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drian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祖師奶奶的大學生活

AdrianAu
·
·

9月30日是祖師奶奶張愛玲的冥壽。每到這日子前後,有很多文章懷緬她。而「逢五逢十」的時間最熱鬧,不但華文世界的雜誌出版,只要有一丁點跟張愛玲有關,都會參與這盛事。作為張愛玲曾就讀2年多的香港大學,也自然辦了文獻展。與此同時也有研究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的點滴,這就是《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作者黃心村。

如果要用一篇文章串連這本書,一定是張愛玲的〈燼餘錄〉[註1],還有張愛玲跟宋淇的信件中的一句:

前兩天在附近那條街上走,地下又有紫色落花了,大樹梢頭偶然飄來一絲淡香,夏意很濃。每年夏天我都想起一九三九剛到香港山上的時候,這天簡直就是那時候在炎陽下山道上走着,中間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片空白,十分輕快。(頁1)

黃教授從張愛玲的這句話開始,先將張愛玲來校前後,一些只有香港大學才有的資料如入學記錄,成績單等。還有她住宿舍的地點——並非一直以來的大家以為的梅堂,而是接近龍虎山的寶珊道。如果如她所言,那她為何可以寫出《傾城之戀》(白流蘇與范柳原的愛巢在巴丙頓道)、〈第一爐香〉及〈第二爐香〉的半山環境,大概是她一復一日來回宿舍及大學本部的路上所觀察到的。

作者繼續從〈燼餘錄〉中找出曾教過她的歷史科老師、中文科老師及英文科老師。這些老師們不但是一等一,如許地山;也有願意犧牲自己參與抗戰而最後犧牲的歷史老師,他就是文中那位佛朗士。

作者也透過〈燼餘錄〉分析當時香港的情況,我較深印象的是炎櫻看電影。〈燼餘錄〉是這樣寫的:

同學裏只有炎櫻膽大,冒死上城去看電影——看的是五彩卡通——回宿舍後又獨自在樓上洗澡,流彈打碎了浴室的玻璃窗,她還在盆裏從容地潑水唱歌,舍監聽見歌聲,大大地發怒了。她的不在乎仿佛是對眾人的恐怖的一種諷嘲。

書中分析,當時炎櫻看電影的時間,應該是日軍進攻香港的十七天內。作者指出香港淪陷後,英美電影不能上映,只能放映華語電影及日本電影。

這本書份量十足,400多頁,但引人入勝,填補很多戰時歷史。如果要「挑骨頭」,就是書寫改編張愛玲作品成電影這一篇。這篇跟張愛玲的關係,大概是因為這些電影改篇都跟香港有關,加上許鞍華當年新作《第一爐香》正式上映,正好作出分析。然而,我反而這篇有點像「湊熱鬧」。我唯一得到的「訊息」,就是不要改篇張愛玲作品做電影,否則結果是很慘烈。

2025年將會是祖師奶奶105歲冥壽,又要期待有什麼新的發現。

~~~~~~

[註1]〈燼餘錄〉(香港大學)——www.convocation.hku....

《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博客來)——www.books.com.tw/pro...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