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終站《Vom Ende der Einsamkeit》(The End of Loneliness)

舒嫚
·
·
IPFS
·

竺爾十歲聖誕節那年,

父親和母親探望祖母途中遭到突然竄出汽車追撞翻覆,

兩人當場死亡,肇事女子毫髮無傷。

失去父母親的三姊弟由阿姨收養,

並安排他們轉讀位在荒郊野外的寄宿學校。

突來的巨變讓曾經感情緊密的三姊弟,在彼此的生命中走散了。

三個承受巨慟的靈魂,早早就被迫思索生命的有限。

美麗出色的姊姊麗滋貪婪地享受生命,跟同學跑趴吸毒感情放蕩。

聰明的哥哥馬諦焦慮地守護生命,埋首功課廣結怪咖同學。

竺爾感覺自己被拋下了,

想見麗滋或馬諦得獨自穿過幾道走廊,進入高年級宿舍,

被那些高大的男孩惡作劇的推擠或押到浴室淋冷水。

同學阿爾娃走來坐在孤獨憂傷的竺爾旁邊,

一起讀喜愛作家的小說,聊音樂畫圖,

竺爾讓阿爾娃讀他寫的奇幻故事。

熟悉後,知道阿爾娃的姊姊莫名失蹤,

她父親出了高額獎金請大眾協尋,

十年過去音迅全無,連屍體也沒有。

父母分居,母親變得歇斯底里,

父親看見阿爾娃想起失蹤的大女兒就哭泣,根本無法面對小女兒。

竺爾和同樣藏著傷痛故事的阿爾娃成了摯友,

在高中畢業前的露營,兩人半開玩笑地說起未來,

假如三十歲都還沒對象,兩人就結婚,

生兩個孩子,最好是一男一女。

竺爾去接阿爾娃參加畢業舞會,

卻看見她和男人衣衫不整躺在床上,

他覺得被背叛了,轉身就走。

阿爾娃沒來參加畢業典禮,不接電話,兩人就此疏遠。

麗滋缺課多,直接放棄畢業證書,

不聽任何人勸說,再撐半年就好,

有了高中畢業證書,日後想再回校園比較容易。

瀟灑離開學校,開始周遊列國的多采多姿的生活。

馬諦大學畢業後,投入網路創業,買下豪宅,娶的如花美眷。

喜歡文學的竺爾卻念了法律,

和如天書般的法條糾纏三年後放棄,

去法國找麗滋時,參加音樂嘉年華會,

向友人推薦出色獨立樂團,意外進入音樂公司工作,

他挖掘的樂團跟新人都為公司賺進大把鈔票。

三十歲時,收到阿爾娃寄給他的生日禮物,兩人約見面,

這些年阿爾娃住在柏林,嫁給俄羅斯作家羅曼諾夫,

少年時兩人經常討論這文壇重量級作家的小說。

阿爾娃邀請竺爾去他們在瑞士山區的渡假木屋過聖誕節,

竺爾見到了大阿爾娃四十歲已現老態的作家。

在那與世隔絕的屋裡,

竺爾知道了這幾年不見新作的作家出現失智,

他和阿爾娃重燃舊情,兩人以為瞞的天衣無縫。

羅曼諾夫準備結束生命前,和竺爾做了交換條件,

他要幫他寫完最後那本小說的兩個單元,要他替保留顏面,

他死後半年兩人才能結婚,

不需要告訴阿爾娃是他協助他自殺的。

竺爾和阿爾娃結婚後生了龍鳳胎,

阿爾娃回到學校念碩士,一切如此美滿,

阿爾娃卻檢查出得了白血病,治癒再復發,死神帶走了阿爾娃,

悲痛的竺爾在葬禮結束後,深夜騎機車自撞大樹,

麗滋和馬諦夫妻趕來陪伴照顧,藉由一趟趟重回舊地旅行,

三個深深受傷的靈魂,重新找回彼此。


《寂寞終站》作者將自己曾真實經歷的痛,毫無保留地投注在小說中,

讓主角一次又一次地面對死亡與失去,

在命運洪流中,只能更用力地活著。

整本書瀰漫濃厚哀傷,竺爾一直困在失去父母的恐懼,

兄姊感情疏離的痛苦中,經常放空想著若干是父母沒有意外身亡,

能陪著三姊弟一同成長的人生,那該有多好。

可多數人的人生總是佈滿缺憾跟哀傷,

只能用時間填補空洞,讓自己站好站穩,

看見即便身處黑暗之中,生命也依然值得體驗。

作者班尼迪克‧威爾斯說:

「有如背負著五十公斤的生命之重…我用憤怒與愛寫成了這本書。」

班尼迪克用充滿詩意、機智的手法

表達出「寂寞、悲傷和幸福」對於我們的意義。

各種不同的生活經驗彷彿一個調色盤,引導出人生為何會如此運作,

而我們身在其中能掌握多少決定權?又是什麼形塑了我們的成長。



寂寞終站《Vom Ende der Einsamkeit》(The End of Loneliness)

作者:班尼迪克‧威爾斯

原文作者:Benedict Wells

譯者:姬健梅

出版社:寂寞

出版日期:2020/05/01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舒嫚對生活隨意就好。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珊瑚藤

舒嫚愛拍花
82 篇作品

絕地戰警:生死與共《Bad Boys: Ride or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