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66|紀念賈伯斯逝世 13 週年:100 條思考精華

閱讀筆耕
·
·
IPFS
·
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不能做什麼。——Steven Paul Jobs, 1955-2011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目前和雨果.Hugo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每週一上午六點迎接創作美好時光。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瓦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從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使用我們的折扣碼「IMOYU92」,額外享 92 折優惠!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嗨!預告這個禮拜的行政事務:

誠摯邀請您的參與 💪!

❍ 時間:2024/10/18(五)21:00(時長約 1 小時)
❍ 地點:Google Meet
❍ 主持人:阿奶幣遊記
❍ 嘉賓:閱讀筆耕 Leo


❏ 本週焦點

🔸 離世 13 周年,重溫賈伯斯的 100 條思考
🔸 1% 就好:Heptabase 諮詢感想、付費電子報結束心得
🔸 你的「第二大腦」會是什麼樣子?談筆記工具的選擇
🔸 如何完成一場 10 分鐘的中小型講座分享
🔸 成功的大小和財富的多寡,與你所設定的「技能完成時間循環」有關
🔸 和知識衛星團隊的開課體驗與學習
🔧 我這半年幾乎不用 Google 搜尋,用 AI 搜尋
🔧 加油站禁用手機「卻能掃電子支付」?他好奇原因,中油給答案
🔧 推薦一個超强的推文分析工具,幫你快速增加流量
🌍 HBO 揭露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是 Peter Todd,他是誰?你信嗎?
🌍 我從 Substack 轉到 Paragraph.xyz 的三大理由
🌍 一分鐘快速上手!快來票選 Web3Matters 馬特週報 Logo 拿好康
💪 主編後記:Time in the Market vs. Timing the Market


2011 年 10 月 5 日,傳來一個讓全世界科技從業者傷心的消息,即全球最傑出的創新者,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的家中去世,享年 56 歲。自此之後,每一年的 10 月 5 日,都有大量的蘋果粉絲對賈伯斯的去世進行緬懷。

離世 13 周年,重溫賈伯斯的 100 條思考 by 礪石商業評論

在賈伯斯離世 13 週年之際,《礪石商業評論》專門整理了賈伯斯的 100 條思考,涵蓋了他在「創新、創業、產品設計、經營、團隊管理與人生經驗」等 6 個領域的洞見,以表達對這位全球最傑出創新者的緬懷。


1% 就好:Heptabase 諮詢感想、付費電子報結束心得 by
王翰元

三次諮詢(閒聊)

我想大概不管哪個工具,筆記軟體也好、方法也好,或許到後來都會發現,所謂「正確的使用姿勢」大概都不存在⋯⋯自己用的順手,比甚麼都重要。從自己需要的地方著手,只要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好,就算那做法可能跟(想像中的)大多數人不太一樣、可能不那麼漂亮或有架構,也沒關係。

三個月的付費電子報

沒有誰拿刀架在我脖子上逼我發文。主要的壓力,是我在付費方案裡,寫了「每月 2~4 篇文章」,就是這句話把我自己絆住了。我發現這頻率加上當時訂的題目,讓寫作這件事對我來說,從抒壓變成了壓力來源⋯⋯。

閱讀筆耕 IMO 🙋:兩件幸運的事

這篇文章提到很多元素,不約而同也是【創作者經濟 IMO】涉獵的,例如卡片盒筆記法實踐者、使用 Heptabase 軟體(不過創經 IMO 並未提供 1:1 諮詢服務)、 開通付費電子報訂閱等。

創經 IMO 目前還未斷更過,並不是因為有過人之處,相反地,我得好好感謝兩件幸運的事:

  1. 我找到雨果.Hugo這位好搭檔,每雙周輪值一次電子報主編,這種緩衝機制,也被許多雙人 Podcast 節目所採用,是保持續航力的好方法。

  2. 這份電子報最初的定位是一種「策展」型態,不用絞盡腦汁想主題。具體來說,是把平日網路上看到的喜愛文章,用「卡片盒筆記」方式處理,假日再把卡片內容搬到 Substack 上。這個過程其實是對「卡片盒筆記」的重現與實踐,結合原有的習慣,並增加一些新任務,執行起來的阻力比較小。

希望這兩個「小確幸」能給大家一些啟發,點亮你的思路。


你的「第二大腦」會是什麼樣子?談筆記工具的選擇 by 傅瑞德的硬派行銷塾

大多數人都是兩者混合,只是比例不同

收集者:從書上或網路上剪貼資料存檔,但除非臨時需要,往往不會回頭去讀。生產者:經常寫作,需要大量參考資料;存的資料以自己寫的筆記為主、收集資料為輔,但必定要經過消化的過程。

我無法告訴你「哪個是最好的筆記軟體」,要看你的「筆記」多半是「自己寫的」還是「收集來的」,以及你的用法究竟是什麼。

對我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當我在寫新筆記/文章的時候,系統可以跳出過去寫/收集過的相關內容作為參考」;光是這個需求,就打敗了大多數現有的筆記工具。

但不管是用哪個工具,對你工作或研究有用,能讓你長知識、更理解這個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光是像倉鼠一樣存東西,其實跟收集了一房間「好像有用的垃圾」沒太大差別,擋住的是你其實更該擁有的東西。

閱讀筆耕 IMO 🙋:化資訊為知識

剛才王翰元的心得——對於筆記工具「正確的使用姿勢」大概都不存在——在傅瑞德這篇文章中有所呼應和延伸,所以也收錄進來。

如果只是一味囤積,那麼這些收集而來的東西充其量只能叫做「資訊」;當我們能好好利用這些資訊,真正做出和過去不一樣的行動(改變)時,才會形成對我們別具意義的「知識」。

在他人眼中可能只是「資訊」的內容,經過你的實踐,能變成截然不同的「知識」。這全靠你具備的轉化能力,是一種思維層面的差異,而非取決於使用何種筆記工具。


如何完成一場 10 分鐘的中小型講座分享 by 李慕約

小聚通常的主題都比較「小」⋯⋯意思是從看起來很小的東西出發,然後講得很深。比起成功的結果,可能更注重開發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困難跟解決方式。

確定你的演講是關於「你很酷」,還是「你自己都會覺得很有幫助的事情」?有前面的部份是 ok 的,但我會建議專注在後面的東西。

假如把演講分成:

1 自我介紹
2 為自己的課程打廣告
3 你希望別人學會什麼東西
4 你最精彩的範例
5 你對產業未來的觀察
6 行銷自己的產品有什麼厲害的功能

1、2,可以各一句話帶過就好了。大家假如覺得你講得很有興趣,大家會想要對你或你的課程了解更多。

3 的形式,基本上都是節省時間。意思是,假如你可時空旅行,回到當初的你自己,你會給你自己什麼樣的建議,跟心理建設,教他捨麼事情,讓他可以避免踩什麼雷。

我建議你專注在 3。然後可以帶到 4。因為時間有限,大概沒有辦法講到很多 4,所以就挑最精彩的。

5 我自己會建議比較小心,因為不容易講得好。

6 比起產品發表會,介紹什麼樣功能很厲害,我們會更有興趣的是如何打造這一個功能,開發中遇到了什麼困難,迭代了幾個版本,這功能上線之後的使用者的反饋是什麼。

雨果・Hugo 🙋 IMO:自我介紹是「參考資料」

無論是短講或是演講,分享者都需要對各項指標內容進行良好的時間分配。

10 分鐘的短講,可以看出分享者深厚的功力。在時間受限下,無法什麼重點都講到,區分哪些內容是可以「蜻蜓點水」簡單帶到、哪些則是聽者想要的「甜頭」,都是分享者要先留意的。

其實,這篇選文非常接地氣,特別是講到可以一句話帶過的部分。自我介紹甚至是最不重要的,如果花篇幅介紹自己的豐功偉業,結果後面講得七零八落,只會徒增負面印象而已;自我介紹更像是一種「參考資料」,我們不會花很多時間研究參考資料,但需要用到、有興趣的時候,就會自行找來看。

分享者不急於讓聽者知道自己是誰,反倒是當聽者從你的分享內容獲益良多後再去搜尋你的經歷,印象更會大幅加分。


成功的大小和財富的多寡,與你所設定的「技能完成時間循環」有關 by 吳東翰

每個人都會面臨相同的時間和挑戰,但關鍵在於,他們如何設定自己追求目標的時間軸。簡單來說,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設定將大大影響一個人能夠創造的財富規模。現在讓我們以三個不同的收入級別來進一步說明⋯⋯。

當我們從「時間循環」的角度來分析市場上的收入差異,我們會發現,能夠創造比大多數人更高收入的人,往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長期願景與耐心技能的持續深耕資源與人脈的累積系統化思維與規模效應

雨果・Hugo 🙋 IMO:如何煲好一鍋雞湯

不知道為什麼,我認真覺得這篇文章很像是 ChatGPT 會出現的結構(笑)。

這篇文章光是標題就設定就相當成功,畢竟:

  • 「成功」、「財富」誰不想要?

  • 「大小」與「多寡」的對比也用的相當「漂亮」。

  • 隨後馬上接著的是「技能完成時間循環」這個看似高深莫測的機制。

此時即使你平常都不看文字只看短影音,為了不失去這個掌握成功與財富的天機,還是想說可以花上 3 到 5 分鐘,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文字。雖然內容對於某些人來說是比較常見的觀點(短、中、長期目標的設定和落實),但透過重新包裝,讓這些「雞湯」呈現出新穎且富有吸引力的面貌。

該文在臉書上有高達 200 次以上的轉分享,所以如果你想要煲好一鍋雞湯,這篇文章無疑是最佳範本!
 

閱讀筆耕 IMO 🙋:不要亂用書名號

這篇文章帶給我最大的警惕是:不要亂用《》書名號。錯誤的標點符號使用,讓人對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和專業程度大打折扣,讀感很糟。

附上《讓人一搜尋就找到你》作者 Jemmy 為大家整理的中英文標點符號大全


和知識衛星團隊的開課體驗與學習 by 黃朝瑛

⋯⋯如果體驗與學習有價,那現在已經賺到許多,倘若結果銷量目標達成對大家才有價值,那銷售目標達成,可以重寫一篇,來驗證這些過程中哪些事是關鍵:

工作態度方面(待人接物)課程設計方面行銷宣傳方面我自己的配合

閱讀筆耕 IMO 🙋:細節決定成敗

我服務的「鏈習生 Chainee」新創,其中一條產品線也是線上課程,所以這篇文章特別吸引我的目光;文中不保留地交代很多「小細節」,往往是一般人所疏忽的。當這些細節一件又一件的積累,達到臨界點,爆發了成功。成功也不一定是指銷售額,像是本文作者的滿意度極高,寫下好評,是(講師圈)口碑上的成功。

細節決定成敗,這可不是喊喊口號而已。

對了,這篇文章 100% 是用列點方式寫成的,可搭配第 60 期週報〈如果文章需要列點,那代表你還不夠會寫作?〉一起品酌。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我這半年幾乎不用 Google 搜尋,用 AI 搜尋 by 侯智薰 Raymond

透過 AI 搜尋工具,一樣是輸入問題,卻直接幫你統整「最有可信度」的網站內容,針對你的問題給出答案和參考來源,而不是一堆網頁讓你翻找。

一開始是用 Perplexity,但上週被我淘汰了,換成 Felo

基本上 Felo 使用起來跟 Perplexity 沒差太多。能追問、能查看資料來源。Felo 贏在有更多的「搜尋設定」和「進階功能」,而且介面更簡潔直觀。 免費版本也非常足夠使用,所以我目前已經把 Perplexity 冷凍了。

閱讀筆耕 IMO 🙋:實測心得,未來 SEO 人戰場延伸

我也註冊完畢 Felo 並且隨意問它問題——請問創作者經濟 IMO 兩位主編是誰?

結果 Felo 給的答案不僅是有模有樣,還會附上來源,以及類似 Google 搜尋引擎的「相關問題」預測,讓你可以繼續延伸發問。

後來我又拿「趙長鵬是誰?」做爲發問測試。

  • 如果是問 Google,我為此撰寫的 SEO 文章會排在首頁第 3 名。

  • 如果是問 Felo,該篇文章則是落在「🔗 來源」裡的第 16 名。

看來兩者背後的演算法差異極大,我想未來 SEO 人的主戰場除了 Google 還要延伸到 AI 工具上。


加油站禁用手機「卻能掃電子支付」?他好奇原因,中油給答案 from 聯合新聞網

⋯⋯中油過去曾在臉書粉專說明,在加油站使用手機,引發危險的機率並不高,之所以會貼出「禁用手機」的警語告示,⁣其實防範的是「打電話」。因為手機通話時會有微波造成靜電產生,空氣中若油氣濃度高,產生火花就有可能引發爆炸,即便發生的機率很低,也呼籲民眾不要冒險才是。⁣


推薦一個超强的推文分析工具,幫你快速增加流量 by 倪爽

SuperX(一款 Chrome 插件)可以分析「任何人」的推文、回覆、轉發等數據:

你可以用它分析自己的優秀推文,找到受眾的偏好;也可以用它分析競爭對手或參考對象,看看他們的受眾喜歡什麼,有哪些高流量推文值得借鑒;此外還能查看數據趨勢。


創作者經濟與 Web3

HBO 揭露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是 Peter Todd,他是誰?你信嗎? by 閱讀筆耕

HBO 最新紀錄片《電子貨幣:比特幣之謎》指控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的真實身份是加拿大軟體開發者 Peter Todd,引發社群熱議。Peter Todd 立刻否認這個說法,並痛批這種指控「荒謬至極」。

閱讀筆耕 IMO 🙋:病急亂投醫

到頭來這部紀錄片多半是「病急亂投醫」指認 Peter Todd 交差完事,總是要抓個人當作宣傳噱頭咩!

除非有人能夠動用(移動)中本聰錢包裡的比特幣,否則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將繼續成為未解之謎,為比特幣的傳奇增添更多神秘色彩。


我從 Substack 轉到 Paragraph.xyz 的三大理由 by 高重建

上期淺談 Paragraph 後,今期我繼續話題,以自己為例,討論創作者是否應該進駐⋯⋯三大理由,供大家參考:

資料帶著走落實 Web3,部署未來儘早參與專案,守株待兔


一分鐘快速上手!快來票選 Web3Matters 馬特週報 Logo 拿好康 by 閱讀筆耕

活動早已在 Matters 的 Discord 醞釀討論多時,而這種「DAO 化」的參與方式,讓每位 NFT 持有者都能發揮影響力,共同決定未來的走向。這種集體決策的過程,不僅很有實驗精神,還讓人倍感參與感和成就感!


電子報的最末,要帶你回顧 10 月 3 日(四)由【創作者經濟 IMO】與【公益讀書會】聯名舉辦的「說書摩天輪」第三季線上語音活動,感謝雨果.Hugo的發起與主持,有兩本書是當天的主角:

  1. 《好好說話》(分享者:孫育芝 Daisy)

  2. 《卡片盒筆記》(分享者:閱讀筆耕Leo)

讓我們以文字一起來重溫現場!

IMO 人物誌|說書摩天輪 Q3:好好說話、卡片盒筆記

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不能做什麼。

——Steven Paul Jobs, 1955-2011
Share


❏ 投資加密貨幣,懂這些就夠了!新課程募資期早鳥優惠價!

  1. 投資加密貨幣,懂這些就夠了!從新手到穩健獲利的全方位幣圈入門課

浩瀚的區塊鏈世界不是只有比特幣而已,如果你想要有系統地學習這些知識,並且不受人數、時間、場地(海外地區朋友敲碗已久)的限制,不妨研究看看(加密貨幣課程怎麼選?),報名腦哥親授這門 100% 新手友善線上課程。
 

  1. 股票操盤人轉戰幣圈! 精選 10 招實戰獲利策略

另一門課重視實戰,由美國私募基金分析師領軍的專業幣圈投資顧問團隊「呢喃貓」手把手帶大家從已習得的知識基礎上,把一身的武功實際運用出來。
 

  1. 聰明理財 x 精準投資 | 揮別窮忙的 5 分鐘高效加密貨幣投資攻略

最新上線,募資超早鳥優惠價!這門課程專為忙碌的現代人設計,從個人風險評估到 3 大交易指標與量化工具,教你建立一套每天只花 5 分鐘的加密貨幣理財系統,由知名理財專家亨利溫與資深交易員跳跳聯手授課。

不論你是完全零基礎的投資小白,或是希望提升獲利能力的新手,都是最適合這些課程的學員;還可以在學員專屬 LINE 社群即時交流,閱讀筆耕也在群裡,歡迎前來與我相認喔!😊

結帳時輸入【創作者經濟 IMO】專屬優惠碼「IMO300」,都可以折減 300 元,讓我們在 Web3 世界裡一起成長學習,還要獲利!💪


❏ 主編後記:Time in the Market vs. Timing the Market

上一次(上上週)我寫下的永久筆記是和「投資 vs 投機」相關,又過了幾天,我看到一段我很喜歡的話,收錄下來以後,再進一步(結合自身經驗)闡釋,得到一張新的卡片,分享給大家👇

—————————————————————
升級訂閱解鎖更多賦能
creatoreconomyimo.su...

- 獲得週報、人物誌 Writing NFT
- 週報:主編後記(卡片盒筆記)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 不定期空投派發
- 年度訂閱享 17% 折扣

—————————————————————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2|高手的 PPT 標題一定有觀點

卡片盒筆記 ze3|如何處理「引述」,讓永久筆記真正幫助知識內化?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1|貝佐斯談工作生產力、「中文 YT 第一人」李子柒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