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回复:当我们批评小城青年时 | 青年通信计划 vol.1

706同学社
·
·
IPFS

数日过去,「青年通信计划」陆续收到七位青年朋友的来信,他们分别出身商人家庭,农村家庭,基层工人家庭,铁路职工家庭,教师家庭等等。今日,我们将选取阙之的来信,与大家进行分享。回信不代表本社立场。

其他青年朋友的回信以及关于割裂的学术理论,我们也会陆续在新的文章里进行推送。


青年通信计划vol.1|关于“割裂”的第一封回信

阿树:

您好!

老实说,之前我没有关注贵号的内容,您的这封信也是在朋友圈看到朋友转发的。读过之后突然觉得自己想说,且似乎能说点什么,您的一些关注点如“小城青年”“西部地区”等跟我的个人经历可能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我也非常认同您这种不将“青年”一概而论的态度。因此冒昧来信,胡言乱语几句,还望海涵。

先将个人经历简要阐述一些吧,男性,95后,生长在西北的某座非省会的四线小城,城市沿铁路线成带状分布,疫情期间一直呆在这里。父亲是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因此从小生活在铁路家属院、就读在铁路小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某985高校,本科文学专业,辅修法学,大四时申请了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本硕博连读,目前正处在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宗教文献方面的整理研究。

《后浪》在我的朋友圈,同样呈现出了两极对立甚至更多元的态度。因为自己的经历原因,微信有不少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具有不同观念的朋友。因为我非常警惕自己陷入孤立的舆论岛中愈发极端,所以不愿意屏蔽掉任何使我感到不适的言论;与之相对应的,我也同样不会对任何人屏蔽我自己的朋友圈,平时也更新着自己一个粗陋的公众号。因此从疫情到现在,我经历了很多次讨论(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讨论并不都是有意义的)。这使得我对于周边“青年”有一些认识,姑且可以多说几句。

正如您所说的那样,这个地方大量的青年不曾读过大学,针对于先锋社群所关注的议题很少存在思考,“把父母送走,把孩子养大”贯穿了他们的人生。这当然没错,我也可以给您提供一些数据。在我小学的班级中,就读专科及本科的同学可能不足1/2,他们中许多人在初高中阶段已经选择了中专或者从军(从军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分配工作);而在我高中鸡飞狗跳的文科班中,七十多位同学只有前几名考上了一本,即使这是全市第二的高中。

之所以空着初中不谈,是因为我初中的情况很有趣。我所在的初中是全市最好的初中,那些同学绝大多数家境远好于我的小学和高中班级同学,后来一个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进入了大学教育。这个班的同学除了我略显格格不入外,大多数同学按部就班进入本市最好的高中。第一和第二高中之间的差距,往往是升学率之间的数十倍差距。在我所在的城市,不仅教育处于这样的垄断之中,很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城青年其实也是处在割裂的状态之中的。虽然可能并不准确,但我还是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二元划分。一部分人,像我一样,父母大多是铁路或者是厂矿的工人,工作也多半继承自上一代,于是他们大部分继承了父辈的价值观,也就是您所述的那类“小城青年”,当然其中也包括周边乡村进入城市的青年;但另一部分,父母大多是政府系统、教育系统人士或者独立经商,他们大多数会进入大学教育(只要家庭允许,大学教育在中国并非难事),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生活方式、情感态度上更接近于真正的城市青年,许多人在一线城市可以直接拿出一套房子的首付来,观念进步的话,出国进修也是常事。

两个群体会有互动吗?当然有,后者会把中产式的生活不断带入这座小城,成为前者自我标榜时追捧的对象;而前者仅仅关注于个人生活的态度,又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了后者。于是就产生了我们认知中的“消费主义“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客观地说,西部地区无论是政府系统、公检法系统还是教育系统,与其他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在北上广可能会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在西部甚至可以堂而皇之的进行。

事实上,我一直强调说“我得以保持现在的生活,深感惭愧。“这不仅是物质生活层面的惭愧,同时也关于我的观念、视角、信息获取渠道诸多精神领域的惭愧。小时候的文化生活非常匮乏,渠道也极为单一。但正是当时的一些电视节目以及我初高中时期的书籍、互联网(不是今日)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很幸运的得以接触到了多方面的信息。而同样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小城青年”缺乏了这种主动性,在当前可能很容易沦为意识形态的工具。

高中时,觉得自己知识渊博,不可一世,去省城参加了大学的自主招生,看到试卷的瞬间才发现自己就是傻逼。大学时才有了微信,加上辅导员(很好的一位老师)之后,才发现原来公众号里有那么多的各类文章而不只是腾讯新闻,这对我而言就是现实。女友是北京人,在她的叙述中我得以了解北京最好的几所高中是如何开展各方面的教育的。举个很直观的例子,她的高中班主任是北大本科,上过百家讲坛,知名教师之类的头衔一大堆,而我的高中班主任,三十岁出头,县城的师专毕业,带我们之前一直在教初中。虽然不是唯学历论,但其间的差别恐怕不用我多说。

家母有个很符合小城定位的习惯,总是在每段恋爱中打听我女友的家境。当然她不是想着让我傍富婆,而是希望我在婚姻前思考清楚。我虽然并不在意这方面问题,大力支持婚前财产公证。但家母却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困惑:“怎么她们的家境都这么好?“当她这么问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这所985大学,我所在的人文专业,好像绝大部分的同学,家境是比我好得多。之所以强调985的点也正在这里,绝大部分同学是正常渠道进入这里的,那么这即意味着高等教育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垄断。

大学期间,我相对深入接触到了一些完全不同的青年人及其集体:校园内外热衷于诗歌创作的所谓诗人,Livehouse中热爱金属、朋克的亚文化群体,自发组织的刊物、研讨会的先锋派,图书馆古籍工作者,投身到社会运动之中的实干者,微商与创业者(虽然我分不清),媒体人们,青年基督教徒,与我专业近似的传统文史研究者,高校青年教师,城市中的收入微薄的游荡者,贫困乡村务工与坚守的青年(因为家母祖籍的原因),我在某所高校兼职教书时带过的学生……他们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我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地拓展,也在不断试图把握这个社会更加完整的面相。因此愈发认识到,即使我们同样身为青年,可是我们的“青年”之间彼此相距甚远,而自己又始终处在狭隘的孤岛之上。

这也是我对《后浪》这个视频内容感到不满的原因之一(至于意识形态的话术大可掠过不论)。绝大部分青年,其实始终处在失语的状态之中,一方面他们甚至也没有言说的欲望,另一方面他们的言说方式也可能为主流所不齿。《后浪》不能代表青年人,我们也不能代表青年人。而且任何一个群体,甚至包括“青年”本身,即使表现出近似的特点与主张,我也始终觉得难以涵盖这个分裂社会下的多元现实。

于我而言,群体之间存在认识、观念的分裂是非常正常的,我个人也极不喜欢任何试图摧毁这种多元性的尝试。我始终认为,不同群体间的接触、交流乃至碰撞是兼顾各方利益,弥合裂痕,维持社会良性运行的必需。但是我悲观的看到,最近的情况愈发不乐观,而我深处其中,无能为力。

虽然谈及出身有些庸俗社会主义的意味,但我始终不能回避这一问题。如果言及这个社会当今的分裂,我也坚持认为这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高度密切的关系。我22岁时进入博一阶段时,小城的朋友亲戚都认为是我“天赋异禀”。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一系列巧合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巧合的积累,我恐怕会在这座小城市里,如同我的父辈一样度过余生。同时,如果我的家庭没有包容我这种自由发展的条件,哪怕上了大学,恐怕也是没有机会去选择文学的。

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些了,有些散乱。最后,我也想请各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对社会议题有关注的,热爱独立音乐和艺术的,自诩有着思考能力的朋友想一想,当你批评那些小城青年“庸庸碌碌”“头脑简单”“审美无能”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们是否具备你所拥有的条件呢?私以为,身处争论中的每个人,不妨都去试图耐心倾听一下别人怎么说,理解一下别人为何这么想。如果我们真的有超越于庸常的地方,我想正因为我们有条件广泛接触、了解与正视这个现实和现实中的人。当别人骂我们“NMSL”,我们回敬“NMSL”的时候,本质上是我们的失败。我们表达观点之外,应该传达的恐怕不是“你应该接受我的观点”,更不应该是以收入界定对象来残忍地攻击对方(譬如流传很广的月入如何会怎么想之类),而是“我跟你不一样,但我愿意倾听你到底说了什么,希望你也一样。” 我们所谓的“和圈层割裂之外的青年发生联系”,在技术条件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克服了自身内心的障碍,恐怕再无障碍可言。

言尽于此,伫候明教,顺颂文祺。


一位有些唠叨的读者:阙之

2020年5月5日

青年通信计划

基本简介:

青年通信计划,顾名思义,是青年人通过书信建立沟通和相互促进的一个书信计划。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公开通信的方式,探索万千青年的生活景象,探讨思想学家们的智慧,借由生命和学术的视角,通过理性温和的方式,共同思考青年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彼此带来思辨性的交流或经验性的补充。

通信目的:

一、经验:通过通信,为彼此带来不同生活景象的经验补充,比如个体在家庭生活、集体环境及社会境遇的所见所闻所感等;

二、学术:通过通信,为彼此带来学术视角的探讨,比如哲学、历史、政治学、社会学、艺术等人文社科的思想、理论和论述。

往来方式:

信件回复:写信者如果对当前话题感兴趣,请在「信件征集」发布截止4个工作日内,将「信件回复」投至706同学社「青年通信计划」公共邮箱。

信件征集:任何时候,写信者都可以将自己遭遇的困惑或者想探讨的话题,用清晰的表达方式,以「信件征集」投至706同学社「青年通信计划」公共邮箱,由本社进行筛选并发布成为下一期的「信件征集」。

留言互动:若内容较短不便邮箱往来,阅读者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号下方进行留言,706同学社进行筛选后将统一发布至下一期的「信件回复」中。

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布频率:每周一次。

注意事项:来信观点不代表本社立场,请大家温和理性看待,或者予以回应。


706同学社简介 

706同学社致力于在青年人群中推广人文教育,在同学社的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追问,一起去思考“何为理想的社会?何为美好的生活?何为幸福的人生?”等关键性问题,并运用哲学、伦理学、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思维框架,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我们所处的时代,形成一套初步理解生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更完整的人。

同时,我们将利用线上和线下空间搭建一个关注人文领域、具备人文精神的青年文化社群,为青年人提供学习、交流与实践的平台,把每一座孤岛连接在一起,让青年人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听见多元和理性的声音。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