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丨第一日,錯位的世界
我是一個簡中用戶,因為要寫七日書,把輸入法換成了我愛的繁體中文。好久沒用了,也好久沒安安靜靜寫下文字了。本來想安安靜靜開啟第一日的書寫,好好寫下人生值得記錄的事情。結果自己的假期被突如其來的工作填充,不僅自己要被迫加班,還要替不方便上網的同事加班,一瞬間工作量double了,不得不對另一個同事兼朋友開啟了抱怨+吐槽模式,大概耗費了一整天中的五個小時。所以我在懷疑,人生是怎麼被抱怨侵佔的。雖然抱怨經常被認為是一種負能量,但是也是一種情緒上的紓解。
至於題目,糾結了半天選擇了這個:錯位的世界。工作日的時候,大家偶爾溜號摸魚,假期的時候偶爾也會被安排工作,這或許是另一種能量守恆。另外,最近也在和朋友討論自己父母的那一代人,二三十歲時沒有網路和電子產品(他們是60後,家裡是大陸的四線城市),工作時間真的幾乎是被工作填滿,當時的主流娛樂還是麻將和撲克。而24年11月份回北京見到研究生導師的時候,和同學還有導師討論了一個事情——現在的時代就是被碎片化改寫的。由此引發出來的關於這七日書中第一日的討論,是關於碎片化時代和我們無奈的散裝生活。導師得過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目前也一直在北電的文學系教書,有很大的閱片量及很大的閱讀量。我們都知道20-23年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封閉在家,無法完成很多需要出門才能做的事情,但是對於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來說,反而有大段大段的時間來閱讀某個作家的全部作品或者對某幾個導演做深入的電影研究。人變得很專注。現在人們打開各種媒介能接觸到各種信息,但是最難的是做選擇和從海量信息中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深入沉澱下去。TT盛行短視頻,小紅薯封面遍佈一句話文案,在這些媒體中,似乎人也變得是短波頻率。一大段的時間裡不同的位置可以被隨意的、突發的、各種南轅北轍的信息填充。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偶像林立,讓這個世界變成一種寬泛的博愛世界。也就是說,從前可能接觸的信息有限,發現一個作家或者一個導演之後,盡情搜羅他們的作品,愛就深愛了。但是信息的爆炸、人口的爆炸、各行各業的爆炸和井噴,讓大家更容易今天一個山頭,明天一個山頭。其實在大陸更是如此吧,有一個很經典的台詞,講鳳梨罐頭會有一個期限。今天,我們不止有鳳梨罐頭,還有蘋果草莓山楂百果,對哪個都不甚了解,卻又想遍嘗各種口味。至於說能持久喜歡的口味,又覺得哪個都不夠喜歡。
而什麼事時代特征呢,這個就是時代特征。是時代賦予每個人的屬性,並不是努力迴避就可以抹去的時代烙印或者紋身。人終究無力與如此強大的媒介與科技速成時代抗衡。無論愛與不愛,第一日,碎片世界不斷異位、重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