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然相信明天会更好|2023 马特市年度问卷

大鵝Stephen
·
·
IPFS
·
祝你新年好,记得要去敢于相信。
冬至日的窗外,南半球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1.     相比過去幾年,2023 過得更漫長還是更快了?

忽快忽慢。上半年上海的社畜生活,与最近这几个月在葡萄园的工作,每天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体力劳动,每一天从早上醒来到晚上再次躺在床上,日复一日。时间的快与慢,和每日的重复与否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每一天在不同的地点醒来、面临的挑战不同,时间的颗粒度就会变得非常小,反之亦然。

2.     請描繪今年讓你最療癒的一個瞬間。

和妈妈一起在北京的国家植物园里一起喝茶、在哈尔滨的俄式老房子的咖啡厅中喝咖啡,这一年愈发感激妈妈对于我的选择的支持与开明,希望明年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妈妈一起旅行。

3.     你今年在哪個社交平台花了最多時間?請分享今年在社交平台上看見最受啟發的 idea,可以是一段話、一個影片、一張圖。

今年在社交平台上的时间似乎蛮平均,微信、微博、豆瓣、Twitter、Instagram、Matters,还是用小红书,不过尽力变成搜索引擎而不是feed流,feed流中的别人的生活、比较、老中的卷,无需多言令人焦虑无比。最受启发的一段话大概是,前几个月时无意中在哪个平台看到的莎士比亚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4.     今年探索的新領域 / 新空間 / 新項目 / 新關係 / 新習慣/新決定等,可以是任何新的事情。

今年还是新做了蛮多事情,辞掉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中国去了曾经心水两三年的长江沿岸、误打误撞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和第二次严重的高反(这辈子是去不了西藏 了,笑)、以及一个人飞到澳洲。

5.     最想分享給他人的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首歌 / 一張照片/一句話/一首詩(等)

今年看的书不是很多,年中时候看了《大逃港》,今早在端传媒的报道中:在北上和南下之间悬着的人,又无意中看到了和我同龄作者的父辈也是在七十年代逃港而来。一切都可以舍弃掉,甚至是生命,为了的不一定是自由,而是不被批斗、能吃上一口饭。

这一年播客是听了非常多,六七百个小时是有的。最为惊艳的播客莫过于美国之音的越洋电话,不同于对美国之音一贯的“老派、粗糙”的偏见,制作的精良可以说是中文播客中少有的。无论是采访与主持人讲述的混合式采访,还是极为多元的内容:六四、六四后的黄雀、白纸、维吾尔人、藏人、回族人、公民记者、人权律师、性少数群体等等,令人啧啧称奇。其他的喜欢和常听的播客有翻转电台、不好意思请问一下、报道者、新闻实验室和边角聊。我好喜欢李厚辰和沙青青。

6.     今年透過什麼事情,更認識了自己或他人?

在澳洲的这三个月见识到了人的更多可能性,意识到了可能性的珍贵。

7.     相比去年,今年跟自己身體的關係如何?

开始做体力活后,愈发明白了休息和睡眠的重要性,是如此的影响情绪。

8.     請記錄下今年最想記下的事情。

今年最美好的一些时间想来都是在交通工具上度过的,淳安到深渡溯新安江而上的渡轮、西宁飞往格尔木航班上望见巨大蔚蓝的青海湖、清迈去往大城14个小时的硬座车上打盹和将身子探出车外、河内前往岘港列车上无法英语沟通但极为友好的越南一家人、飞往墨尔本的航班上望见无尽的红色戈壁,新的一年还是要更多的探索世界,享受旅程本身的乐趣。

9.     請填空:2023,Everything is Matters.


如Matters年度问卷中写到的,疫情后重开的第一年里,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朋友们,都在更为积极和密集地向外探索,走出去重新与世界连结。不再有时时Lockdown的高压,以致这一年体感上更是过得飞快,上半年发生了什么事去了哪里甚至还要回看当时的照片才能想起来。反而2022年的种种,虽然已经是前一年发生的事,却仍历历在目心有余悸,在离开上海后面对未曾经历过的人不断讲述和书写,而对每个片段加深着记忆。特别今年年末去看李厚辰老师的《疫年纪事》时,跳脱出被封控时痛苦的心境,叠加上对于制度逻辑的思考后,更能意识到这是何种的灾难。

这个月看了些特德·姜的科幻小说,时间循环的写法令人欲罢不能,最喜欢的一篇是以近代西亚新月沃土两座城市,巴格达与开罗为背景的《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故事完美解释了时间穿越带来的种种悖论, 即便回到过去或进入未来,历史也无法改变,一切都已经决定,该发生的必然发生。但穿越的人并非无事可做,在过去和未来做的各种事情又恰恰引向了将会发生的事。回望小说外的生活,宿命论就那样悬浮在空中,既无法甘心去承认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许多时刻又仿若身处囹圄。

这一年从走了二十多年标准中国人的轨道中离开,上学读书考试工作的好好中国人轨道。「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似乎是几年前就开始流行的一句话,但直到上个月听方可成老师的播客时才初听到的这句。听起来是颇具雄心与自由的一句话,不过落到每一天的生活中,则充满对于钱、时间、未来、自我认同与合理性的焦虑,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不确定性,虽然是更大的压力和迷茫,但不可否认同时带来的是可能性。我想,面对宿命论,能做的、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不断积极创造更丰富的可能性,跳出轨道,去意识到不同的生活是可能的、是存在的。我非常感谢和喜欢ziying送给我的这句话,「向前走,别回头」。

许多时候,我都会翻出来听上海解封前夕版本的「明天会更好」,那是2022年5月26日,法租界的延庆路上,人们在街头架起电子琴,聚集起来唱起的却是明天会更好。唱到一半时,警车闪烁着警灯开到人群旁,但并没有打断,直到整首歌唱完才以防疫的理由让大家散开,人们向警察高声音喊着谢谢并挥手,警察亦挥手回致。经历过两个月,依然有人敢于相信明天会更好,尽管其中唱错了歌词、充满了街头的各种杂音、狗叫瓶子碎,我仍然认为这一版比起原版更为动听与真诚,是苛政无法磨灭的勇敢,是在得知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

我依然相信明天会更好,我们终有一天会看见那一天的到来,一同站在阳光下。

祝你新年好,记得要去敢于相信。


*我以2024年前往印尼的计划申请了Matters Nomad的基金:遊牧者計畫申請|一帶一路上的印尼與NGO社會,目前正在公众投票的阶段,您的每一次拍手与每一个支持都会令我距离前往印尼的旅程更近一步!希望能够获得基金的资助前往这个熟悉而陌生的邻居,为Matters的各位友邻带来最为直观的见闻和报道!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大鵝Stephen在澳满洲人/WHV 从满洲出发,到世界的角落 交通运输/满洲史/旅行 Instagram: Gooseyeong Email: [email protected] Newsletter: groundtour.substack.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在世界的尽头摘树莓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Manchuria
28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