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筆觸的奇幻變化

akari.cy
·
·
IPFS
主要是一系列藍色與綠色的嘗試~

在上週的課程中,探索了如何透過程式碼實現「毛毛筆觸」效果,除了學習基於格子的視覺設計技巧,也了解到色彩與動畫在程式設計中的應用。

一開始,使用了較為基礎的程式碼,主要功能是透過隨機生成色相(hue)、飽和度(saturation)與亮度(brightness)來創造漸變色塊。這段程式碼採用層層堆疊的方式來模擬毛刷筆觸,利用 lerpColor 進行色彩過渡,並在 MaoMaoRect 函式中結合了隨機旋轉角度與不同的筆觸大小。

原本的程式碼在色彩與筆觸生成的細緻度上有一定效果,但呈現出來的結果仍顯單調。為此,試著引入了更多的隨機變量,像是筆觸的透明度和筆畫密度,並透過調整格子排列方式,進一步增加畫面的豐富性。

上圖是最一開始的樣子,圖片中,每個格子呈現了更加鮮明的方向感,筆觸之間的旋轉角度讓畫面有了流動的感覺;同時,透明度的加入使得筆觸在交錯處形成了更豐富的色彩混合效果,創造出一種類似水彩的質感。這不僅增強了畫面的動態感,也給人一種自然生長的視覺印象。

再來進一步發揮了「毛毛筆觸」的特性,將格子劃分為多種層次,強調了筆觸的連續性與方向變化。特別是顏色上,藍綠色調的交替以及色彩深淺的對比使得整體畫面既統一又有層次感,如下圖所示。

後來我使用了ChatGPT,讓它在基於保留格子與呈現毛毛的效果的同時,修改出新的一個版本,最終呈現的效果如下 :

顏色變得更為濃密厚重,感覺如同冬日那保暖的圍巾花紋 !


程式藝術的創作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每一次修改變量都可能帶來完全不同的效果。例如,當改變筆觸密度的範圍時,整體畫面立即從稀疏變得緊湊,而這種細微的調整也讓我更理解「隨機性」與「控制性」之間的平衡。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