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慾望一定要被滿足?
對哈。
這不是一道尋求答案的問題,而是一道激發思考的反問。它要激發的思考結果正是,對哈,慾望不一定要被滿足。實際上,慾望根本無法『一定』被滿足。
我強調『一定』目的很簡單,就是帶出事實;人的慾望無限,其他的一切被都有限,所有慾望都被滿足是客觀上不可能的事。慾望可以被滿足,但不一定;擁有自由意志的人類必須在無限的慾望以及有限的資源之間作出選擇。
於是乎,面對同樣難題的人類之間衍生出各種可能性;在有些慾望無法得到滿足這個現實前,我們做了很不一樣的反應。有些人透過各種可能努力地滿足慾望,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有些人接受了慾望無法被滿足的現實,好些嗟怨,好些安慰自己,好些選擇淡然面對;有些人否定自己有未被滿足的慾望,把一切塞進潛意識裡,自我轉化為其他的、正負難辨的能量。
佛學最為讓我欣賞的地方是它清晰地指出人的痛苦都來源於慾望;只有從慾望中解放,才真能脫苦海。而我們的社會,管它資本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沒有正視慾望這回事;要不試圖家長式地管你壓抑慾望,要不把這些慾望無限放大,以此推進市場裡的錢滾錢。
動物的世界裡,其實沒有太多壓抑慾望的做法;野外的動物餓了便找吃的,到了發情期便去找同伴性交,地盤被搶了就直接開打或逃之夭夭。所以,有些人會以未被馴化去形容不懂壓抑慾望的人,將野外動物這些天性貶得很低。
人類的社會裡,壓抑慾望幾乎被視為美德。你會讚賞能手握糖果但跟隨指示先不吃的小孩;家長會感恩自己的孩子先把功課做完才去玩耍;社會會讚美節儉以省下錢早早買房的年輕人。慾望使然的天性被壓下,人們被馴化,然後被讚賞;跟 conditioning 實驗裡的狗一樣。
從小到大,人們都在明示暗示,壓抑慾望是必須的;只要能忍下這刻慾望未被滿足的苦,才能等到更大的慾望被滿足的樂。孩子會等到成人的讚賞,成人會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而社會亦得以立下不同的制度和律法,並有效地執行之。
然而,同時間,社會也把慾望無限放大,且鼓勵人們盡力滿足慾望。無時無刻,耳邊眼裡都是讓你接受並滿足慾望的聲音。買這輛車吧,養這種狗吧,上這種女人吧;唱這歌吧,信這教吧,追隨這主義吧。開這輛車,誰都不會看不起你;養這種狗,大家都覺得你是可愛文青;上這種女人,大家都看你是大款。唱這讓你走在新世代尖端的歌吧。信這教以得享永生吧。擁抱多元來追求平等吧。
在種種層面上,我們都在把自己推向極端。而極端,會把我們推向各種毀滅;物質生活的毀滅,精神價值的毀滅。
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回到基本,看清自己被慾望控制的事實,看清慾望的本質,然後作出取捨?能被合理滿足的慾望,我們滿足之;不能被合理滿足的慾望,我們承認無法滿足之,然後忘掉,move on?
一頭雄獅看上某頭母獅,追不過來就只會敗走;牠並沒有這個傾向去找其他獅子幫忙按著那頭母獅來霸王硬上弓。打不過對手,搶不過來的地盤,只能落寞離去;沒聽說動物會把人家地盤砸了以求兩敗俱傷,大吼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
慾望其實沒什麼不好,躺平人們已用行動解釋了;某個程度上,它是一股推動力,推動我們去行事,推動文明進步。總比大喊神叫你這樣那樣來得直接、有用;要不然,造物(假使你信有神)為什麼要讓我們有慾望?
只是,當推動力成了夢魘一般操控著你,你沒在裡頭得到什麼,甚至你(和別人)都在當中受挫,問題就來了。更糟的是,你還不承認,把事實扭曲,指鹿為馬,它的力量便足以摧毀一切。
Woke Culture 在我眼裡便是這般模樣。有機會再說。
最近在觀看一位生在也身在中國大陸的YouTuber的影片,感覺得不錯。她叫安爭鳴,影片內容可以說是炸裂得讓我(和她的其他觀眾)擔心她的人身安全;她是一位頭腦清晰,有思想,有才華的人。這篇文章亦是在我看她的一段影片後有感而發寫下的。特此介紹一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