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河」或「魚」的古典音樂
寫在前面:
原本是想寫以前一個人「被迫」看海的故事,但回憶那些故事時,突然有一層黑黑暗暗的可惡陰影爬上心頭,只覺得一股恐懼感爬升,好像有噁心的蛇在心臟裡鑽來鑽去,身體抖了好幾下,失眠不已,就放棄寫了(苦笑)。
所以下面想簡單、不專業分享那些年有關接觸古典音樂,和那些開心的小故事(共三首曲子),來驅除最近的可怕黑暗感。
藍色多瑙河
這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史特勞斯所做的圓舞曲(三拍子的節奏),也是我的啟蒙古典音樂。大約是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某天在看卡通時,再進廣告時聽到的配樂。
年幼的我在聽到廣告音樂的當下,立刻被那優美的旋律給吸住了,像磁鐵一樣,緊黏著電視前面,於是開始跳起舞來。而當時那首廣告曲就是那首曲子就是《藍色多瑙河》,就這樣天雷勾動地火、一見鍾情的我,開啟了我對古典音樂的愛戀之旅;並開始央求父母買有藍色多瑙河的卡帶(當時CD還沒發明)給我,於是在一家小巷子的唱片行找到史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集。
而每天寫一堆繁重的國小作業的必備品就是要聽史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要不然我沒辦法專心寫完作業(我有壞習慣,就是一邊寫作業、一邊偷偷看卡通)。
鱒魚
也是大家從小就耳熟能詳的藝術歌曲,舒伯特先生根據18世紀德國詩人舒巴特所作的一首詩,譜成歌曲的,由鋼琴伴奏人聲合唱;後來舒伯特先生又把這首歌曲,在寫成《鱒魚》鋼琴五重奏(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的第四樂章變奏曲(這首五重奏共有五個樂章,也是舒伯特唯一一首鋼琴五重奏作品)。(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而這首我是在國中一年級被選入合唱團後的第二年,參加屏東縣市合唱比賽的其中一首(當時我們好像唱兩首,一首自選曲、一首指定曲),也是我們竹田國中唯一一次拿到全縣第三名的一屆。(記得第一名是山區的原住民國中,第二名好像是中正國中,第三名有兩所國中,我們是其中一所)
當時我是唱第二部,也就是和音,記得當時在國一在音樂課上甄選合唱團團員時,發生有趣的事情,老師一對一叫到鋼琴旁試唱,而試唱曲目是校歌,輪到我時,唱得特別自信特別大聲(因為為了加入合唱團的這一天,我練了超久),於是被選入第二聲部,後來被選上第二聲部的人數太多;第二輪試唱要淘汰幾位,比賽的項目兩人一組:一名唱第一聲部、另一名唱第二聲部,要是第二聲部被拉走就當場淘汰。
於是大家在眾目睽睽的目光注視下,展開殘酷的淘汰賽,我就眼睜睜看著當時的好友被第一聲部拉走,而被老師淘汰的那種失落表情。輪到我時,為了不被淘汰,不管羞恥心那些了,唱得超級大聲,把第一聲部給蓋過去了,唱完後,老師和同學都在哄堂大笑,雖然當下覺得丟臉到想逃走,但老師給我一個滿意的笑臉說我入選了,於是我開心地回自己座位上。
於是每天起床上學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去學校和大家一起練合唱(合唱團成員不用參加升旗典禮),那幾年練合唱的日子,是我人生最幸福、最開心、最愉快的事情,早晨的金色陽光灑在老舊日式風格的音樂教室裡,空氣中充滿著木頭獨特的味道,於是我們這些年輕學子唱著優美愉快的藝術歌曲,因而忘記昨晚熬夜唸書的痛苦。
(後來上大學時,有和朋友回去母校,而那間日式音樂教室的建築因太老舊,變危樓而被拆除了)
海洋練習曲
剛才前面兩首溫和的水流潺潺,而這最後一首要介紹的是,真正波濤洶湧的海浪──蕭邦的鋼琴練習曲,作品25號第十二首(也是這部作品的最後一首),C小調練習曲又稱「海洋練習曲」。
在學琴的幾年時間裡,蕭邦的作品是我不太敢碰觸的,一來我的手比較小,很多要跨八度的音沒辦法彈得很輕鬆流暢(畢竟我學琴算晚了);二來,蕭邦的曲子都很有技巧和技術性,需要有濃厚的長時間訓練的基礎功底。前年2020在考山葉五級檢定時,練蕭邦那首知名的夜曲(作品9第二號),就可以花上我將近一年時間(當時我是從2019年初開始準備2020年的五級考試),幾乎每天都練到想吐,直到最後發瘋似的,那天晚上打完工後,跑去沒啥人的衛武營的露天公共鋼琴彈奏蕭邦的夜曲,把當時苦悶單戀的心情全部一股腦兒發洩在琴鍵上,等我彈完時,赫然聽到有幾個人在拍手時,真是嚇了我一跳,唉,現在想起已經物事人非了,罷了,不提了。
而蕭邦的這首海洋練習曲,正是我在那段苦悶日子裡(2018到2019年)無意間在YT頻道上發現的曲子,那時每天晚上瘋狂地翻覆聽著,內心的苦水就像暴風雨上的海浪,想把這醜陋的世界給打翻掉、洗刷掉,就像聖經上的大洪水一樣,把所有一切的事物淹沒,看不到任何人造建築,只剩下一片汪洋大海和一艘方舟,當時聽到這首曲子就是在如此的心情下無意聽到的。所以後來這首曲子,去年(2021)被我拿來寫成小說裡面的其中一個橋段《冬日之夢下》。
最後,以上分享完畢,感謝大家閱讀:)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