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從西伯利亞活著回來的台籍關東軍及其冰封記憶:評陳力航《零下六十八度》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底圖來源:Unsplash/Ant Rozetsky)

作者|辜炳達(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副教授)

《發條鳥年代記:鵲賊篇》中派駐滿洲國的關東軍間宮中尉奉命前往呼倫貝爾草原進行探勘任務時被俘,雖然命運之神讓他在外蒙大漠和西伯利亞的殘酷煉獄中倖存,重返故土的他卻早已成為一介空洞裸命:「我失去一隻手腕,和12年這貴重的歲月,然後回到了日本。當我到達廣島時,雙親和妹妹已經死亡⋯⋯墓地上有我的墳墓。我已經什麼也沒剩下了」。

異於村上春樹筆下虛構的間宮中尉,《零下六十八度》中駐守滿洲國的皇民景山雅文遭蘇聯俘虜,違反《波茨坦宣言》和《日內瓦公約》送至西伯利亞建造鐵道;1948年劫後餘生,輾轉航經舞鶴和上海,最終抵返已由國民黨接管的故鄉宜蘭,以藥房老闆陳以文的身分度過後半生。成大歷史系教授陳文松在推薦序中的感嘆——「原來歷史,就在我們身邊!」——或許可以更戲劇化地改寫為「我們始終活在歷史漩渦之中」。

戒嚴時期的黨國史觀與白色恐怖遺留的寒蟬效應,導致二戰後數個世代彷彿飄浮在失去歷史感的平行時空中:認同混亂、語言隔閡和見證者凋零造成記憶的真空和斷裂。人們夸夸談論納粹屠殺、日本侵華和同盟國「正義」之師,卻遺忘「邪惡」軸心國殖民地台灣「曾遭受美軍的轟炸⋯⋯電線竿上⋯⋯曾掛著屍塊」,亦避談「民主燈塔」蔣氏政權在台灣施行的法西斯極權統治。所幸近年來台灣歷史書寫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多元史料/觀透過學術研究和普及讀物,填補了長久以來的記憶空缺,讓島國居民重新認識自己熟悉卻又陌生的先人經驗。

陳以文的長孫、獨立歷史學者陳力航以口訪和大量史料為骨幹,透過質樸的非虛構書寫,記錄下多數台灣人未曾知曉亦難以想像的「台籍關東軍」之「西伯利亞抑留」生命經驗。

《零下六十八度》是繼〈賴興煬先生訪問紀錄〉1997年出版後,唯一的台灣西伯利亞抑留者書寫,更從陳以文的私人視角觀看戰爭狀態中的日常:於八戶教育隊與日本長官松下杉男的情誼、初到滿洲時乍看波瀾不興的時光、乘蘇聯戰俘列車誤把貝加爾湖當作日本海的悲哀、吸血南京蟲暗夜中從斷氣戰俘身上竄逸的夢魘瞬間、在泰舍特收容所與讀賣巨人傳奇水原茂的巧遇、跟隨移動鐵路隊鋪設貝加爾—阿穆爾鐵路的無止盡勞動⋯⋯諸多細節,為日俄德語混雜、嚴寒到耳鼻脆如薄冰的冷酷異境,賦予真實和人性的重量感。

與多數倖存者回憶錄節制內斂的敘事風格相仿,《零下六十八度》以最低限度修辭和幾乎不帶情緒渲染的文字,企圖如實再現陳以文身處極寒之境的流放記憶。本書的珍貴之處,正在於解封台灣西伯利亞抑留者冰藏數十年的私密經驗,並將之重新放置回台灣人記憶共同體的地圖座標上。

透過閱讀《零下六十八度》,讀者得以凝視「蘇聯」、「軍國日本」「納粹德國」等集體性邪惡底下有血有肉的個體、以及他們在戰爭例外狀態中身不由己的悲哀:日常生活與戰爭的距離比想像中更接近,一不留神已深陷戰火與戰火之後無硝煙的冰風暴之中。(原文於2022-05-02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
作者:陳力航
出版:前衛出版

作者簡介
陳力航

出身宜蘭醫藥世家,成大歷史系學士、政大臺史所碩士,現為獨立研究者,專長為日治時期臺灣史,除學術著作之外,亦有多篇歷史普及、非虛構文章刊載於網站《故事》、《黑色酒吧》、期刊《薰風》。專書部分,著有《圳流百年》(方寸,與謝金魚等合著)、《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與艾德嘉等合著)、《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圓神,與吳亮衡等合著)。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Openbook好書獎》得獎書單及完整專題,全文上線!

11月繪本大師》送給孩子的情書:露易絲.艾勒特(Lois Ehlert)多彩的拼貼人生

2024Openbook好書獎》閱讀大使阮鳳儀的滋養身心好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