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從容來自於你有多懂得分配時間?《哈佛日曆快十天》
還記得劉軒的暢銷書《不敗學習力》裡提到哈佛的學生不僅會玩又會讀書,平時積極參與課外活動的同學,竟然在考試的時候每一科都拿到高分,秘訣就在於懂得讀書方法,以及妥善分配讀書與玩樂的時間。
然而,韓國作家河知銀由於長期近距離觀察CEO,意外發現這些人與哈佛高材生所擁有的共通點即是提前十天把事情完成,藉此爭取更多檢討及修正的機會,而不是急急忙忙地趕在截止日當天完成,結果卻發現仍有許多問題無法立即解決,或是在許多細節的部分草率了事。
許多人自豪工作效率高,殊不知這只是以「量」來作為標準,而非以「質」來認定,在《哈佛日曆快十天》這本書中提到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怎麼做」,而不是「做多少」,也就是把事情做得好遠比做得多更加重要。
那到底要如何「做得好」呢?其實重點就在於愈重要的工作,就愈應該提早進行,而且當愈早開始著手準備,就會讓自己擁有更充裕的時間,而不會感覺到一直被時間追著跑的壓迫感。
或許有人提出疑問:「越早開始進行,不就沒有自己的時間了嗎?」其實不然,提前把事情完成並不是要我們整天埋首於工作而放棄自己的私人生活,而是要自行設定階段性任務,並且同時保有休息的時間,因為我們不可能一直消耗自己的能量,那只會讓工作效率低落,不如適時地讓自己的精神放鬆,說不定會因為腦中閃過的一個念頭而瞬間激發創意,進而找到絕佳的解決辦法。
在我過去的工作經驗中,我的習慣是先檢視工作的難易度,並且先找出是否有需要他人協助的部份,再來是評估所需的時間,並且在真正截止日的前幾天寫下專屬於我個人的截止日,這都是確保突發狀況的發生而不至於手忙腳亂,畢竟很多時候總是在最後關頭才發現之前尚未察覺的問題,倘若距離真正的截止日尚有剩餘的時間,勢必能減輕心理壓力,也能讓事情進展得更加順利。
當然,我們若是對一件事情的難易度、待釐清的問題、所需時間都不熟悉,就更應該在一開始接到任務的時候就向他人詢問,而不是暫且擱置直到截止日迫在眉睫,千萬不要抱持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想法日復一日地拖延,因為事情並不會自動完成,與其逃避較難的工作,不如從改變心態開始做起,慢慢地找到適合自己的生理時鐘,安排能兼顧工作及生活的行事曆,而不是讓自己瞎忙一場卻又陷入什麼都做不好的窘境。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高效人士的勝出秘訣,以及如何判斷工作內容的輕重緩急,並且懂得一一拆解而細分工作項目,讓我們能不疾不徐地在截止日前交出亮麗的工作成果,並且展現從容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