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沙龍文字稿|Web3 時代,內容媒介的型態

Matty@Web3
·
·
IPFS
·
2022年8月,Matters Lab 在美國洛杉磯、灣區和紐約,分別與在地團體合辦了三場沙龍活動。本文為彙整「706洛杉磯沙龍」與「灣區文化沙龍活動」的紀錄與提問討論,由修遠、明翰整理成文字稿。
706洛杉磯|客廳沙龍:Web3 時代,內容媒介的形態


客廳沙龍:Web3 時代,內容媒介的型態

講者:
Matters Lab 創辦人、資深記者 – @張潔平
Matters Lab 共同創辦人、CTO – @刘果 | Guo Liu
RSS3 創辦人 – Joshua
Planet 創辦人 – @Livid

對於 Web3時代到來,內容生產能呈現什麼面貌,將會如何轉變,媒介資訊的傳遞和使用能有何新的想像?

此文將從七大提問切入,並精選沙龍的QA討論,四位講者分享在業界中對這些問題的觀察及發現,以及現場對談的精采火花,對於Web3世界的成型,可以有更多元的了解。

對談內容

“ Web3 的資料形式跟 Web2 有何差異?

@Livid:
在傳統Web2網站裡頭,要從一個域名去找到裡面的內容,實際上取決於該台伺服器所提供的東西。在Web3裡頭,它背後的內容實際上指向的是這個內容本身,像現實世界的書號、ISPN等等,有這獨一無二的依據,就可以從整個網絡中直接找到指向的內容這東西。

此找尋過程跟傳統路徑不同的是,傳統上會經過域名、服務器操作,而域名跟服務器本質上是在某一家公司的數據庫,屬於特定公司的資產。Web3不同的是它從域名到地址,都沒有被掌,握在單獨公司手中。它是在區塊鍊的基礎架構上,不被任何單獨的機構所擁有。

@劉果:
Planet是個很好的例子,純Peer to Peer(P2P)的應用,每個application都是一個節點,所有數據都是P2P分發,它也可以用來直接讀Matters.News上的內容,因為我們P2P存儲內容的機制是共通的。所以其實Matters.News有點像Etherscan,我們scan網絡中的內容、接入網絡並讀到index當中的內容,同時也帶了自選的存儲功能,你發在其他地方,但還是可以在Matters.News看到。

“ Web2 和 Web3 資訊本質上的不同?

@Joshua:
地址跟URL是有很大差別的,一個URL鎖定就鎖住了,內容就在URL上面,直接去拿就行了。但是地址不同,一個地址可能在十個網絡上有交易,或十個網絡上有動作,在十個不同地方就有十個不同的類型、不同的標準,要取得數據是非常困難的。

把 Web3 的資訊轉換成可讀的形式,存在很多瓶頸,比如數據太散、量太大、結構性數據太多而干擾整個數據本身。我們預計他應該會有相似的發展過程,從蒐集資料,變成可讀的資訊發布,到現在逐漸發展到搜索。對很多人來說,推薦就是網路的一種原罪,把用戶打包賣給莊家,讓用戶不斷去看廣告或各種能夠變現的東西。所以我們不確定推薦會不會在Web3世界繼續發生,但可以確定的是基本訊息的規劃內容還是能出現,不管是搜索或是時間線的訊息流。

“ 從 Web1到 Web3,資料、產權、內容定義都發生改變

@Joshua:
Web1到Web3的典範轉移當中,許多事情正發生變化,變得相對複雜,並不能像Web1的思考方式,訂出一套標準來制定規範。就像資料存取的所有權,Web3世界不像Web1一樣,所有人的資料都存在大公司手裡。不過Web3還是像Web1一樣有個問題:資料的處理還是掌握在開發者手上,如同在Mirror裡寫文章,資料存在在Mirror那邊,而不是輸入端這邊。結果是資料屬於用戶的,或是去中心化的,但又卻不全然是。很難像過去指定必須一個規則,等待規則傳佈到其他地。

在大環境裡,規則制定者首先要應付流通,而控制流通之前,能做的就是盡量結合其他的東西。因為在Web3裡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要可以被查到,而不是只把資料鎖在某特定的平台。

過去Web1和2的世界,內容創作就是為了消費而產生。Web3不同的是,其中產生的資料不完全適用於消費,例如轉一個比特幣給其他人,不一定是為了消費,不過也會被記錄下來,而產生內容。所以我們不斷在擴張對於內容的理解。在整個Web3世界當中,內容生產的方式在逐漸變多,在去中心化的網絡裡面,對用戶而言,是進行一場智慧財產權的革命,認為私有產權跟數據都應該歸屬自己;對工程師或開發商來說,這是集體主義革命。對開發者來說,以往誰幫助他創造的內容,數據就歸誰;現在則是所有人共享數據。

706洛杉磯|客廳沙龍:Web3 時代,內容媒介的形態

“ 談商業模式前,必須先了解過去的模式為何?

@劉果:
現在很多的內容農場,系統都是把內容像染料一樣塞進機器裡,攪出來以吸引注意,最後給到閱聽人。

與此條線平行的還有另外兩種方式。一種是論壇、小組型、BBS,他的基本邏輯是:一群人,且每人都可以發文章,每個人看到的文章內容是基於一些規則,比如熱度高的、關注多的。這種模式下,有人在探索廣告,但這種商業模式大多是行不通的。完全是公益性質的一條線。

另一條線是專業類媒體,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端傳媒。他是一種組織、一群人、一個機構。你可以從中獲得信息流推送,並獲得優質的信息流,且你需要為之付錢:解鎖付費牆或捐款。這種是一直以來存在的形式,核心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幫助篩選訊息。這樣的內容是價值最高的,獨立於互聯網的競爭之外。

Web3的另一面向,是他的power來源於定義一種新的資產形式。在此情形下,內容發現可以有什麼新的可能、方式?

我們都知道,商業價值都是建立在信息流的發現上,你抓到注意力,控制人們看什麼,商業價值就會產生。當Web3帶來一種創造資產的新模式誕生,我們因而能夠創造新的東西。

這是機會也是問題,在 Matters 剛起步時,也是一個模糊的想法,不斷探索這件事,現在我們逐漸能看到一些輪廓,並且演進設計去應對所觀察到的輪廓。

舉例來說,四月之聲在微信上被封鎖後,有人把它做成NFT,他就因為這樣作為一個實體,存在於網絡之中。這便是其中一種方式,我們接下來說的探索,就是如何讓內容實體化。


“ 讓創作者活下去,真的是最大的痛點嗎?

@張潔平:
我剛開始做Matters時,以為讓創作者活下去這件事,對大家來說是有共感的,結果發現在找融資、合作的時候,常被質疑的不是方法能否發揮效果,而是他們會問:「創作者活不下去嗎?我看你們活得挺好的啊!」。遇到的第二種質疑是:「這一類(比較嚴肅、重要的,或者對公共性有幫助的)創作者活不下去,是個問題嗎?」質疑者通常說,這樣的內容不是用業餘時間去創作,就是千百年來都是有錢人養起來的;所以活不下去是個問題嗎?我好幾次都被問倒了,因為他們的理由也很有道理。確實比如新聞媒體行業,在民主國家真正大家依賴有品質的、有穩定輸出能力的,不是國家政府養、就是靠大型基金會,其實都是缺少市場機制解決的。

一個寫長篇小說的人,如果在網上發起眾籌,想要二十萬港幣寫篇長篇小說,這會令大多人很卻步吧,會質疑如果你要有錢才能寫的話,大概是寫不太好。這些質疑者的論點似乎也有道理,但我又覺得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因為我的經歷就是一直在做記者、編輯、媒體,做這些活不下來的媒體,並且想方設法讓他活下去。我後來意識到有一大類創作者活不下來,其實是有結構性的不公平在背後;就像有人說窮人活不下去是因為不夠努力,一部分可能是對的,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還有我長期在媒體產業感受到的結構性不公平。


“內容創作市場結構失衡,Web3又能如何挽救?

@張潔平:
結構性不公平是什麼呢?簡單來說有兩點,就是在網際網路的體制裡,及現實世界的體制裡有兩種不一樣的形式。

網際網路體制是我們過去20-30年非常習慣的流量經濟,或說注意力經濟,但這注意力是怎麼分配的?發展到現在,已經演變成算法集中分配的 “the winner takes it all”,這會導致注意力經濟的世界,產生極度貧富不均,是一種結構上不公平。這件事情如果有辦法被改變,便能讓很多新的創作能量被發揮出來,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這點正是Web3特別有機會去創造的。

另一種是華語世界的創作者,跟其他國家是沒有站在同個起跑線的,首先就是沒有一個民主國家願意長期支持,納稅人的錢不會被分配到這一部分;另外是沒有大型基金會或地方部門敢長期支持這片土壤。也就是說支持網絡是不存在的,這是一個巨大的不公平。

所以當Matters自己去找資源的時候,網際網路上的不公平,對投資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他們知道長期結構上的不公平其實就意味著低效,貧富懸殊會導致效率降低、讓創作的動力下降,而經濟的總量也會因此降低。

還有很多非營利機構都對Matters感興趣,問說做媒體為什麼要去碰幣圈的東西?我都會跟他們說因為我們沒有其他路可以走。在華文傳統體制下是這種狀況,目之所及還會持續下去,不只是在中國,還擴散到了香港、台灣,我們除了去中心化沒有別的路走,但去中心化要能夠活下來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必須在這一天到來前,先找到其中的韌性。

706洛杉磯|客廳沙龍:Web3 時代,內容媒介的形態

“Donation機制為何重要?

@劉果:
一個思路就是,我們發現在內容創作的過程當中,產生了一種curator的角色。Matters.News 的主頁訊息流,背後不是推薦算法、不是Follow、也不是人工策展,而是用戶決定的,最關鍵的方式是用戶的支持。支持可以是很多種形式:讚賞、圍爐訂閱這個作者。當我支持這篇文章,就能讓它被更多人看見。有趣的是,我們發現用戶也會因為這件事情而更多的去donate,有點像是幫自己喜歡的內容打廣告,找到了一個雙贏的點,一方面透過這個機制讓創作者拿到錢,另一方面是如果內容真的不錯,就會累積越多的觀看時數。

意思就是公眾注意力是可以被變現的,感覺很像把傳統的媒體拆散了,作為token holder就像一個小股東,在想的是哪一個編輯我比較信任,我就把票投給他,讓他來決定怎麼樣產出好的內容。它某種程度上是找到一個平衡點:創作者可以拿到經濟上的收入,讀者也能高效出需要的有價值內容。


沙龍討論

Q:若Web2和Web3的內容,都仍需要爭取人們注意力,那它們本質上的差異在哪裡?

@張潔平:
大部分的推薦機制算法是根據你喜歡的、看過的東西就給你常常看。背後的邏輯是你喜歡我就一直推給你。

而Matters想做的一點差異是,把donate作為策展(curate)的核心機制,因為它比看見還要更重一點,是真金白銀在裡頭,雖然以cryptocurrency的價格來衡量可能非常少,但那是真的價錢在運作。

在Matters的觀察裡,有些很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一類文章,收到的打賞很多但觀看時數卻很少,通常是嚴肅的文章,或是非常認真的時評。大家會覺得這篇文章值得respect,但不一定會花時間去看完它;但有些文章是反過來的,大部分性感題材的文章都是這樣,特別長的瀏覽時間,但是零打賞,因為大家不好意思打賞。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強調donation,因為注意力這件事在產品上可以分得非常細,不同的細節會對應到很不同的價值觀,並影響最後的結果。

@劉果:
確實我們可以說價值都歸到注意力,但注意力的價值是什麼,需要去細拆。最常見的注意力會導向的其實是廣告。還有一個注意力是可以把價值直接導向作品本身,有了這種注意力就可以找到更多合適的讀者,這些人來了就更願意直接為內容付費,不管是透過donation還是購買。從創作者生態的角度,如果能把注意力往後者分配的話,對大家都更好;創作者可以找到更鐵桿、願意付費的粉絲,而讀者能夠閱讀更有興趣的內容。Web3能夠嘗試的是把它從以廣告模式為經濟的方式,盡量往直接付費的方向去落實。

@Joshua:
從Web3訊息分配的角度來看,我們看到一篇文章,可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找到其他內容。但我們必須知道他到底是什麼,能用還是不能用,你這樣幫我排序我接不接受,這是Web3的差別。重點在於說我必須知道它是怎麼運作的,就邏輯就跟區塊鏈是一樣的,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懂算法,但只要一個人發現這樣子做是錯的,他就可以告訴大家。也就是自己可以有選擇:要不要讓他給我推播訊息。

Q:若今日大型的Web2平台,比如說Meta,也採用了像Matters注意力經濟再加上算法驅動的模式,有沒有可能產生一種更高效更恐怖的機制,演變成 Attention Merchant 的模式?

@劉果:
我自己目前的感覺是,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市場。他們打的市場比較是時代廣場,注意力最密集的地方,如何最準確target每個人,這是我們做不到的標準數據。但我們能做的,是每個小區當中,參與者有很高的黏性跟信任度,像是個小區公告欄,你在這種地方也無法投放跟小區不相干的東西,否則人家會把你踢掉的。後者的市場是更原生也更在地化,像市場中鄰居們彼此交流。若要從Meta或是Google的角度來做的話,他抓到那些額外的訊息可能不太有用,將市場總量單個細分,對他們成本太高。

Q:發在 Web3 上的內容,真的有辦法做到完全的抗審查、抗監管嗎?

@劉果:
假設今天最極端的情況,像Brave每個瀏覽器裡都有一個IPFS的節點,理論上其實還是可以封鎖,但這個成本會高非常多。

而Planet根本性地改變了遊戲規則,這不光是P2P的傳數據,也在於紀錄數據的方式是用 content addressing,我們是用內容的哈希值去紀錄和引用,與內容存在哪並沒有關係。這件事情變得非常好,因為控制一個訊息源,要比控制裡面的訊息容易得多。內容的哈希值可以從任何一個地方調出來,不仰賴任何一台具體的服務器。

舉例來說在北韓,北韓是完全與外隔絕的,但在這局域網內,content的 Peer to Peer 傳輸仍然能運作,有點像他讓這數據變成超級多孔的傳遞方式,像你存在隨身碟,網路上找不到,有天你把隨身碟重新插回電腦裡,這數據又會重新出現在網路上。雖然說實際上還是會變成一個貓鼠遊戲,但是這個遊戲規則,極大地傾向了訊息的通暢,而不是取像於訊息的控制。

@張潔平:
像在Matters.News上,有一批俄語社群,這群用戶當初來用,抗審查是最初使用的動力,但我必須得說,我相信真正可持續的不是反抗一件事情,而是要去建設一個東西,這是我們從抗審查的經驗裡面得到的。經驗是自下而上的,小範圍的有機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真要抗審查,是沒有絕對的方法的。我們必須重新省視所反對的系統,在這個系統的建設才是重要的,而不是對抗審查本身。

Q:Web2到Web3,怎麼樣確認用戶的體驗是更好的?

@Joshua:
很有趣的是,一個新技術或類型剛出來的時候,其實發展好的都不是那類型的項目。比如說我今天弄一個Web3項目,但我什麼都用Web2的,你根本感覺不出來,最後告訴你我上鏈了你能查到。對很多用戶來說可能認為差別不大。

如果往下走的話,體驗一定要做得好。不過從早期一路到現在都還運作比較好的,還是那些明顯讓用戶感覺到Web3差別的,在開發初期不讓用戶覺得不一樣是不行的。

@Livid:
如果一名用戶現在在任何platform,能夠遇到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整個帳號沒了,可能是忘記密碼,或可能在審查機制下,追蹤了一些關鍵字,整個帳號被刪除了。但是用Web3技術所創作出來的內容,文字或視頻,現在可以做到沒有任何人能把你的東西刪掉。雖然我們不能肯定說它會更好,但它會更安全。若你的內容今天是發在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hosting上,它的安全性取決於你的錢包安不安全。這是在用戶體驗上Web2和Web3非常不一樣的事情。

還有另外一點不同,是我們現在(Web2)不太需要記密碼,很多時候就用手機掃QRcode驗證就能登入,但如果他的密碼記憶也是儲存在一個datalink上面,那就是災難性的事情。在Web3世界裡核心的一點,就是所有的事情歸結到自己必須掌握好私鑰。這前提是如果去構建一個服務,是讓大家更好的去保護私鑰,或是更好的使用私鑰,將會是很有影響力的事。未來很有可能是用指紋或掃臉,就能登入錢包地址,這樣可能就真的能忘記密碼這件事了。

Q:目前Matters的站上有很多高質量的內容,若今天他越變越大,開始出現參差不齊的人和用途,那這套支持模式還可以運作嗎?

@劉果: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是curator在挑內容,所以那些奇怪的人只要curator不去挑他,你還是看不到。也就是這個網絡當中不管再多廣告的內容,還是有curator做所謂的品質把關。所以這個系統其實可中心化、可去中心化,取決於所謂的權利是否集中。

@張潔平:
社群的分流最終是需要發生的,因為內容高下是很主觀的看法,當不同用戶進來,會自然去選擇欣賞他們的curator,加入他的小區,這是理想中能看到的情況。

大學當年BBS論壇是最早期的互聯網產品,且是最多人用的。美國的Reddit和台灣的PTT至今都還是流量很高的地方,能存活過網路所有時代,從搜尋引擎到算法推薦,所有的時代我們都發現,需要一個這樣的廣場。

對Matters而言,就是用新的方法再造一個廣場,因為顯然傳統的方法在中文市場是造不出來的Reddit這個產品的生命力,驗證了市場上對這樣產品的需求非常大,可以再細分非常多Subreddit。

結語:內容創作者的生存與商業機制的健全化,或許在Web3出現後能有所轉機,先是看見改變的可能性,不過真正普及實踐,恐怕還要一段時間。

在被大量採用之前,必須不斷的扣連各種服務,串連各式資源,最重要的是內容創作的信念是能夠持續下去的。期許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在社會上看見極富公益性的嚴肅內容,被大眾所尊重及保護,讓內容生產越發多元並為社會發展所用。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atty@Web3Matters web3 官方帳號 Official account of Web3 matters in Matters For general announcement in Mandarin, go to Matty: @hi176 For general announcement in English: @Matterslab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atters Lab 成為 Consensus HK 社區合作伙伴,一場極具影響力的加密盛會

ETH TAIPEI Interview | Ethereum Founder Vitalik Buterin responds to Matters users

Test Lauch of On-chain Advertisment Protocol, with 80% Revenue Back to Cre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