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太的碎碎念|內向者的世界
前言: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到外向和內向的問題,我問他覺得外向還是內向好,他說,當然是外向啦!內向的話我早就給負評啦!於是我就突然嚴肅地盯著他說:「可是我也是內向的人啊。」他居然回我說:「怎麼會!你是外向吧!」。那一刻,我忽然發現有很多人還是對內向性格的人有太多誤解了。所以我希望從我自己出發,說一下內向的人,其實是甚麼樣的人。
正文:
內向者的視角:
本身自己是個非常內向的人,以我自己為藍本,我總結了一些我認為內向的人會有的特點。
面對他人時
- 我們怕生,害怕與陌生人對話。
- 我們難以向他人打開心扉。
- 我們非常在意他人的目光和想法,同樣地說話也會特別為他人著想。
- 我們不善於表達自己,說出口的是心裡想的十分之一。
- 我們非常不擅長公開演說。
- 我們必要時可以社交,但是過程中會感到非常不舒服,能量會以直線速度下降,所以在聚會不能待太久。
- 雖然怕生,但是在相熟和信任的朋友會沒有保留地展現自己。
獨處時
- 我們享受孤獨
- 我們喜歡思考、沉思。
- 我們會建構自己的精神世界。
- 我們心思更細膩,更容易代入影視作品。
- 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內心。
- 安靜是我們的寶物。
內向者的客觀描述:
From VERYMIND: https://www.verywellmind.com/signs-you-are-an-introvert-2795427
By Kendra Cherry
People who are introverted tend to be inward turning, or focused more on internal thoughts, feelings and moods rather than seeking out external stimulation.
Introverts make up an estimated 25 to 40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其餘關於內向者的特徵與我上述提到的大體吻合。)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內向是一個客觀描述人類性格的詞語,並無褒貶含義。而且內向型人格佔人口數四分之一甚至接近一半的數量,所以我們可以肯定,你並非不正常,只是你的性格傾向與社會上歌頌的不一樣。事實上,近年來社會亦在加強對內向型人格的重視。了解了這些後,起碼我們要先學習接受自己,擁抱真實的自己。
那麼,在了解自己之後,要如何學會與自己共處,慢慢變得更自信,活出更好的自己呢?
內向者如何變得自信:
這是一個深深影響了我的TEDTalk,我記得在那短短二十分鐘之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了解「內向」是怎樣一回事,也漸漸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裡面提到,現在社會上學校、職場、群體都在鼓勵外向型人格,令許多內向者迷失,作出並非自己所願的選擇,也提到社會上給內向者獨立工作的機會太少,這甚至扼殺了內向者的發揮。然而事實是,內向者因沉思更多、思考更多,他們往往能夠提供有深度、獨特的觀點和意見。歷史上有不少偉人都是內向者,像影片提到的林肯。而現代社會明星也有不少內向者,例如蔡依林、例如吳青峰。他們的成功當然可以歸功於機遇,但是不能否定他們的音樂體現了內向者獨有的深度思考與沉澱。當然,團隊合作是必需的,社交能力是必需的,但在這些之外,內向者也應該得到更多個人空間去工作,因為他們在自己的旅程中往往能夠萌生出不一樣的東西。
內向者變得自卑並非沒有原因,因為社會對內向的重視實在少於外向者太多了,內向者因而會認為自己是異類,應該要努力變得外向。可是從人本主義心理學角度出發,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最屬於自己的一面,我們應該做的,是要去發掘出這一面,擁抱這一面,然後將其放大。我們稱之為「自我實現」。所以內向者擁有如此過人的優勢,為何不好好放大這個優勢?我們不是要去努力成為他人期望的人,我們是要努力成為自己期望的人。
所以我建議同樣是內向者的人,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去變得自信:
- 首先放棄去滿足他人,先學習了解自己,然後嘗試去滿足自己。
- 放棄無意義的社交與聚會,能拒絕的都一一拒絕,好好建立與三五知己的深度友誼。
- 發掘自己的興趣,然後把更多時間投放在興趣身上,內向者通常更容易專注做一件事,若然你的生活中有更多這樣專注的時間,很快你的生活就會產生變化。
- 除了與好朋友聊天外,好好享受獨處的時間,可以看書、看電影,輸入不同知識,然後好好沉澱輸入的東西,經過沉澱後,嘗試把它們寫出來,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會更上一層樓。
結語:
以上就是我想對內向者說的話了,其實內容看似很多,但其實重點都是那些。若然你在看完這篇文章後,仍然感到迷惘,我希望你至少記住:
The World Needs You.
內向者只要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位置,我們都能擁有想象不到的力量。
我是灰太,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下拍手鍵支持我。如果你想更進一步支持我的話,可以按以下連結訂閱我,讓我有更大的動力去寫作,謝謝你!讓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