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在世界游荡的女性12:在游荡的途中和偶遇的同路人畅聊

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
我们看到的只是有些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写在前面:

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霸王花和从五台山游荡归来的艮艮共同轮值。看到艮艮一回家就写下自己的游荡感受,想到上一篇我在写非洲游荡newsletter,有位听友评论说,“非洲旅行把霸王花的写作潜力激发出来,质量和长度纷纷上了一个山谷而不是小台阶”。我想了下,写作进步原因之一就是践行莫不谷常常提到的:“快记到你的手机备忘录里!”比起考虑写得好不好,值不值得写,我选择把自己当下最新鲜的感受、思考、疑问一股脑先记下来,就像是想要与人聊天分享那样。等到开始写的时候,我要做的只是素材的加工,便也容易了许多。

在非洲游荡的路上,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随着世界宽阔而打开,我开始向遇到的人提问。询问我们的司机兼向导,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有倦怠疲惫的时候吗?工作6年的向导说,因为每天都可以看到坦桑尼亚不同的景色、动物,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解除交流,会有新鲜感,所以喜欢自己的工作,同时也会因为遇到颐指气使,种族歧视的游客而不满。这让我看到“喜欢的工作”的可能性。因为要做年龄这期播客,莫不谷就年龄话题询问了和我们同行一对60多岁的英国夫妇,英国女性回答到,不仅没有觉得年龄阻碍,而且比起年轻时候,她们现在的旅行体验更好,因为知道时间有限,更要充分地去体验,去旅行,去感受。看到她们充满活力地享受旅行,让我对自己的60多岁也有了积极的想象与期待。

人是自己能接触到的信息总和的产物。和偶遇的同路人交谈另一个明显的感受是,你可以从别人的自由中感染到自由(当然最终的自由要靠自我解放)。当下我们的思想,表达被无所不在的紧箍咒环绕,危险像达摩克里斯之剑嵌入我们的潜意识,与同路人在安全环境下的谈论是打破禁忌、压抑、恐惧、困惑与痛苦的有效路径之一。

前两天重听播客,提到波伏瓦关于离婚的看法,她认为,只有当女性知道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利用她们的自由,她们才会获得解放。但为了发现自己的可能性,离婚往往是一个必要条件。我想,对女性而言,游荡并不是万灵药,但却是我们发现自己可能性,获得解放的一个必要条件。

以下是艮艮的投稿:

莫不谷、霸王花、金钟罩:

你们好,我是艮艮。一直以来“在世界游荡的女性”这一主题分享的好像都是在国外的旅行经历,但我今天想投稿分享一下我在国内的一些旅游经历。因为怕时间太久会忘记那种感觉,所以刚刚到家就开始写这篇投稿。

因为辞职后一直在家呆了很久,很长一段时间感到迷茫焦虑,正好在小红书上刷到五台山徒步的帖子,于是做了一些攻略就出发。

一开始旅行的主要目的地就是五台山,去太原只不过是中转+顺便玩一下的心态,但抱着这样的心态却让我收获了意外之喜,这个意外之喜主要是是旅途中认识的人。

以前我是那种很社恐的人,和陌生人在一起会觉得很不自在,也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但一个人出门玩住酒店总是觉得奢侈,所以选择了青旅,也有一部分目的是希望自己能走出舒适区去认识一下更多的人。

这一次住青旅比第一次一个人出去玩要自在的多,可能遇到的人都太好了。

在青旅认识了两个广东的姐妹,不知道他们那边的人是不是都这样,热心又体贴,说话温温柔柔慢慢的,和我这个急性子语速快的人真是差别好大。

因为不了解五台山,她们作为刚刚回来的过来人跟我们分享她们的经历,还要请我要不要一起去City walk。总之,她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感受到了真诚和热心。

真正让我喜欢这两个人是在我离开太原的前一天,因为吃外卖在青旅的大厅聚在一起,我们从旅游攻略聊到她们去过的不同地方的不同经历,从女性主义聊到疫情又到国家政治(虽然这个话题有点大,但是我们居然聊的很好,我也很意想不到,我们居然会这么敞开心扉和彼此说这些话题)。

和她们聊天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她们的眼界和阅历,看着比我大不了几岁,但是无论是去过的地方,经历的事情,对万事万物的思考,都要比我高很多。

其中的一个小姐姐经常徒步去过很多地方,还去过尼泊尔、印度…她讲述的经历让我发现很多地方并不像我看到的,了解到的那样。

尼泊尔一直是我想要去徒步的地点,但因为没做好准备和金钱,现在还停留在想的阶段。印度是从来就不在我考虑范围内的,从国内互联网上看到各种关于印度的脏乱差、强奸大国、女性地位低等一系列不好的新闻让我对这个国家没什么好感。

但是她口中的印度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可能是有一点脏乱差,但是无论是人文还是关于他们对自己文化的保护,都让我看到印度的另一面。也许,有些地方的情况还是要自己亲自去体验才能真正了解,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有些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谈话中我们时常感慨,为什么现在国内的环境变成这种经常宣扬国外不好的新闻?比如强奸、噶腰子、电信诈骗…又是什么时候,国内的新闻媒体包括电影电视都在宣扬各种红色教育、爱国情怀以及一个又一个的主旋律电影……

另一个女生是学建筑的,之前在法国留学,她说她很后悔从法国回来,她回来的目的是想要研究关于广州城中村的规划建设这类的话题,但是在中国很少有人愿意研究这个,加上国内科研大环境,她没有办法接触到这类的项目,本来是想要为这个国家社会做些什么,再不济就是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为此放弃了国外的生活回到国内,结果一切都不尽如人意。

她还讲了很多她在法国的见闻,她的同学们都是三十几岁的非同龄人,对比之下,认为国内的教育系统也是有问题的,中国目前就业环境差,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此提出的解决问题是让一部分人无学可上,而不是增加就业岗位!

国外的同学可以每周都聚在一起探讨国家政治、领导人的八卦等等,而我们……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一直被蒙蔽双眼的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多去看看,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听听外界的声音?

聊天过程中我们时常会说出“原来有人和我想法一样!”“我以为只有我自己这样想!我以为是我有问题!”我想,这就是不断地向宇宙释放信号,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吸引到的同路人吧!

我也终于有勇气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也不是没有人理解我的感受,这个世界上有和我相同想法和观点的人,并且我们真的遇到了!

要说遗憾大概就是临走前没能和她们交换联系方式,这是我至今想起来仍觉得遗憾的事情。时常会想,如果当时勇敢一点点,结果会不会不一样?一个人走路太久,遇到了同路人就觉得倍感亲切,甚至一度担心会与她走散,总是告诉自己勇敢一点,可是勇气大概是我目前仍然欠缺的东西,希望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情况,到那时能够勇敢迈出那一步!

或许是出来之后彻底放松了下来,之前让我焦虑的问题很少在想起来,接触到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经历,反而让我对之后想做的事清晰了一点。

人不能永远困在一个环境里太久,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会忘记自己要走的路……

最后放几张在五台山拍到的照片吧,天高地阔,让我觉得人生无限,大有所为!

女性去世界游荡,不仅拓宽了自己生活可能性的边界,也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朋友行动的勇气和力量。如果有正在世界游荡的女性朋友想分享自己的体验,加入到“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创作中,欢迎来信给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以及在去中心化的Web3平台Matters(https://matters.town/about)邀请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会同步上线Matters,把文字和创作更早地在社区里推广,真正地在Web3以一种拥有主权的方式畅游(此处安全性可得到保障,因为Matters需要科学上网使用)。

延伸信息:

和你分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日常,也共同探寻日常之外的可能性。当我们从名义上的学校毕业以后,我们进入了更加复杂的日常生活。生活面前,我们都是终身学习者(life-long learner):学着如何和生活交手,如何安放和成为自己。《放学以后》希望是一个这样的所在:它通过文字,声音和影像,借由文章,播客和游荡世界的视频,将分享的慰藉,共同前行的力量,以及“去创造”的自我敦促传递出去。和可能性携手同行!

解锁《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net/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永不失联:邮箱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 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school

YouTube:放学以后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国内:苹果播客,网易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微信听书;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 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