哪裡人?我……台灣人!」……

從上映、電視、DVD到串流,《悲情城市》已記不起看過了多少遍。想不到在今天重看,卻又帶來迥然不同的感受。只需簡單地把對白中的「台灣」換成「香港」,故事中的一切一切,皆同樣適切不過。

簡單回顧:1945年日本投降,完結對台灣殖民統治;國民政府接管,大量內地人遷往台灣;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實施軍事戒嚴,搜捕異見人士;1949年,國民政府遷往台灣,定都台北。《悲情城市》借基隆林氏一家的興衰,訴說大時代台灣人的悲歌——梁朝偉飾演聾啞的小兒子,亦難逃白色恐怖的劫難。

特別值得一提,二·二八在1980年代的台灣仍是禁忌,1987年台灣才宣布解嚴。直至1990年的李登輝時代,才正式開展對二·二八的全面調查。對此《悲情城市》亦發揮了重要影響。

相比之下,香港人或可算是「幸運」得多。1997年,英國完結殖民統治,香港還一度實施高度自治;在2022-2012的胡溫「黃金十年」,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更達至高點。只是在2003年的沙士之後,逐步引入了自由行、CEPA等措施;及至689和777時代的大灣區和全面融合,香港的局面才全面崩壞。

2019-2022年間,香港的遭遇實可和二·二八相提並論——先是社會經濟地位的喪失,再是政府施政的重大失誤,促成了嚴重的社會衝突和激烈的抗爭;地方政府以欺上瞞下的態度,一力將責任推到市民身上,並採取嚴酷的手段鎮壓——二·二八導致直接間接的死亡人數,估計約在一至二萬人之間;尤幸香港未至出現血流成河,但異見人士大量被捕入獄,則如出一轍。

在二·二八過了42年之後,《悲情城市》宣告誕生;期待香港版本的《悲情城市》,可毋須等這麼長的時間。

圖片來源:《悲情城市》(1989)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鄒崇銘鄒崇銘個人網站|我城的鬱悶:https://chowsungming.com/ FB & IG: Chow Sung Ming 電郵:[email protected] 出版自主|Likecoin |Writingnf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如何看YouTube上的「萬字詳解」?

《寶博朋友說》:一次難忘的訪談

科技奇點、經濟奇點、制度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