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走私精子的方式出生了

CathayPlay华语独立电影
·
·
IPFS

生于意志与硝烟

导演: 郭依菲
类型: 纪录片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9-06-21(北京电影学院)
片长: 37分钟

入围及获奖

第十八届ISFVF最佳纪录片

洛杉矶学生电影奖最佳纪录片

入围第47届美国学生奥斯卡

观影地址:www.cathayplay.com

在巴以地区,大约上百万的巴勒斯坦人被抓进过以色列的监狱服刑,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是面临20年或更长时间的终身监禁。在巴勒斯坦,一些孩子通过“走私精子”的方式出生。犯人将精子从监狱中以特殊的方式交到妻子手中,妻子通过人工授精手术繁衍后代。

这是一片长期被战争笼罩的土地,在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关于维护尊严的斗争,这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以此重获生存的权利。

凹凸镜Q&A

为何关注到战争?


第一次接触到战争地区是因为2014年的一次旅行,阿富汗是其中的一站,也是那趟旅行中走的最艰难的一站。对于能够幸运的生活在和平环境的我来说,那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战争,去之前根本做不出什么心理预设。到了那里才学会比如在当地出行要注意避开人群和喧闹的地方,周五不要靠近敏感地区,并且时刻掩护好自己作为外国人的身份之类的生存技巧。

就像《伤口是阳光照进内心的地方》片中主人公父亲所说“恐怖分子潜藏在各个角落”。那时从首都坐车去巴米扬看大佛遗址,路上要经过塔利班居住管辖的村庄,我坐在车里穿着黑袍掩护自己,透过余光看到岗哨边扛着枪的塔利班,当时心想原来就是你们啊,除此之外也想不出更多了,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巴米扬大佛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像之一,2001年的时候被塔利班炸毁了,原本繁荣的城市现在也是一副破败的景象。

当时接触到的当地人都很友好,见到旅行的人会很热情的将你请到家里喝茶,即便只是最简单的红茶和烤馕,在那样的环境中让人觉得格外温暖。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当地的大学老师,我问他战争给你的生活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他说:“我不知道战争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和平的生活。”

这次旅行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选题怎样切入?

曾经听过一句话说,剧情片是“我们在摄影机前编排一个故事”而纪录片则是“我们在故事面前架起一台摄影机”。在考虑纪录片选题的时候,我并没有具体题材上的偏好,主要还是希望从人物出发。我比较倾向于拍摄因外部原因而被迫陷入当下境地的人,简单的来说就是面对生活十分被动的人。


有一次在中东地区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的两个儿子都因为战争而去世了,当时老奶奶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说这里的人即便是一直承受着这样的苦难,这个世界也并不在乎。

对于那些面对生活失去选择权而又无能为力的人来说,如果可以将我的镜头作为一个小小的出口,会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有价值。相比为观众拍摄,我更希望我的作品是为我的主人公而拍摄,为了和他们有着共同经历却无处发声的人而拍摄。

剧情片OR纪录片?

无论是面对纪录片还是剧情片,虽然创作方法不同,但都是一个努力把故事讲好的过程。我本身是学编剧的,在我看来,纪录片的创作中,编剧的作用是在依据现实的基础上,努力让一个充满新闻性的事件看起来更具故事感。与前期相比,纪录片的后期剪辑可能是更加重要的创作阶段。故事主线、人物建立、主题表达都将在后期完成。

这一步对我来说有点类似剧本创作的阶段,简单来说,我将剧情片创作时的“调研-剧本-拍摄-剪辑”变成了“调研-拍摄-剧本-剪辑”这样的制作顺序。由于我个人也担任剪辑工作,所以后两步我习惯一同完成,我所学的剧作理念和剧作技巧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影片的创作中。

相对于拍摄自己身边生活的影片来说,这两个故事都属于完全观察式的创作。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中东,主人公身处战争环境,无论是从客观元素还是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来看,与当下我们的生活可谓十分遥远。作为一个“局外人”作者,怎样讲好他们的故事则变成了后期最重要的事情。

与剧情片相比,我认为纪录片的叙事表达不但要为剧中人物负责,更要为现实中的人物负责。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导演确立叙事主题,其实更多的是在与我的拍摄对象相处、交谈的过程中,他们传达给我他们想要表达的方向,我要做的也许只是努力地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用一个相对合理的方式,以画面为出口,替他们展现自己的故事。

剪辑所思

    

在剪辑《伤口是阳光照进内心的地方》的时候,我试图平静地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就像我片中的主人公沙普尔对着镜头叙述时的语气那样,就像所有生活在喀布尔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一样。这也许和我在当地的经历有关,当时在拍摄的期间发生了一起较大的恐怖袭击,政府军与恐怖分子的枪战大概持续了十几个小时。


即便是这样大家还是照常的上班上学,天气依旧阳光明媚。当时因为袭击很多路被封了,我和当地人都被堵在路上,周围的人都在抱怨今天的交通这么堵要迟到了,而没有人提及对面正在枪战的事。他们让我明白了当炮火已经融入生活的时候,虽然战争在继续,但是生活也要继续。

影片的片名来自阿富汗诗人鲁米的一句诗。对于经历过战争的孩子们来说,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我认为这样深刻的伤害都是很难被忘记的。“伤口是阳光照进内心的地方”这句话也许更像是我想要对孩子们说的,即便是在如此这般充满苦难、充满困惑和无奈的环境中,希望你们的内心依旧能带着阳光继续生活。

两部影片相比而言,《生于意志与硝烟》的制作对我来说更为挑战。由于牵扯巴以冲突,复杂的战争背景、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宗教背景都夹杂在故事中。因此,如何找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方向便成了剪辑时重要的课题。

虽然整个事件离不开历史与政治的背景,但作为一个短期观察者,我想我并没有能力,也并不想讨论政治问题。在初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首先触动我的,是他们为了家庭、生存、尊严、后代而不顾一切作出的努力。


宗教、国度、种族在这里都是不重要的,我所希望探讨的,是一个关于人类为了延续生命、依靠自己的意志而突破困境的故事。最终,我将影片的表达大致总结在片名上——生于硝烟、生于意志。

首先,我想这些孩子们的出生,毋庸置疑都是因战争所迫。

其次,在通过对母亲们的采访中不难发现,“意志”是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其中一位母亲在采访中提到:“医生告诉我,当宝宝很小的时候,他们自己用自己的意志决定命运,他们坚强地和命运抗争。感谢真主,她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她挑战命运,她对抗困境,她来到了这里。我们的意志可以创造生活中的一切,如果没有意志,便没有生活。”

然而,无论他们生于硝烟或生于意志,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自由所做,其中四岁女孩赫莉娅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甚至就是“自由”的意思。赫莉娅的母亲说:“对于巴勒斯坦的所有人,她的名字代表了自由,这是她存在的意义……她代表着我的自由,她父亲在监狱中的自由,整个巴勒斯坦的自由。”

 

写在最后

我们时而可以发现,纪录片的创作是自私的,导演们在获得主人公们的信任、闯入了对方的生活、制作出自己的作品之后,之后呢?我们的作品给对方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对他们身处的困境是否有帮助?对他们的人生带来的是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对于《生于意志与硝烟》而言,由于“走私精子”的话题在巴以地区十分敏感,对于主人公们无私的分享我内心充满感激。不难猜想,相比他们的生存与情感状态,“走私精子”的过程与方法也许是观众更为好奇的,但考虑到对主人公们以及接下来还要继续做这件事的人们的影响,我并没有提及他们“走私”的具体方法与过程。

尽管影片的小小影响力很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善,最多只能作为一个倾诉的窗口,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为了精彩的剧情而给人物带来麻烦,电影相比现实生活来说,它的重要性一定是退居其后的。

影片虽然通过我来记录制作,但归根结底,这个故事的拥有者依旧是片中的主人公们。

关于导演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在读,曾旅行到过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马里等40余个国家。导演作品获美国洛杉矶学生电影奖最佳纪录片、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纪实类大奖,并入围美国学生奥斯卡奖。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athayPlay华语独立电影CathayPlay通过建⽴在线电影播放平台,致⼒于发⾏和推⼴华语独⽴电影,与全球观众接轨。 我们主张独⽴精神,以创作⼈为本的模式,独⽴于主流⼯业,呈现更多独具艺术价值、直⾯社会的作品。我们的⼝号是:WATCH DIFFERENT。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CathayPlay 2024年给影迷的信

生死驻留的渡口|CathayPlay 11月片单

你的触摸使他人无形——导演获奖新作“异乡居所”世界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