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一把
工作的內容很多來訪者提到:「如何拉對方一把?」又或者更直白的說法:「對方他這樣的行為跟他講了很多次,到底要怎樣講才會改善?」
在我所學和過去累積的工作經驗中,我都只會提到「陪伴」。真實的陪伴就夠了....
不過,要注意並非縱容與放任,而是「有意識陪伴」。
畢竟,究竟這個「拉一把」對於當事人有這個需求?還只是身邊人的擔憂顧慮?或只是當事人所表現出來的狀態無法滿足身邊人的期待?
聽過更具體的問法是:
「若真想讓對方有所做出改變,要如何開頭說話,讓對方不會強烈的反彈?」
經過核對後,這樣狀態下的關係偏向緊繃,但又希望能拉近近距離同時對方要有所改變。
在我保守的概念裡是有幾個點,提出希望對方改變的人需要先去釐清,第一個是:不可能快速改變。
會強烈反彈,往往都是過去彼此互動應對累積而成的結果。用了那麼久的時間,累積了這樣彼此的默契,雖然是衝突的結果,但一時之間要改變,是不可能的。只能調整對於這件事的期待。
不過啊!光是提到「過去互動應對的累積」不少人會駁斥,我平時我過去也對他很好啊!但,就是這樣無法一碼歸一碼,才會讓彼此的界線模糊不清。
實際上是:有了清晰健全的「個人/自我」,才有機會與他人建立起和諧的關係。可參考:這篇
第二個要釐清的是:這是誰的責任?
這種情況很多可能只是我們看不過去;是我們覺得對方應該要改變;只是我們覺得對方不應該這樣下去。
接著,提出希望對方改變的人(以下簡稱:A)又通常會提到:「不是啊!以後他出社會......」「以後如果.......」「到時候考試成績.......」對...這些,都不是 A 的責任。
這表面看來只是 A 的擔心、焦慮、煩惱而已
往下探索往往是 A 怕當事人以後出了社會、以後如果怎樣、考試成績搞砸,會被人家覺得 A沒有把他教好......這些更深層的 A 的觀點顧慮。
但,發生了嗎?還沒。拿還沒發生的事情,到現在來製造成彼此的衝突,值得嗎?
A:「啊可是~」我懂有很多可是;但,真的不需要可是。只需要釐清,這些是自己的擔心,那些是他該面對的課題。
因為
無論對方是成人或孩子,若這件事是他需要負起的責任,嚴格來說他是可以選擇不需要為了滿足我們的期待而改變。因為只是他沒在我們的期待內負起責任而已。
當我們希望對方可以做出改變,內心最深的狀態可能是我們的擔心或其他情緒。倘若我們無法為自己的情緒、期待負起責任,無論怎麼樣的開頭、內容,對方都還是很容易反彈。
「我看到你這樣做,其實我是很擔心你。」單純表達出對於這件事的擔憂或情他情緒。因為我們能夠做的只有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
「我看到你這樣做,其實我是蠻擔心,因為有更好的作法,你願意聽聽看嗎?」若這件事是對方的責任,對方是可以選擇不願意。
「我看到你這麼做,我是有擔心的,同時也好奇是什麼樣的原因當初你會選擇這麼做?」
還有很多例句可以切入,需要留意的是表達時如果只強調感受,那不是完整的表達,相反的可能只是一種情緒勒索。
所以,在表達自我感受時,還需要盡量展現出自我負責的「語態」,而不是將自己的情緒怪罪到他人身上,或希望他人為我的情緒負責。
第三個:是否真的相信對方?
很常問到眾多的 A:「你相信對方嗎?」
「我相信啊!只是講了很多次....」
「我相信啊,可是...他都沒有改啊」
「我知道他很認真唸書啦!啊只是.....」
「我知道他很乖....但是他這個習慣.....」
「我知道他很聰明,不過.....」
這些知道都只是停留在大腦的知道,並不是內心的相信。一旦陷入這樣的自我衝突,自己的內耗會非常多,因為還需要用力的說服自己,要相信對方。
上一篇 文章有提到:文字力量,能改善內心狀態趨於穩定、或讓自己越陷越深。單單透過語言文字就能讓自己傾向會或不會質疑自己的價值、否定自己。
通常會有這樣的語言模式,只是自己以為是相信對方,實際上並不是真的相信對方。接著無論說出怎樣所謂「愛」的語言,都只會變成「礙」的語言。因為語氣姿態(簡稱語態)不穩定。
「我知道你很聰明,不過你老是拖拖拉拉的,甚至考試時總是粗心大意,難道你不覺得應該要改變一下你的態度嗎?我這樣講是為你好,不然你到時候考差了就不要在那邊生氣。你每次都說要我相信你!我相信啊!可是講了那麼多次,每次總是要我講好幾次」
這樣的一串話,很多的 A 會覺得是關心的一段話,希望為對方好的一些話。甚至再補上一句「要不是因為我愛你,不然我才懶得管你!」
這些話,對方感受到的會是「愛」嗎?整段文字有很多雷區,之後會一一挑出來寫。很多人始終覺得這樣的一句話,是相信對方,是因為愛....也許是,只是表達的方式也太沈重了。
先建立起 1. 不可能快速解決 2. 釐清 3. 真實的相信
接著第四:清楚表達。而這裡的清楚表達涵蓋兩個部分,一個是對於這件事自身的擔心,屬於自我表述的部分,另一條脈絡可能是我們希望對方做出改變的相關事情中是否有需要界定規則。
前面三點主要是要讓自己穩定住,這時候的表達,語氣姿態才能更穩固,力度才會扎實,才能夠形成所謂溫柔堅定的力量,而不是碎碎念。
簡單提一下自我表述,例如孩子賴床。
「關於今天和昨天你鬧鐘響繼續睡最後遲到老師打給我的這件事,我蠻擔心的,你還好嗎?」
這句話陳述的事實,就算他真的時常賴床,也只需用簡短的替代,而不是用「總是」「老是」去概括。
「我蠻擔心的」是我自己的狀態。當然也有可能會是生氣,所以當然可以替換成,我蠻生氣的。
「你還好嗎?」單純的表達好奇與關心孩子而已。同時,是一個開放的狀態,就算孩子暫時還不想說,其實比較不容易有延伸出來的衝突。
另一條脈絡是很容易搞混的「想讓對方有所做出改變」,究竟是陳述規則還是道德勸說。
很常聽見孩子要教、不教不行!這正是一種想讓對方有所改變的基本概念。
不過多數所謂的「教」都以為是在陳述規則;但,實際上很多都是在道德勸說,甚至都是帶著情緒的碎念。
延伸至很多生活中的互動關係,也幾乎普遍如此。
前陣子一位長輩無奈的開口問我:「像這種情況,怎麼處理?」
我:「怎樣的情況?」
長輩:「就我那四歲的孫女啊!那天,她拿了我的電動牙刷在玩,我就一直跟她說:『不可以拿,那是我的,要還我』她就在那邊鬧,然後也不還我,我就一直跟她說:『不可以拿那是我的要還我』,越講她越故意」
我:「就一直跟她說:『不可以拿那是我的要還我』這樣的用意是?」
長輩:「小孩子要教、要有規矩啊」
我:「所以,一直反覆跟她說:『不可以拿那是我的要還我』就是在教孩子要有規矩?是在陳述規則?」
長輩:「對啊!然後越講越故意!」
我:「後來呢?」
長輩:「我就生氣啊!我就跟她說:『你再不還我,我就生氣了喔?』」
我:「你是這時候才生氣,還是在之前就有生氣了?」
長輩:「哈哈!矮由!前面就生氣了」(有點不好意思)「我一直跟他講那是我的要還我不可以拿,她就不還我!」
我:「嗯嗯!然後?接著呢?」
長輩:「後來我就跟他說:『你這樣不乖,我不理你了』」
我:「喔喔!好像有點情緒勒索」
長輩:「哈哈哈!對,後來我有想到,這樣說不好!」
我:「不錯耶!很少長輩會想到這樣說不妥當,接下來呢?」
長輩:「我就很生氣,轉頭離開!」
我:「喔…..這樣孩子會有被『遺棄』的感覺吧,儘管你可能不是這意思。」
長輩:「對!她就哭很大聲,然後我就回來跟她道歉…」
我:「你跟她道歉?」
長輩:「對啊」
我:「喔…那有沒有可能讓孩子學會反正我拿了東西只要堅持不還,遲早對方會來跟我道歉?」
長輩:「對啊,好幾次都這樣了」「所以,像這種情況他拿了我的東西,怎麼辦?」
我:「有幾個部分,想跟你核對一下?」
長輩:「你說」
我:「這電動牙刷是誰的?」
長輩:「我的」
我:「您多大歲數?」
長輩:「六十」
我:「長大了吧!」長輩:「哈哈哈!長大了」
我:「溫柔堅定的直接伸手拿起來吧」長輩有些訝異:「這樣不會變成搶奪嗎?」
我:「前提是,態度是溫柔的。」
我:「拿起來之後,緩緩堅定的跟她說:『孩子,這牙刷是我的,不可以拿』」
「這樣的流程動作,是在設定明確的界線和規則。」成人穩定的界線,穩定的情緒力量,才能引導與涵養孩子。
長輩:「有啊!我有一直跟她說:『不可以拿,那是我的,要還我』」
我:「因為說話時搭配的狀態,所以這兩句話是不一樣。」
「溫柔堅定的主動伸手取走後,看著孩子穩定的說:『孩子,這牙刷是我的,不可以拿』這是規則。」
「你一再重複說的那句話是『不可以拿,那是我的,要還我』這是帶著期待的道德勸說,甚至你希望他心甘情願的還給你。而且說這些話的同時,情緒是否穩定?一直重複說,只是陷入了彼此立場的堆疊,然後呢?」
長輩:「然後就生氣了!哈哈哈哈哈」
我:「是啊!」
我:「這其中還有一個地方很弔詭」
長輩:「哪邊?」
我:「很多成人和孩子的僵持、道德勸說,甘願停留在事件上層衍生的生氣對立,是為了什麼?又或者,這麼說吧:『是什麼原因始終寧願雙方的僵持生氣,確不敢明確行動及設定規則?』」
長輩:「對吼!」
我:「多數是因為害怕孩子失落、害怕孩子難過」
長輩:「對!」
我:「害怕孩子失落,然後雙方生氣這樣對於彼此的關係會比較好?」
長輩:「不會」
我:「會『害怕孩子失落』有個原因是因為很多大人自己也不懂的如何面對失落,無論對自己的失落或者對孩子的失落,所以寧願**選擇**跟對方生氣」
這邊之所以用到「選擇」,是在強化任何情緒下的應對,都是來自於我們的選擇。因為除了生氣的應對,其實還有好多的應對方式。
最常見的原因來自於過去不曾如此被應對過,因此不知道原來還有其他的選擇。
我:「對方也許屈就妥協了。這是傳統威權下慣性的應對方式,表面上以為解決問題了,實際上反而製造了更多的潛在問題」
長輩:「真的!」
我:「所以,當主動伸出手,拿回來的時候:『孩子,這牙刷是我的,不可以拿』這是第一步,設定界線與規則」**這才是陳述規則,且溫柔堅定。**
「拿起來之後,孩子通常會哭會更生氣。這時,就是要去照顧她的失落。」
照顧孩子的失落,也就是接住孩子的失落。讓孩子的情緒安然落地,才不會懸在半空中一直動盪。
因為失落是孩子的,我們不需要為她的失落負責;
但,我們可以引導與陪伴孩子面對失落、學習失落。儘管前提是不受到大人的壓抑,才能如實接收大人的陪伴。
前提是大人能真正的接受失落,以及對孩子、對自己的接納。
「『孩子啊!奶奶這樣把東西拿起來,你會不會很難過』這句話,照顧她失落的情緒。我們只需要照顧,不需要幫助她解決失落的情緒。」
「很多時候,害怕對方失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幫對方解決失落,實際上是不需要解決的。這也是在設定界線,因為每個人都只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
「這樣跟孩子說之後,孩子可能會哭得更大聲、可能會生氣不回應,請穩住自己的情緒,接著跟對方說:『奶奶我知道,你很難過,有什麼我可以幫你的?』或是直接『奶奶我知道,你很難過,來!我抱一下』」
長輩:「好!下次試試看!」
我:「試試看,用不一樣的方式,而不是停留在慣性的迴圈裡。很難,但願意跨出第一步,很不簡單。」
身為長者的傳統威權被挑戰加上「管不動」的失落,如果自身無法覺察,在很多的角度上無論生理和法律,儘管已經是所謂的成人甚至為人父母、長輩;從心理的角度,仍是尚未長大成熟的孩子。
「一直跟她說:『不可以拿,那是我的,要還我。』她就在那邊鬧,然後也不還我。」因為這是誤以為陳述規則的「道德勸說」
辨識出自己的慣性、覺察出自己的感受、應對方式、觀點、期待,是為自己負責任的很重要一環。在關係互動中,才能輕鬆分辨出「陳述規則」和「道德勸說」的差異。
我們自己的狀態已經不一樣了,同時這並非話術,而是很單純的為自己的需求清楚表達。
而且,當可以釐清自己情緒、清楚陳述需求期待、為自己負責任時時,就算對方拒絕,會比陳述很多的「應該」時,自己內心的衝擊會和緩很多。
從文字語言開始調整,在關係中確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只是回到第一點:真的需要時間。
只是多數人都好渴望馬上可以改變,這是不切實際期待。
第五,很多長期練習的朋友反應是:練習一段時間後可以清楚的說出第一句之後,對方的回應,是最難回應的。因為很容易被對方的回應勾起更多的情緒。
就像孩子回到家,看他心情不好。我們關心他:「你還好嗎?」
孩子可能因為事情在心煩、沒有期待會被問,或許第一個時間反應就是:「你很煩」然後掉頭就走。
接著,我們可能就受傷了!「你這什麼態度,我是在關心你耶」
這狀態就是「對方的回應,最難回應」
因為
期待他會告訴我們,
期待他的態度不是這樣,
可能有觀點:「覺得這樣不禮貌」,
甚至可能還會自責自己沒把孩子教好。
而這些想法念頭伴隨著情緒揚升後關係反而緊繃,我們的關心就會變成對方的壓力,因為被其他情緒取代了。
有些人則是悶在心裡,不願意承認自己有了情緒波動。這也是另一個很大的課題。就像有些人「我沒有生氣,我只是講話比較大聲」
只有隨時保持覺察,並承認自己的情緒,才能接住對方的回應。才能避免因為慣性很快的又回來本來習慣的相處模式,久了就只累積成更多的怨懟。
我們要的是「溝通」或者是「說服」?
溝通時,聽到對方的困難、看到對方的狀況,先別急著給建議或你自己的答案,與對方核對,才有可能真實的對話而不是表面上的互動,才有改變的可能。。
「讓對方不會反彈這麼強烈呢?」這句話我的猜測是,我們是希望和對方關係和諧的,是關心對方的。因此,好好的關心人,而不是單純關心他發生什麼事。
期望對方行為能有所改變之前,先拉近彼此的距離,反而好處理。真實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在乎,同時又不是無形的壓力。
最後,
很多人遇到挫折覺得「已經試過各種的方法,只能束手無策」這是一種封閉性的思維。
其實,只代表試過的方法沒有效,束手無策只表示不願意去嘗試新的方法。這樣是一種開放式的思維。
很多人無奈、生氣、沮喪的說:「反正講了也沒有用,幹嘛要講」。
關鍵就在要覺察承認並正視自己的情緒,才能釐清,接著才有辦法穩定的說出來。
而且,覺察承認並正視自己的情緒並釐清責任後,就算沒說也不是壓抑著自己悶著不說,而是可以用更豐富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人事物了。
因為回到前面第二點,這件你覺得需要改變的事究竟,和你和他人有什麼關係?有多少是真的你的責任?
Be Happy
#責任釐清 #為自己負責任
#自我覺察 #內在安頓
#在安然無事中學習
#在風暴中才有能力實踐
#內觀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