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沒有什麼持續且永恆的結果,因為我們都還在路上: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We Do 微讀
·
·
IPFS
·
其實他們到頭來都會抵達目的地。但他們非要自尋煩惱不可,看似迫切,其實虛幻,辜負了時間的真義,純粹只是焦慮與抱怨。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傑克.凱魯亞克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2/11/1

前言

經典作品就是有股魔力,總會不斷地在時光中召喚你去翻閱它。

就像這本《在路上》我很早以前就想讀了,只是一直都欠缺某股動力。後來竟然是因為看了某檔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姊姊三)之後,才真正展開了這本經典書的閱讀旅程。

必須話說在前頭,這本書其實不太好讀,有好幾頁我幾乎都是跳著看的,因為裡面充斥著大量瑣碎的描繪,包括景物、人事甚至是敘事者內心的呢喃等。這些龐雜的、破碎的字句實實在在的考驗著讀者的耐心,但神奇的是,讀著讀著竟也會油然而生一股神奇的平靜感。

不得不說,作者的文字是有魔力的,包含他的哲理思考與對人生的感悟等。這些文字全都是他多年來公路之旅的精華,值得玩味再三。

作者傑克.凱魯亞克

從局外人的視角觀看局內

整部故事是從公路之旅開始,由主要敘事者薩爾,以及其他幾位同樣瘋狂的朋友們共同合奏出這部青春頹廢的旅程。他們彼此相遇又不斷地別離,彷彿在他們身上找不到任何永恆的可能。不管是主要敘事者薩爾還是他的幾位朋友們,通通都像是強國之中的局外人(或是說邊緣人也可),城市中心的熱鬧與蓬勃不屬於他們,他們是四處流浪的靈魂,試圖用無可知曉的旅程找尋真正的自我。

在旅程的路上,薩爾遇到了許多和他一樣的局外人,他們大多都是逃離某些體制的可憐人,有的是為了逃離家園、有的是為了逃離固有的生活,有的和薩爾一樣不知道要逃什麼,也不知道要逃去哪裡,只是很朦朧的覺得「在路上」就對了。

從敘事者的視角來看,可以得知在二戰之後的美國,年輕人對於國家的改變與戰後的思潮感到茫然。萬物興起之時,又好像有某些東西正在失落。總之就是一種混雜了希望與絕望的地方,讓人深受吸引又難以脫逃。

沒有明天的人在路上尋找明天

薩爾在公路之旅中遇到了許多人,有舊朋友,如狄恩,也有新朋友。但無論是舊朋友還是新朋友,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過著沒有明天的放浪生活。

人生中奉行的圭臬彷彿叫做「只有今天,沒有明天」。聽上去有種反叛的浪漫,不過事實上卻隱含著對社會的失望精神。畢竟對於所謂的「正常社會」來說,他們這群在路上的人都是被認定為沒有希望的一群。他們吸毒、偷車、犯罪,沈溺於縱情縱慾的生活,這樣的人無疑是不會被大眾接受的。

所以他們展開漫長且沒有目的的旅程,試圖在美國各個地區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在故事中,他們似乎是找到了,和爵士樂產生共鳴。試圖在非主流中狂歡,過著沒有明天的自由。

雖然故事的最後,很多人說結局是很感慨的,甚至有些悲劇色彩。但我卻覺得故事其實沒有結束,反叛的精神依舊存在,已經在路上的事情,就沒有回到原點的可能,不管有沒有到達目的地,啟程後的自己總會過的和以前不一樣。

就像書中所說,「我們還有好長的路要走。不過,沒關係,道路就是生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e Do 微讀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想好好讀一本書越來越困難。 在微讀空間裡,只有你和書。 書評、書單、書籍介紹、閱讀感想 收聽Podcast「微讀電台」,每週五晚間8:00與你線上說書。 合作洽談:[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愛主要是給予,而給予本身是一種能力:佛洛姆《愛的藝術》

【書評】「演員」,究竟是名詞還是形容詞?鄧九雲《女二》

【423世界閱讀日,微讀書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