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失业季?|工劳小报 #4

工劳小报
·
(修改过)
·
IPFS
十多年来,似乎每年的5、6月份,都有这么一条新闻会闪过:“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从前,这条新闻都在电视里、网络上,并没有令人有太多的真实焦虑感,但今年,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率调查数据中,就业困难已是肉眼即视的窘境了。
本期小报原文周期(2022/8/4 - 2022/8/16)
本期撰稿&编辑:星星儿胡不悦非洲大蜗牛
刚毕业两年的流苏为了提升工资、挣钱还房贷在两年时间内考了20多个职业证书,包括注册营养技师、体重管理教练、高级健康管理、高级育婴师等(来源)

本期重点:毕业又失业的青年劳动者

十多年来,似乎每年的5、6月份,都有这么一条新闻会闪过:“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从前,这条新闻都在电视里、网络上,并没有令人有太多的真实焦虑感,但今年,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率调查数据中,就业困难已是肉眼即视的窘境了。从4月份直到最近公布的7月统计结果,16—24岁人群的失业率都在持续创造历史新高,最新的数据已经到达19.9%,即每5个该年龄段的青年就有1个人处在失业中,他们大多是高职、大学、大专毕业生。

2020年遭遇疫情之后,青年失业就成为了问题,但没有人想到今年会如此严重。(图片来源)

为什么今年毕业年龄段的青年失业问题如此严重?国家部门用“摩擦性失业”这个名词来解释,意思是人在不同工作中转换、等待的过程中出现了暂时性的失业现象。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刚刚毕业的青年几乎并不处于工作转换的等待期,他们面对的就是赤裸裸的"卖"不掉自身劳动力的困境。

这样的困境与高等教育、经济大环境、劳动政策都有关。此前6月底,端传媒的文章被毀約、去西部、進體制,大陸逾千萬畢業生如何「上岸」?已经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梳理。主要原因包括:

  1. 高等教育扩招导致今年毕业生激增167万人。这些扩招包括2019年的百万高职扩招、2020年疫情下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的扩招。许多今年的毕业者正是两年前因为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升学的毕业生。
  2. 疫情下的封控措施。严厉的封城停工、阻止人口跨区域流动的措施让制造业、服务业的市场活动在3、4月份急剧下降。虽然状况在6月有所好转,但伤害已经造成,许多中小企业熬不过景气下滑的已经倒闭,大型企业也开始出现频繁的大规模裁员。
  3. 服务行业面临风暴。除了疫情相关的封控措施外,许多风暴来自政策,如游戏版号停发、教培行业被教育“双减”政策几乎取缔、房地产行业的监管调控政策加强,让这三个曾经吸纳大量青年劳动者的行业不仅无法接收毕业生,反而对现有员工大量裁员。

4月份到现在过去这么久,青年失业已经不是新闻了。现在这个时间,青年劳动者是否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协助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至少从当下的政策动态看,手握公共资源的国家、政府部门并没有新方法。

网络上流传的图片,经常出现在今年讨论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文章中,原始出处未知。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到的实质措施大概包括:鼓励学生创业、补贴灵活就业、公部门基层社区工作扩招、招募百万见习实习岗位。

这些措施问题重重,对毕业生几乎没有帮助:创业对于绝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天方夜谭,本就不切实际;灵活就业说得好听,实际上都是不稳定没有保障、甚至不为劳动法认定的非正规工作,将毕业生推向灵活就业只是在遮盖就业危机;而公部门、基层社区工作扩招则可能根本无法实现,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经陷入财政危机,不少地方的公务员开始减薪,基层的卫生院都开始拖欠工资,能提供给毕业生的新岗位非常有限;同样的,将毕业生塞入企业见习实习的岗位,可能会帮企业获得廉价的劳动力,但帮不到劳动者,这些岗位缺乏保障,还有可能拉低整个行业的薪资待遇。

毕业季、失业季,年轻的劳动者,渴望上流的“白领劳动者“,前路已不好走。


工人动态

疫情后续

再有两部门发文严禁歧视新冠肺炎康复者等劳动者

一名上海方舱医院志愿者吴哥,工作期间因企业管理不当感染新冠,出院至今三个多月,尝试找过几十份工作,均因有过阳转阴的经历而遭就业歧视,欠债近3万(来源)

8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8月16日发布“关于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保障新冠肺炎康复者等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通知”。这是继8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后再次有国家部门针对这个议题发文。这份通知的新内容是劳动者可以针对就业权被侵害提起诉讼。但司法途径旷日费时,恐怕没有多少失业劳动者有心力以此维权。新冠康复者迫切需要一个及时有效的维权途径。

工厂工地

奥美医疗荆门工厂发生严重中毒事故,43员工入院,1人死亡

8月4日左右,因吸入PET胶水释放的四氯乙烷,奥美医疗工厂内大量员工中毒送医治疗。其中1人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病亡。这起事故很可能与企业未增加有毒气体报警器等安全生产装置、工厂未全面通风有关。工厂员工接受采访时表示平时工作都是按规定“穿连体服,戴口罩,穿鞋套”,但其所处的车间人多且不通风,空间密闭。事故中有临时工与正式工,但临时工未签订过合同,目前公司尚未与涉事员工沟通后续赔偿事宜。

余姚一位装卸工因高温作业死在出租屋中

张公前的工作场所,工人们在往火车上装货。

7月15日早上七点多,浙江余姚34岁的装卸工人张公前死在了12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早在出事前两天,7月12日,张公前就已有中暑症状,“热得难受”,想休息,但带班说请假要扣工资。于是,他在39℃-41℃ 高温下又连着加班了两天。事故后,他所实际就职的杭州湾物流公司,不承认“工伤”一说,一度只愿出于“人道主义”补偿丧葬费3万元。

服务业

用一次要收0.4元:部分外卖取餐柜试水对骑手收费

近期,一些外卖取餐柜已经开始陆续向骑手收取费用,用户免费。以“白领优拼”为例,取餐柜小格子使用一次0.3元,大格子使用一次0.4元。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将费用完全转嫁到骑手身上可能并不合理。

多地公交司机离职、被欠薪,公交车陷入停运

7月以来,罗博市民发现许多公车路线减班甚至停运。博罗县交通运输局回应市民咨询称,因2020年起国家取消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高铁与网约车的快速发展替代公交出行,博罗公汽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大量人员离职。8月12日,郸城公交也因驾驶员工资发不出来而突然停运,目前虽然恢复运作,但拖欠工资的问题仍未解决。

被约谈后继续割韭菜,货拉拉遭大量司机投诉

8月5日,互联网货运平台货拉拉在黑猫投诉平台8月份已经被投诉多达126条(原文被投诉总共16657条,小报撰写时17122条),其中平台判责不公乱扣分、讨运费、退保证金/扣费和会员抢不到单等4类投诉最多,占比高达82.5%。有司机接了货到付款的近1000元大单,至今未收到运费,向平台多次反应,平台回复只能垫付200多元费用。大量乱象表示交通部门的约谈并无法有效约束货运平台。

青年劳动者

职校生戏剧《影子》在广州公演,希望打破刻板印象

7月中,由公益组织HOPE学堂推动完成的戏剧《影子》在广州公演两场,剧本源自9名职校生演员的真实成长经历。HOPE学堂创始人梁自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希望通过戏剧来打破对职校生刻板化、单一化的理解,让大家看到这个群体的丰富性。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30位民航招飞生被公司解约

疫情后,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大比例下降,航空市场大幅萎缩,航空公司经营压力巨大,有不少飞行员甚至开始休假。而航校学生也陆续被航空公司解约,原计划的飞行训练被搁置,许多人已经一年没有上过课。据估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专业一个年级有一半学生都被解约。

白领

BOSS直聘刊登“性骚扰招聘“,被质疑审核存在漏洞

8月4日,BOSS直聘上的一则招聘启示登上微博热搜,该人事称私人助理是和客户做男女朋友关系,并需要陪客户睡觉……许多人质疑BOSS直聘在安全审核上存在漏洞。此外,一位女大学生向新浪科技反馈称,她在BOSS直聘上找工作时连续遭遇两次性骚扰,一次是相约线下面试,另一次是被对方暧昧言语挑逗。

烟草,电力,投行等行业公告禁晒工资

8月初,网络流传,烟草,电力,投行等行业公告各系统内部都已经下达了命令要求,发出公告要求各级单位及员工,薪资严格保密,违者直接开除。这可能与此前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某位员工晒出8万元工资条后引起民愤有关。

每日优鲜解散,被拖欠工资员工排队申请仲裁

7月29日下午2点,在北京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约60名每日优鲜员工在一个立案窗口前排起长队,递交开庭仲裁的申请书,向公司追讨欠发的工资和突然被停职的赔偿金。每日优鲜是生鲜电商平台,7月底突然爆发危机。总部约900名在职员工中,绝大多数遭遇了突发“裁员”,被公司告知6月和7月的工资将拖欠,社保自5月起也已缓缴。


深度与评论

I. 南都观察:五星酒店实习后,餐饮职高生放弃成为厨师

少数职校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学期间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成为五星级酒店的总厨、副总厨,成为跨阶层叙事的想象材料。但更多的厨师专业职校生却在切丝、翻锅等繁复的劳动中消磨热情,在实习现场见证用人单位对廉价劳动力的赤裸需求,然后选择退出,不再从事这个行业。

II. 三联:极端高温下,那些在无空调场所工作的人们

今年持续高温,工厂工人的热射病事故频发,这些工人来自洗碗厂、陶瓷厂、鞋厂——这类工厂往往规模不大,劳动强度高,车间闷热,却得不到较好的降温处理。尤其有很多年龄较大的工人进入小厂,他们只能在风扇吹出的热风里埋头苦干,祈祷不要倒下。三联这篇文章对于这部分工人的劳动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访,值得一读。

III. 时代周报:卷入裁员漩涡的大厂游戏人

从2021年年底开始,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行业头部,几乎所有公司游戏业务都在收缩战线。在大的行业趋势下,有人一年之内经历多次项目组被撤,对未来陷入迷茫;有人再就业困难,最终转型其他行业;还有人徘徊在游戏行业的大门前,却始终不得其路。版号紧缩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笼罩着游戏行业。

IV. 经济观察报:流浪民工

“老张在与北京一河之隔的河北燕郊打工10年多,今年3月疫情严控期间,他嫌进出村手续麻烦从出租屋出来,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天冷睡在废弃的民房和待租的商铺中,天气暖和了,睡商业街、公园和路边的长椅。”疫情封控限制、工地停工、年龄大难找工作,种种因素使得一群工人陷入打零工的长期不稳定生活中。

V. 豆瓣Tom 田野笔记:我做外卖员

很详细的一份外卖骑手田野笔记,记录了作者7月11日开始加入美团外卖到8月10日,共计31天工作中对于平台系统、外卖骑手写作、对抗算法等面向的观察。也许可以将这篇与几年前的一些外卖骑手调查做个对比,观察近年来的变化。

VI. RUC新闻坊:打工如同“打酱油”,日结工如何嵌入城市复苏?

很有趣也很详尽的一篇调查报道,作者收集了3个“日结用工群”中工人们的交流对话、招聘广告,分析这群被称为酱油工的日结工人的工作偏好与劳动智慧。分析内容包括行业、工作内容、时长、招聘要求、劳务中介的欺骗等,推荐大家阅读。

VII. “服务业劳洞”微信公号被封公告

8月8日,长期关注服务业劳动者处境、发布分析调查文本的“服务业劳洞”微信公众号遭到永久封禁。这篇公告是劳洞编辑的回顾与反思,也提到了劳工议题实践未来可能的探索方向,值得关注工人权益的大家共同思考。


调查与报告

  1. 雀巢:2022年厨师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2. 佐伊23:空调售后服务调研报告
  3. 普华永道:2022全球职场调研中国内地报告
  4. 国际劳工组织:2022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
  5. 智联招聘:2022年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6. 美柚:2022中国女性职场压力现状调查

本期工劳小报,我们新增了“资源推荐”和“法律与维权”两个新栏目,前者是推荐一些与中国工人、劳动相关的书籍、播客、电影、纪录片等内容,后者则是收集近期较具进步性的法院判决和维权指南,提供给大家参考。两个新栏目将不定期更新。

资源推荐

新书:《她的工廠不造夢: 十三位深圳女工的打工史》

即将在8月底出版的新书,作者朱晓玢,由已经被迫关闭的女工媒体"尖椒部落"统筹出版。该书为深度访谈13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世代的深圳女工后的纪实报导,记录女工亲口诉说一个个属于她们的生命故事。“从辍学少女到公益机构负责人,从女工领袖到全职妈妈,从仓库职员到歌手,从大学生到流水线女工,晚上十点,她们或都曾在龙华工厂的车间加班生产蓝牙耳机,或在富士康检查华为的手机壳──然而在成为女工之前,她们是女儿、学生、农妇或者家庭主妇;是什么让她们决定放弃原乡的角色,千里迢迢来深圳当产业工人?她们的下一步,又将走向何方?”

播客:《蔷薇姐妹》

由公益机构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的女工对谈播客节目。绿色蔷薇是一家专门服务流动女性及儿童的公益机构。机构致力于改善女工和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女性健康,性别暴力,家庭暴力,女性群体互助网络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个案援助等。

法律与维权

判决1. 线上加班猝死成功被认定工伤

下班后通过微信处理工作时突发疾病死亡,算是工伤吗?广州法院二审认定,算!2020年,广州一位上班族石某,在下班回家后微信处理工作,结果突发疾病倒地,120到场后宣告死亡。他的妻子向社保局提出工伤申请,被拒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终于近日在二审法院取得胜诉。法院认为职工下班后继续占用个人时间线上处理工作事项的,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延伸,期间突发疾病死亡的,应当视同工伤

判决2. 公司以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被判赔偿员工5.7万元

一公司以保安张某在岗期间擅自离岗、睡觉、容留陌生人闲聊、迟到早退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恶劣影响为由,将其辞退。法院认为公司规章制度未经民主程序制定、违规事由记载不明确、岗位职责规定不应超出合理的规范要求,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决被告某公司向原告劳动者张某支付赔偿金57000元。

判决3. 从事高温作业工种,理应按照规定享受高温补贴

李某自2006年于海南一间汽车配件公司担任电焊工,但从未被发放过高温补贴。2018年11月30日,他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公司支付补发入职以来的高温补贴费、补发未足额发放的工资。后来经过诉讼,法院判决汽车配件公司向李某支付86个月高温补贴。

指南:暑假工微操翻盘老板,你多勇敢一点,老板就怂得更快一点

黑心教培机构老板压榨暑期工大学生,一谈及工资就顾左右而言他。上述视频根据一位实习生的亲身经历讲解该机构有哪些违法行为、学生遇到这样的老板可以怎么维权。讲解详细,值得学习。


图片故事

据传是某地领导来探望高温下辛苦劳动的环卫工。嗯,一切安排非常到位...

这样的仲裁委,能信吗?!


劳动碎语

那时我才14岁,实在不擅长读书,就想离开学校,出去找工作。我跟我爸讲了这个想法,他给了我一记耳光后,介绍我去一家理发店做学徒。理发店除了前台,全是男性,没人觉得女生可以做发型师,他们把我当作一个专门的洗头小妹,不让我学剪头发和烫染技术。碍于我爸爸介绍的人情,我待了三个月才离开。

来自《女Tony为什么这么少?剖腹产前一天还在剪发、遭男顾客性骚扰

2020年,一项对规培医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其中27.5%的规培医生表示每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8%的人表示规培期间没有收入,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也仅占32.3%。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员中,95.5%为后两类规培生(社会招收规培生)。

来自《规培再起波澜 数万医师们仍在等待同工同酬

“编制”重新吃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退休金。在多数城市里,编制内人士的退休金,往往能达到社会人士退休金的两倍,甚至更多。活得越久,赚得越多,成为无数退休人士养生的动力。邵东就记得,每次家庭聚会时,爷爷都会笑眯眯地谈到:“活着就是挣钱,真好。”

来自《工作4年,我的收入被父母退休金倒挂了

很难说如今还在持续的全员核酸检测,给这个村子里唯一的村医增加了多少压力。时间走到2022年的7月,检测次数已经是快40次了——尽管村里从未出现过一例确诊病例。那种压力或许是隐形的,累进的,加上迟迟未能下发的核酸补助,三年来一点点地增加了她心里的疲惫感。

来自《基层卫生院检测核酸的日与夜 | 谷雨


在最后:欢迎点击订阅我们的小报📌

以上是第4期工劳小报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希望你可以订阅、提出你的建议或加入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

我们关注中国基层劳动者的处境与权益。欢迎透过Telegram机器人投稿或推荐内容。也欢迎你关注我们的Twitter账号TG频道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工劳小报小报网站及订阅:https://news.laborinfocn2.com/ 介绍:“工劳”这个名字是工人和劳动的简称,同时也是“功劳”的谐音。我们想透过工劳来强调基层劳动者在维持中国社会运转中的贡献。但同时,工人也是社会不公的最大受剥削者,长期处于失语、不可见的无力处境。我们反对此种现状,希望提升劳动者的能见度,期盼不同职业的、不同性别的、不同民族的劳动者能达成真正的团结。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阿姨”在中国|工劳小报 #51 新闻刊

【跨境漂流信1】身在海外,如何连接彼此,思考劳工/运动

老有所依,何以争取?|工劳小报 #50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