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唐凤对谈技术与未来社会的想象:多元共治与数位民主的进化丨 Green Pill #S4 EP7

Uncommons
·
·
IPFS
在台湾,这样的理念不仅是纸上谈兵,更可贵的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让理论变成现实可用的工具。GP播客的这期访谈,让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唐凤,以及她所希望推动和实践的理念。by Twone



很早之前就知道唐凤,因为玩过她进行汉化的游戏《信任的进化》。这是一个基于进化博弈理论,探索了人类社会中的信任与合作是如何在重复博弈中逐渐形成的游戏,是很好帮助人们更为直观地建立起对于信任与合作长期互动演化很好的方式。后来在Raw School带领大家读了《激进市场》,发现唐凤也推荐了这本书:从孙文的平均地权到台湾的实践,这本书里的很多概念(如QF平方投票法)曾影响台湾的民主治理思维,某些做法甚至曾在台湾实行过。在台湾,这样的理念不仅是纸上谈兵,更可贵的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让理论变成现实可用的工具。GP播客的这期访谈,让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唐凤,以及她所希望推动和实践的理念。

在本期播客里,Green Pill Network 组织者 Sejal 飞到了台湾,对台湾数位部部长唐凤(Audrey Tang)进行了采访。这是一场关于技术、治理和抗审查的对话,涵盖的话题从唐凤的背景,到她在推动数位民主和开源社区合作中的工作。她们讨论了技术与民主的交汇、多元治理的实现,以及开源原则在资本分配中的应用。唐凤分享了她在台湾推行数位民主的创新实践,利用二次方资助机制(QF)和公共物品的现实应用,展示了如何将技术赋能于社会治理。

Sejal 是 Green Pill Network 的组织者,致力于支持开源项目和公共物品的资助,并与 Gitcoin 紧密合作。

唐凤是台湾的数位部部长,也是知名的自由软件开发者,积极推动开源社区和数位民主的实践。她曾是 Haskell 和 Perl 社区的领导者,并是 g0v 社区的核心成员。她的工作主要聚焦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民主进程中的参与度与透明度。


播客时间丨2024年4月4日

本期赏金丨$198

课代表 | Twone

审阅 |SwiftEvo

排版 |豚


🗣️ 数位民主与多元共治

唐凤的的技术和治理兴趣源于她的成长背景。1981 年,她出生时,台湾仍处于戒严状态,互联网也刚刚开始普及。互联网和民主在她的生活中几乎同时到来,这使得她对数位民主产生了浓厚兴趣。她认为这种同步发展使得互联网在台湾的民主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互联网,公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增强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

唐凤解释了数位民主(Digital Democracy )的概念,即利用数字技术增强民主过程的带宽。她认为,传统代表民主的带宽很低,每四年一次的投票只能提供极少的信息传递。而数位民主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让公民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决策过程。她举例说明了使用 Polis 这样的开源工具进行意见汇集和共识构建,以减少社会极化并促进多方协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唐凤介绍了台湾的几个关键举措。例如,在新的法规出台前,会有 60 天的公开评论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表意见。只要收集到 5000 个签名,就可以迫使部长对公众的请愿逐条回应。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透明度,还鼓励了公民的积极参与。



🗣️ 反向导师制:多元参与的意义

台湾不仅在技术上开放代码,也在治理中引入开放机制,使民众有机会通过多元的声音影响政策。唐凤特别提到,多元化不仅仅是指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还包括了不同年龄段的声音。例如,她提到台湾的反向导师制,让年轻一代的人作为导师,向政府高层介绍最新的实验和创新思路。这种机制确保了政府在决策时能够听取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创新意见。



🗣️ 抗审查的实践

唐凤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抗审查案例。她举例说,2015 年 Uber 在台湾的兴起引发了广泛争议。不同利益群体(如出租车司机、消费者、税务部门等)对于 Uber 的看法各不相同,导致了极化的讨论。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唐凤和她的团队开发了一个名为 vTaiwan 的平台,通过去中心化的讨论和协作,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不仅解决了具体的政策问题,还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数位民主实践模式。



🗣️ 二次方资助与公共资金分配

唐凤谈到台湾在公共资金的分配中,已经开始实验 二次方资助 (Quadratic Funding, QF) RPGF(Retroactive Public Goods Funding,事后资助公共物品)的机制。她特别提到了与台湾本地三大众筹平台合作,通过计算贡献的平方根来分配资助,保证更公平、民主的资金分配模式。

  • QF 的应用:与政府机构的合作中,QF 被用于支持符合 ESG 和 SDG 目标的技术项目,如利用机器学习为有听力障碍的民众提供即时字幕服务。

  • 公共物品的资助与扩展:唐凤强调,政府不应仅仅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救世主”,而应为公民提供工具,使其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她认为 QF 等机制不仅能在数字领域运行,也能够与现有的社会影响投资模型结合,扩大其在现实世界的应用。



🗣️ g0v 社区与台湾的开源实践

g0v 是唐凤在 2012 年参与创立的一个社区,其目标是通过开源技术推动政府透明化和公民参与。社区成员通过修改政府网站(将 gov.tw 改为 g0v.tw),创建了一个个影子政府网站,使得政府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比如,g0v 社区开发了一个预算可视化工具,让公民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政府预算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唐凤提到,她从小就对编程充满热情,甚至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用纸和铅笔模拟编程。她认为计算思维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

这也激发了她对开源技术的热爱,以及影响了后续她在推动开源社区和政府合作中的经历。她提到,g0v项目是她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 g0v,她认识到了群众智慧和社区合作的巨大潜力。

  • 从开源到政府治理:唐凤解释了如何通过 g0v 平台将政府预算等复杂信息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同时她也强调,开源项目的“软分叉”机制(即允许后来合并回主干)帮助促进了政府的透明化。

  • 教育与年轻人的参与:她提到了通过教育课程,鼓励高中生参与公民请愿,从而使年轻一代在正式参与选举之前就能影响政策决策。这种机制增强了社会对未来的责任感。


🗣️ 社区、平民与政府的三重互动

唐凤不仅仅是技术与政府的桥梁,更是一个社区构建者,致力于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她的工作不仅限于推动技术工具的应用,更在于如何通过这些工具让社区、平民与政府之间形成高效的、双向的互动。

# 平民的声音:数字工具的赋权

唐凤的治理理念是将权力下放到民众手中,特别是通过数字工具扩大民主参与的可能性。她提到的 Polis 平台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它允许民众表达自己的意见,普通人不再是被动的决策接受者,而是成为了政策共创者。

# 社区的力量:分布式的决策模式

在唐凤的领导下,g0v 运动展现了社区如何通过开源技术与政府合作或挑战政府,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改善公共服务。g0v 项目鼓励公民将政府网站「分叉」为更透明、易于理解的版本,不仅让社区有更大的发言权,也让政府能够直接回应社区需求,形成更紧密的互动。

# 政府的角色:开放包容的治理

唐凤的理念是政府不应高高在上,而应是公共服务的协调者和赋权者。她通过推广「反向导师制」,让年轻的社区领袖和创新者可以直接触达政府官员,使政策更加贴合时代与社区的需求。她特别强调,「政府应该向社区学习,而非教育社区」。这样的形式确保了政府能够迅速应对社区和平民的反馈,推动更加包容、多元的政策制定。



🗣️ 更好地吸引开源人才:台湾金卡项目

唐凤还介绍了台湾的金卡项目。这个项目允许那些在互联网或开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申请台湾的长期居留签证。她强调,这不仅仅针对那些拥有高薪职位或名校背景的人,而是面向所有为互联网公共资源做出贡献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台湾希望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促进本地和国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 延伸阅读:台湾的 "金卡" 项目(Taiwan Gold Card)

台湾政府为了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而推出的一项三年期居留许可,目的是吸引对数字领域、技术创新、开放源代码、区块链等领域有重要贡献的人才。这个项目很适合那些希望在台湾从事创新工作或推动公共物品项目的人士。

1. 谁可以申请台湾金卡?

台湾金卡的申请人需要在某个领域有突出的成就或持续的贡献。唐凤在播客中提到,金卡的申请不仅限于传统的高薪职位或名校背景的申请者,只要你在互联网公用物品(如开源项目、网络文化)上有至少八年的贡献,都可以申请这个项目。

2. 台湾金卡的优势

  • 长期居留:金卡持有者可以获得三年的居留权,并在五年后有机会申请台湾的永久居留。

  • 免税政策:对于某些领域的高薪人才,金卡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内容根据行业和收入水平有所不同。

  • 工作自由:与一般签证不同,金卡不限定申请者必须与特定公司挂钩,也就是说你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地点和雇主,甚至可以进行自由职业或创业。

3. 科技与创新的开放环境

唐凤在播客中强调,台湾为开源文化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金卡持有者不仅可以在台湾合法居留和工作,还可以借此进入台湾充满活力的科技社区,与包括开源、加密货币、AI 等领域的从业者进行深度合作。她特别提到,像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创始人)和 E. Glen Weyl(《激进市场》作者)这样的知名人物也持有台湾金卡,并积极参与台湾的科技和公共物品领域。


🗣️ AI与公共参与:

技术与社会的未来愿景

唐凤在对话中多次强调多元性(Plurality)的重要性。她认为,技术应当被用来促进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们之间的深层次协作,而不是通过统一的系统消除多样性。未来的世界应该是“释放未来自由”(Free the Future),即允许未来一代在他们的时代决定他们的需求,而不是被现在的技术束缚住可能性。

技术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赋能公民解决自身问题的手段。她提到了游戏化在教育和公众参与中的作用,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公民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参与治理过程。她举例说,在台湾的教育系统中,学生们被鼓励通过发起请愿来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民主和公民责任。

唐凤提到,最近他们还在探索如何利用语言模型来增强公共讨论的规模和深度。例如,通过使用 OpenAI 的技术,他们可以将成千上万条公众意见进行分类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公众的诉求。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讨论的效率,还保证了讨论的细致和连贯,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回应公众需求。

同时,她警示如果 AI 过于主导决策,未来的社会可能会丧失多元性和自由。她提出,应通过民主对话来不断调整 AI 技术,使其成为人类的助力而非控制者。

[1] 信任的进化:dccxi.com/trust/

[2] Polis:讨论平台,用于促进多方协作与减少意见极化。Polis官网: pol.is/home

[3] Gov 0:台湾的开源政府运动,通过修改域名让公众参与政策审查。g0v官网: g0v.tw/

[4] 二次方资助:Gitcoin上关于二次方资助的介绍与应用。Gitcoin Quadratic Funding: www.gitcoin.co/

[5] Retroactive Public Goods Funding:一种追溯性资助机制,激励公共物品的长期贡献者。OP-How Retro Funding Works: community.optimism.i...

本期播客油管链接丨

订阅播客丨availableon.com/gree...

The Network State 网站丨thenetworkstate.com/ 

(含书籍与播客资源)

激进区块链丨 Green Pill #138

加密技术是否增益世界?——Owocki & David Hoffman & Juan Benet

与 Daniel Schmachtenberger 共谈元危机|第一部分


作为在 Uncommons 立项的 Workstream,《GreenPill播客共学》采用共创形式,鼓励更多人能够 Get involved。具体来说,我们招募以下角色:

课代表

  • 听播客,产出听后笔记并在Uncommons社区媒体账号发布。

  • 要的不是翻译!而是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总结。

  • 在共学会上分享自己的笔记以及理解。

  • 根据播客时长发放Bounty,每分钟 3 USDT。

排版员

  • 基于课代表产出内容、栏目信息进行排版。

  • 每篇 15 USDT。

如果你对以上角色感兴趣,欢迎到我们的 Dework 页面报名:
app.dework.xyz/green...

如果你对我们这个 Workstream 感兴趣,请复制打开我们的 Notion 页面:

greenpillcn.notion.s...

我们的相关输出内容将持续在Uncommons社区相关媒体平台上发布,请持续关注


Uncommons is a public sphere where a collective of Commons Builders explores Crypto Thoughts together.

Uncommons 是一群致力于公共物品建设的 Web3 爱好者、社会建设者和互联网公民自发组织的公益性社区,前身为GreenPill 中文社区。

Telegram : t.me/theuncommons

Notion : uncommons.notion.sit...

Twitter︰twitter.com/Un__comm...

Blog︰blog.uncommons.cc/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UncommonsUncommons is a public sphere where a collective of Commons Builders explores Crypto Thoughts together. Uncommons是由普朗克孵化的加密人文品牌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GreenPill》播客共學
20 篇作品

与 Bobby Dresser 共谈 Optimism RetroPGF2 | Green Pill #83

加密飛行
3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