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han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蕁麻疹

Jhane
·
·
紀錄第一次蕁麻疹
Design by Jhane Chou
此為 2019 年的紀錄。
7月6日(六)

早晨醒來,發現身體的右手臂與左小腿上出現類似蚊子叮過的腫包。中午時,腫包越來越多,直到它們會合,連結成大面積的腫塊,由小腿開始。

一開始,以為只是被不知名的蟲咬而過敏。

下午把床單 、被單、枕套都拿去洗過,也用烘衣機烘過;還買了一台除濕機回來除濕。

那天去外澳的行程取消,因為天氣預報顯示降雨機率很高。

傍晚,腫塊延續到大腿上,面積越來越大,上半身有即將跟著起腫塊的感覺,實在是太異常,決定去最近的中醫診所看診。

之前有被蚊子叮而過敏來看診過,這是前一兩個月的事情,那時候醫生是說,身體對蚊子的毒起了太大的反應。在那次被蚊子叮以前,我已經好幾個月沒被蚊子叮到了。

醫生看一眼就說這是蕁麻疹,開藥,說可吃可不吃,覺得很癢再吃,但是藥的副作用會嗜睡。醫生說我太瘦,所以開給我兒童的劑量(這樣夠嗎?)

回家吃藥,但蕁麻疹依然沒有舒緩


7月7日(日)

蕁麻疹持續蔓延到上半身,因為面積實在太廣,連臉都開始有感覺,於是去聯合醫院。

因為第一次這樣,有點害怕,所以在週日掛急診;事後想想有點浪費資源。

醫生開抗組織胺和止癢的藥,當時詢問我要不要打止癢針,我想隔天要工作,還是打一下好了。

才剛出醫院沒多久,就感覺視線模糊、呼吸急促,身體也感到無力;男友扶著我回醫院,醫生說是暈針,去躺床吊點滴。

一點也不怕打針,也沒暈針過,醫院也有驗血,血糖是正常的;我想是身體跟不上精神吧,最近身體處於說不出的變化,不知道是好的轉變還是不好的。

最近規定自己每天都要運動,但早點睡這件事情還需要點時間調整,心情上也還在調適中。

護士說男友可以去附近買點吃的給我,也許是空腹的關係導致暈針。

躺在病床上,感覺非常冷,體感溫度大概只有20~24度,護士說那是因為點滴液體是冷的。

男友買沙拉給我吃,我只有吃一點點,身上不斷傳來睏意,其實躺在這除了很冷之外,沒有任何不適,止癢針也剛好起作用,這幾天來第一次感到症狀消退,突然覺得非常睏。

男友牽著我的手,我就這樣瞇著休息。

心裡覺得很不好意思,耗費許多人的時間,在處理我這小事情。

吊完點滴離開醫院;很慶幸暈針在還沒上機車前出現,不然很危險。

不管去醫院做什麼檢查或其他事,有個伴會比較安全,也能互相照應。

回家後,隔幾個小時,蕁麻疹又開始發作,這時候已不想理它。

晚上媽媽打電話給我,問我怎麼了,怎沒跟家裡說,我說有看醫生,確定是蕁麻疹,現在正在床上休息,會再傳家裡的 LINE 群跟大家說。

媽媽說多休息、多喝水,有什麼事情跟家裡說。


7月8日(一)

起床的時候,把手環脫掉,因為被壓迫的皮膚又開始起症狀,全身都在不舒服。中午出門時,換爸爸打電話關心我的狀況,告訴我要放輕鬆。

依然跟平常一樣工作,盡可能轉移注意力,不要一直去在意它。


有時候沒有感受到壓力,那是因為自己很習慣這樣的環境;以前都會用頭痛來衡量自己是不是壓力太大,但現在頭痛的情況越來越少,也表示壓力是有減少的,但身體卻也開始老化;不如說,身體將過去累積的勞累和壓力開始釋放,在我精神稍微鬆懈的時候

今天發現,蕁麻疹在睡前的時候開始發作,睡醒的時候也是,應該是身體在發熱的原因;在我出門走路,運動的時候,症狀會一邊減緩,不過它讓我比較容易流汗,我算是不容易流汗的人。

可能有蕁麻疹的關係,邊走路要邊忍受著不適感吧。

太熱會變嚴重,太冷也會。

晚上,依然沒有減緩的趨勢,且四肢末端也跟著有症狀。

藥的部份,只有吃抗組織胺的藥,沒擦外用藥,那只會讓它更嚴重。

第一天只有下半身,第二天延續到上半身至臉,第三天則是四肢末端;不知道第四天會怎樣…。

雖然,蕁麻疹真的讓人很不舒服,也提醒我身體出現的變化。

有點害怕體質轉變,因為要重新找到身體的習性,那很不容易,全部都要從頭來過,但還是會希望能讓身體變強壯,會維持運動的習慣,至於早睡跟多喝水依然努力中。

身邊有家人和朋友深受皮膚的各種症狀之苦,尤其是異位性皮膚炎,那個痛苦真的無法想像,自己只是蕁麻疹幾天就很不舒服,更何況是他們。

我很幸運,有任何問題都能馬上去處理,剩下的就是好好適應跟治療,感謝一切。


7月9日(二)

早晨起床,蕁麻疹有舒緩的感覺,也睡得算好。

時間是 11:51,腫塊的痕跡還在,目前沒有要起症狀的意思。早上已經出門兩次,一次買早餐,一次取貨。

下午要出門開會,再持續觀察。

總之,從症狀出現到漸漸消退,將近四天的時間,但第四天不好說,還沒過完今天,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樣,希望能康復起來。

這幾天也收到不少朋友的關心,爸媽也分別在不同天打電話關心我,覺得心理上得到很大的安慰。

Jul 09, 2019

文章首次發布於 Medium,目前閱讀的版本為同步版。


感謝你的閱讀及支持,任何問題都歡迎來信交流|[email protected]

MediumInstagramFacebookDeerlight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