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心得|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生一回º YOLO
·
·
IPFS
·
作者: (美)M.斯科特·派克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2019年12月17日,參與「對話閱讀式

那時,已經是我 第4次 參與這個活動,前面3次因為都是參與討論「投資理財型」的書籍,光是吸收「領讀人」給的滿滿知識性資料,就已經讓我很有障礙,更遑論是在會後進行討論心得的撰寫。

最近因為正在整理電腦,重新打開這篇自己梳理過後的討論心得,又如同重溫了這本書,故在此分享給有緣看到這篇文章,也想要活出人生自我價值的你。

在此稍微題外話一下,因為個人真的不擅長「金融領域」的書籍,但在參加了嘉慶君所舉辦的「對話閱讀式」後,真的對於這個領域有了不一樣的收穫,好可惜台南區的相關活動已經停辦,不然真的好想繼續參加,短短三小時含金知識量卻是超乎意外,但這可能也是意味著:「學習無捷徑,閱讀之韻,仍得靠自己慢慢悉心賞味。」

-----------以下正式進入【 討論心得 】

重新思考
認真回想起來,3個小時後的對話,印象最深刻的仍然還是一開始的這個問題

「你說過謊嗎?」或者「上一次說謊是什麼時候?」

這個開場白問題讓我延遲了 5秒....回問,「那...謊言的定義是什麼?」藉此我們先探討了「黑白謊言」,再進一步導出作者的想法。

< 自律_第一條守則 >

「保持平衡」

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說謊,但要說出真相,得顧慮到非常多的層面

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人需要做到

→ 1. 能夠體察對方的「心情」

→ 2. 確認對方是否「準備好接受事實的真相」

當上述 2項都符合後,才能說出「自身感受到的狀況」以及「想傳達給對方的內容」,而非像過往般只是一廂情願的說出實情

在討論的過程中也明白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對自己說謊」,然而也在聽到這個結論時,發現平日裡最常做的可能就是「欺騙自己」

坦白說,不知從何時開始似乎每天都戴著面具出門
久而久之,連自己都不曾好好的看看面具背後的自己

沒想到接下來的討論話題中,也延伸到「你認為怎樣的人會想要去看心理諮商師?」

當下我也嚇了一跳,不過這剛好正是我當時在面臨的狀況

→ 有一陣子:「內心一直在掙扎」
→ 也不曉得:「自己的精神狀況」是否出了問題
→ 但有些事:「一直藏在心中」想不透

但透過談話中,討論到自身經歷的轉折點,似乎也更確定自己其實在每個「當下」,都有可能是「對自己說謊」,也正因為還學不會「如何與自己相處」

→ 所以才:「徬徨」不曉得該往哪裡走?
→ 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影響」,而導致「心緒不寧」

自聽到「眼睛是靈魂之窗」時,就一直深信「人與人的相處中,可以從眼神看到對方的內心真正想法」

在生活中也不斷地以此作為實驗的基礎,而且屢試不爽。但有時回想起來,自己好像沒有這樣對待自己現在,如果要用這樣的方式,每天誠實面對鏡中的自己又會是什麼樣的狀況?

我的媽呀 !還真的有點難以想像,而且也有點害怕去做這樣的實驗
為何害怕,應該就是也深怕自己沒有勇氣,去面對那赤裸的身心靈真正樣貌

奇妙的是,回答完這個問題後,我開始思索,我應該去看「心理諮商師」或是找「身心科」嗎?還是我需要的其實是「給自己一段時間,重新審視該如何與自己相處」

在整個活動結束後,好像發現「自己需要改變及前進的方向是什麼了」,但我已嘗試醫師所開的治療藥物 (當時的診斷是自律神經失調),服藥過程中也出現排斥現象(類似:讓身體「強制關機」的狀態),雖然後悔這項決定,但也慶幸自己當時有當機立斷聽從身體的聲音停止服藥。

後來,我發現這是一場與身體的拔河
「該選擇相信自己?」還是「聽從專業建議?」

我想:或許可以透過
1. 真實地與自己對話.
2. 做好完整的紀錄

才有機會能得到真正的解答吧!

不曉得這算不算的上是一種修正心靈地圖的方式?

總結延伸
透過作者的觀點,好像也在逐步修正自己的心靈地圖,原來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人需要付出的心血及努力,真的超乎常人想像,也難怪這是條少有人走的路。

在這本書中,主要的三大核心,「自律」、「愛情」、「宗教」,三者其實看似各自獨立,實則環環相扣。

〒自律的四大要素

(1) 保持平衡
不論在什麼狀況下,都要學習讓自己能夠保持平衡的狀況,凡事都是一體兩面,不可能全盤如理想狀態進行,適度地做些彈性又不違心地調整,才能呈現最舒服平衡自在的狀況。

(2) 面對真相
誠實的面對事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只是我們老是害怕承受真相,而選擇逃避,事實上,老抓著自己的想像並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的根本,唯有勇敢面對,才能徹底把危機狀況消除。

(3) 承擔責任
面對完真相後,是否有辦法承擔責任又是另外一回事,或許在很多時候,自己會選擇把責任轉嫁到他人身上,不過仔細回想,很多時候一個事件的發生都是許多因素而造成,學著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也是一種反省自律的展現。

(4) 延遲滿足感
如果連多花點時間都不肯,那要怎麼挨到成功的那一刻,很多時候常常會被「容易得到的感覺」滿足,卻忘了這種唾手可得的幸福感可能隨時都會消逝,太容易得到的總不會珍惜,唯有親手一點一滴的累積打造,透過時間的拉長才看得出成效。

〒「 愛 」是「 為了自己和他人成長,而擴充自我的意願 」

怎麼樣才是愛的表現,作者提到 3大點來佐證所謂的「愛」。

(1)聆聽
可分為好幾種,但若真正做到「選擇性聆聽」或是「全神貫注」,那才能真正聽到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也才能給予對方所需要的支持。

(2)投入
最大關鍵則在於「 信任」的基礎上,若沒有信任就很難繼續往下進行,再者投入後,一定會產生「批評衝突」,在向對方提出前,一定要從兩個方向思考「出發點」及「建設性」。

(3)選擇
為了愛,我們必須做選擇,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下,我們僅能給予一個人或少數人愛,該把這些愛擺在哪,給予哪些對象,付出多少程度,這些通通都需要透過選擇,才有辦法做出決定,一旦選擇了其中一邊,就要有承受相對結果的心理預期。

〒「 宗教 」是「 對這個世界的觀點 」

這個定義是我第一次聽到,覺得形容得非常貼切,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可以聽到某某宗教,似乎一定要尊崇所謂的教條,才是真正的信仰者。透過作者這樣定義,有許多狀況就說得通了,而且也不會受到形式上、學理中的束縛,原來「宗教」是這麼一回事,連「 奇蹟 」也說得通了,那也就沒有所謂怪力亂神的存在。

反饋建議

首先,感謝嘉慶君,每回都很用心的準備每場對話式閱讀,這次的參與有別於以往只是單純地了解知識,更可以透過切身的經歷來去做相互的呼應,收穫也比原本想像中來得多。

參與了幾場下來,發現的確透過聊天可以縮短獲得知識的時間,但如若沒有即時地做彙整,幾天後可能就忘記當下討論的收穫,這樣實在有點可惜。這次也嘗試著半強迫自己練習反饋,撰寫討論心得,也了解到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或許一剛開始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做整理,但也同時應證了,本次討論的內容

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願不願意花時間去做的差別。

也意外察覺,原來自離開學校後,就荒廢了重新整理彙整的資料的能力,能夠透過這次的活動,了解到自己還有哪些待努力的方向的感覺真好,很喜歡這次的總結用「熵」來形容,原來「 成長 」是一種充滿「責任」及「孤獨」的旅程

雖然,仍看不見未來的盡頭,對於要走的路也還是覺得徬徨,甚至現在還在跟自己的身體打架中,因為有別於正常人的作息時間,所以連醫師也覺得要用藥物來調整,但對於現在正在繕打此篇心得的我而言,卻覺得有沒有調整成正常作息倒不是這麼重要了,只要可以維持基本健康不生病的狀態就好,跟別人不一樣又如何呢?

在參加完這次的對話式閱讀後,我給自己定個小小的目標「在未來的每一天,至少在睡前都要用最真實的眼神,和自己誠實的交流一下,好好傾聽內在的聲音」

因為老是向別人索取能量及建議,不但學不會成長,還會搞得自己也失去了平衡。

後記

在討論完這本書後,我了解到「愛情」跟「婚姻」存在的目的,或許是在找到一個擁有「獨立自主空間」,同時也有一位「成熟信任的夥伴」,可以「共同攜手面對往後的餘生的課題」,不用特別做什麼改變,也能享有的自在幸福感

為了想知道自己的原貌,自此,我便開始每天都花點時間看看自己,沒想到...當真誠地看著自己,所帶來的感受是如此豐富,漸漸地我體悟到

當個「表裡如一」的人,是如此自在,如此心安
最後感謝在螢幕前的你,耐著性子讀完這篇心得
願您一切順心平安,一起珍惜當下
如果你也剛好有閱讀到此書
也歡迎留言分享
一同交流 :)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生一回º YOLO每一天,儘可能地讓自己不留遺憾 活在當下,在有限的時間裡,留下一些想留下的悸動 平面設計初學者X部落客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隨機版|2025選擇回歸初心,重新再出發

隨機版|那些關於純享的美好

手寫板|RAM不足,就是提醒自己該斷捨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