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義遺址小旅行番外篇: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特展側記
這個月17日,剛好也是文協百周年紀念。
上週參加人權館舉辦的「不義遺址小旅行」,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結束了最後一站的參訪。就地散場之後,聽館內導覽的工作人員提起了展期到12月5日的特別展「趣吧!與百年前的趣味相遇」。
中午日頭正焰,當時也沒有急需覓食的慾望,既然都出門了,就乾脆留在館內多看一個展。昨天才知道有同業是這個展覽在先期研究的參與者,那更要幫忙推廣一下。
中文與日文裡,都有「趣味」這個詞彙,前者意指「有趣」,後者則多指「興趣與嗜好」,且可以引申為有正面意義,值得持續培養起且有益身心發展的喜好事物。近代臺灣的興趣休閒與遊憩文化,是在日治時期逐漸萌芽發展,在此之前,傳統的休閒娛樂,往往與農業社會的歲時節日、宗教慶典習習相關。
農業社會的時間觀念,係依循舊曆,與農忙、農閒(節日慶典),來建構生活作息。進入日治時期,總督府在1909年採用西曆,隨後陸續施行星期制,與新的時間計算單位(日周月年),也規定例假日與各種國定假日。明訂並區分工作與閒暇時間,逐步重構台灣人生活作息方式。
當然,制度的建立不代表傳統完全被翻轉。政府推行西曆的效果,在初期並不顯著,公部門單位與學校依照西曆上班上課,過例假日與國定假日,而庶民日常則仍習慣舊曆,與酬神慶典相關的戲曲、民俗藝陣也並未消失。即使經歷1920年代以降的內地延長主義、同化政策,以及後來的皇民化運動,臺灣人普遍接受並參與新曆年的節慶,但同時過舊曆年的傳統仍未改變。
現今的臺灣人,也是延續這樣的新舊曆法交融的生活日常,既有新曆的跨年倒數,又有農曆新年假期。
但是呢,新的制度也帶來與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變革。新式時間觀帶來規律的日常作息與節奏,固定的假期使民眾逐漸重視如何安排「餘暇」這件事,多樣化且兼具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動,也在日治時期逐漸被提倡,例如賽馬、活動寫真(電影)、觀戲、讀報、吟詠漢詩、觀光旅行等,與傳統的休閒並存發展。
展廳布置了一個日治時期觀賞活動寫真的現場,當時的無聲電影需要安排所謂的「辯士」做畫面解說,像觀眾傳達影片的意境,當然解說往往帶有各種不同的詮釋與觀點。觀影的體驗對各階層的臺灣人而言,是嶄新的視聽體驗。官方與民間文化團體,皆樂於利用活動寫真推廣政策、教化或啟蒙民眾。
而各式各樣新式休閒娛樂的背後,其實也潛藏著臺籍知識階層與當局相互角力的痕跡。例如代表文協立場的《臺灣民報》與官方喉舌的《臺灣日日新報》,同樣站在鼓勵民眾參與各種休閒活動,但另一方面,有些特定休閒項目的看法,又展現不同的針貶立場。例如文協機關報提倡以推廣「文化劇」取代歌仔戲,深化對民眾的啟蒙;官報則主張改良歌仔戲以留住觀眾,使之打消參與文協的活動。
日治時期的觀光旅行生活,至今仍是學術研究與歷普讀物裡,樂此不疲的討論議題。交通網絡與公共遊憩空間的整備,使臺灣人在日治時代的旅行,逐漸脫離絕域、涉險,開始有適合休閒旅遊的條件。
公車與鐵道網路的建設,增加民眾在島內移動的便利性,能夠更無阻礙的前往各種公共遊憩場所,諸如海水浴場、動物園、植物園等景點。交通建設、遊憩場所與地景的建構,以及政府為推動休閒旅遊,發行鐵道案內、車票優惠,八景票選等活動,潛移默化的提升了民眾的旅遊意願與興趣。
像是吳新榮、林獻堂與張麗俊,他們在日記中皆有記載島內與內地的觀光旅遊經驗。此外,總督府不遺餘力的推動臺灣的觀光建設與休閒活動,展示其對殖民地建設成果與統治政績的目的,自是不言可喻。
我寫得太詳細就沒意思了,展覽要自己去看才好玩。
看展完畢之後,無奈時間還太早,距離五分鐘路程的寧夏夜市還沒營業。逛不成夜市,漫無目的的走到中山捷運站附近,看到まいどおおきに的民生雙連食堂,警戒解除以來都還沒在他們家內用過,決定進去好好吃一頓午餐,點了漢堡肉與豬肉味噌湯,補一下手術後的元氣,比較可惜的是,他們家的抹茶機還沒開放使用。
- 讚賞公民2.0訂閱贊助:https://liker.land/cathytsai/civic
- 不努力的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 想合作可以來這找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