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野兽爱智慧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823 父親養成指南:從只出一張嘴的豬隊友,進化成參與育兒教養的新時代神隊友

野兽爱智慧
·
·

野獸按:今天看到一本《父親養成指南》,被該書的副標題逗笑了。於是谷歌了一下看看這本書的介紹和節選,覺得蠻有意思,還看到還有王浩威兄的推薦,於是下單購買了一本。

書名:父親養成指南:從只出一張嘴的豬隊友,進化成參與育兒教養的新時代神隊友

原名:The Life of Dad : the making of a modern father

作者: 安娜・麥菁  

原文作者: Anna Machin

譯者: 張馨方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9/08/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

★★今年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父性是天生內建,還是後天習得?
從「我」到「我們」,男人如何調適成為父親的過程?
爸爸也可能罹患「產後憂鬱症」?

如果你對「父親」身分感到好奇,
或面臨以下情境,
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

「什麼都我在做!」──哀嘆自家沒有神隊友的媽媽
「我顧不來,孩子也只要媽媽……」──也想晉升老婆心目中神隊友的爸爸
「我們的生活不再只是兩個人了!」──即將展開育兒旅程的家庭
「到底該如何理解『父親』角色?」──想了解最新「父職」研究者
 
「為人父母」是許多人經歷最深刻改變生命的經驗之一。然而,相較於母親,父親在這段過程中遭遇的衝擊和困境,卻往往遭到低估,甚至被忽略。事實上,父性與母性的概念同樣深刻,對孩子的成長、家庭運作與社會穩定皆影響深遠。媽媽懷孕時,爸爸會藉由想像孩子的模樣、未來與孩子的互動關係,進而思考自己希望成為什麼樣的父親。這段過程中,爸爸的賀爾蒙也會因此發生類似媽媽的變化,令男人逐漸進入「父親」這個新角色。

現代雙親共同擔任教養者的現象逐漸成為主流,雙薪家庭、小家庭的比例提升,加上更認知到父親角色對孩童發展的關鍵影響,促使男性對親職參與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態度。但這批新時代的爸爸不免面臨各種疑問:

‧怎樣才算得上是稱職的好父親?
‧初為人父的焦慮該如何排解?
‧父職會帶來何種心理與生理上的改變?

而這些爸爸的另一半,也可能會受這些煩惱所苦:

‧為什麼伴侶沒辦法立刻進入父親的身分,擔負起顧家及育兒義務?
‧我該如何理解並支持他走過扛起父職的過渡期?
 
作者安娜.麥菁博士是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演化人類學家,專注父職研究將近十年。在本書中,她從五十萬年前的父親如何確保人類種族的存續,又與今日父職經驗有何種關聯說起,探討家庭中的「父親角色」與「父職經驗」。《父親養成指南》不是一本教人成為完美父親的教戰手冊,而是讓爸爸們暢所欲言,從全新觀點來帶領讀者思考父親本質,檢視「身為父親」的科學、社會、文化意義,協助新手爸爸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踏上「為人父」這趟富有挑戰性的旅程!

【國內外好評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丘美珍/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邦妮&蓋瑞小夫妻/醫師作家
吳鳳/金鐘獎主持人、作家
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
梁莉芳/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隱藏角色/別人的老公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依姓名筆劃排列) 

很喜歡這本探討父性的書,從生物學、人類演化和文化環境……等等,多面向的探討了爸爸的角色,也幫助我了解自己那些內心的矛盾與困惑,相信讀者們看完後,也能在擔綱父親身分上更加游刃有餘!──邦妮&蓋瑞小夫妻/醫師作家
 
「父親是什麼?」父親是帶領孩子進入社會,開始冒險與探索的前導示範,與母親相異卻同等重要。本書闡述了父職在親職面不是僅為協助者,而有其獨特意義,值得一讀。──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多年來,我嘗試透過人類、心理學等理論,幫助母親們看見父親在育兒的困境與挑戰。終於有了這本書,就讓更專業的來!──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

對於母職,我們累積豐富的描述、討論和頌讚,面向父職,卻幾近一無所知。一直以來,父親多半等同養家者形象,安娜•麥菁從科學的角度,揭露父職滋養、照顧與愛的多元面貌,獻給思考如何作父親的每一個你。──梁莉芳/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這是英國著作啊!世界排名占前的男性育嬰大國,從家電廣告到流行電視劇都有不少愛家男人全職父親的橋段,週六早晨的公園裡只有爸爸與孩子,亞洲無法相信的奇景處處上演。別再笑英國研究領先全球數十年,有媽媽看不下去,幫天下老公出書解套,你,看是不看?──隱藏角色/別人的老公 

安娜.麥菁集結了最新的父職研究與新手爸爸的真實故事。這是一本發人深省、鼓舞人心與感動你我的著作。——尼克.威爾基(Nick Wilkie)/英國慈善團體國家生育信託執行長 

是時候開始將科學應用在實際的父職領域了。真實的父職經驗與社會對父職的認知依然差距甚大。《父親的新角色》所敘述的科學發現,帶給我們突破困境的信心。——鄧肯.費雪(Duncan Fisher)/家庭推廣組織(Family Initiative)創辦人,曾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 

探討家長身分被遺忘的父親,精彩至極。準爸爸與媽媽的必讀之作。——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牛津大學教授
 
這本書以最新研究為基礎,感動人心、資訊豐富,而且通俗易讀。值得每一位家長與(外)祖父母、以及所有健康、教育和社會照護領域的專業人士拜讀。——艾德里安娜.伯吉斯(Adrienne Burgess)/父職研究所(Fatherhood Institute)聯合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娜・麥菁Anna Machin
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演化人類學家,十多年來持續從事研究工作,不時發表涉及人際關係問題的評論文章,同時也是電視節目《一見鍾情》首席科學家與人際關係專家。

譯者簡介

張馨方
政大阿語系畢,英國愛丁堡翻譯研究碩士。現為自由譯者,作品包括《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脂肪的祕密生命》、《俄羅斯方塊:從誕生、版權之爭到風靡全球的故事》等。譯作賜教:[email protected]

序言

 

第一部 最早出現的父親

第一章    父親1.0

人類父性的演化

 

第二部 懷胎九月

第二章    對於寶寶的想像

懷孕、身分與依附關係

第三章    成為父親的重要性

從生物學以外的角度來談

 

第三部 出生

第四章    父親的誕生

父親的身分、孩子的出生、健康與幸福

第五章    父親角色的百態

父親、適應能力與孩子的生存

第六章    爸爸是誰?

基因、心理學與荷爾蒙

 

第四部 初來乍到

第七章    寶貝我愛你!

玩耍、歡笑與培養感情

第八章    兩個人變成了三個人(四個、五個……)

家長的角色與關係

 

第五部 有趣的正要開始

第九章    父親的教育功能

爸爸可以教孩子什麼事

第十章    對子女的影響

父親在兒童發展中的角色

第十一章        父親24345.0

父職的未來

後記

鳴謝

參考資源

過去有一首〈Mom Song〉非常火紅:

然後是應觀眾要求的〈Dad Song〉:

父親在家中的角色,有時候就是那麼尷尬。尤其是度過打拚經濟年代的朋友,要嘛爸爸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家,要不然就是回家亂罵一通,彷彿他們的角色就只是賺錢而已。不過,在這個兩性平權和價值多元的年代,父母的角色不再像過去分得那麼一清二楚,可是母親照顧小孩的時間和精力,在大多數家庭中,仍是付出較多的一方。

人類演化成直立人後,女性的骨盆較為狹窄而要提早生出小寶寶,因此相較其他大猿來說,可以算是早產兒,所以照顧嬰幼兒會耗掉極大的精力;也因嬰幼兒幾乎不太可能獨自照顧,緊密的家庭關係因而形成。負責任的狀況下,男人不該射後不理而留下後代,父親順理成章成了重要的協助角色。

然而,人類進入高度分工,也高度血汗爆肝的工商時代,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在照顧小孩的家庭分工中,都疲於奔命,各有各說不出口的苦楚和辛酸,並且各自都可能覺得遭到不公平的對待。相較母親節,父親節往往受到的重視可能不成比例。好幾位孩子的父親——科學記者保羅.雷伯恩(Paul Raeburn)在《父親重不重要?讓科學告訴你!》(Do Fathers Matter?: What Science Is Telling Us About the Parent We’ve Overlooked),從演化生物學、神經科學、社會學、發展心理學的角度深入探討「父親」這個家長,在孩子各個成長階段所扮演的角色。

然而,保羅.雷伯恩畢竟是位父親,有視角偏頗之嫌,這本《父親養成指南:從只出一張嘴的豬隊友,進化成參與育兒教養的新時代神隊友》(The Life of Dad : the making of a modern father),卻是一位女性人類學家,在研究了大量父親和準父親後撰寫出來的。

過去十年,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的演化人類學家安娜.麥菁(Anna Machin),勾勒出從受孕、蹣跚學步到以後的旅程中,小孩如何需要父親,其中包括異性戀和同性戀的父親。 這本書不是假設父親應該是什麼,不是本談「應然」的書,而是本談父親本來面目的書,探討的是「實然」。

《父親養成指南》詳細解釋了生物上和生活經歷如何把男人變成父親。父親對孩子的塑造也對孩子及其未來產生積極影響。麥菁也鼓勵父親要有發言權,可以彼此分享經歷和感受。雖然她舉的許多案例來自她土生土長的英國,但是對其他社會仍很有參考價值。

《父親養成指南》指出,在過去的五十年裡,英國父親的角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台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父親不再希望被限制在養家糊口和管教者的角色上,而是想成為真正的共同父母,為孩子提供一樣的養育和照顧。產生這種變化的部分原因,兩地也差不多,有雙薪家庭的增加、以醫院為基礎的產後護理的減少以及大家庭的消失,讓照料新生兒沒父親介入下滯礙難行。我有不少已婚女性朋友甚至都要老公承諾一些養育子女才懷孕生育。這個轉變也讓愈來愈多父親們感到他們其實有能力參與其中,並且清楚他們對孩子和家庭跟媽媽一樣重要。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英國,父親成為分娩室的常客,如今 有超過九成的男性參加了孩子的出生。在台灣,老公陪同老婆一起分娩也愈來愈常見。儘管有研究證據顯示,準爸媽把分娩視為一種團隊經歷。但是許多父親仍然覺得自己有點像備用品,而不是平等的參與者。

因為媽媽在分娩過程中經歷重大的身體體驗,讓人忘了爸爸也在經歷著重大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分娩時刻的參與,對父親與孩子建立情感紐帶,以及在心理上承擔「爸爸」的職責都很重要。在科技的幫助下,男人還可以稍微體驗一下分娩之痛哦!近年就有不少台灣網紅爭先恐後地嘗試:

法規對父親參與新生兒的出生與照顧非常關鍵。台灣目前《性別工作平等法》的陪產檢及陪產假規定是:

「受僱者陪伴其配偶妊娠產檢或其配偶分娩時,雇主應給予『陪產檢及陪產假』七日;『陪產檢及陪產假』期間薪資照給;雇主依規定給付『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後,就其中逾五日之部分得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補助。但依其他法令規定,應給予『陪產檢及陪產假』逾五日且薪資照給者,不適用之。補助業務,由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辦理;『陪產檢及陪產假』七日,除陪產檢於配偶妊娠期間請假外,受僱者陪產之請假,應於配偶分娩之當日及其前後合計十五日期間內為之」。

其中「陪產檢及陪產假」是2022年初從五日修訂成七日的,雖然是進步,但和OECD國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陪產假中位數為2.1週相比,顯得超扣門,對解決少子化問題幾乎沒有幫助吧?

傳統上,大家都認為母性是本能的,但父性是後天學習到的。事實上,爸爸和媽媽一樣在生理基礎上為當父母做了準備。所有新進父親在出生前後,都會經歷睾固酮的永久性下降,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高達三分之一。 這一下降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讓男人成為一個善解人意和親力親為的父親,而且還消除了高睾固酮對形成情感紐帶的激素之抑制作用,確保父親與新寶寶的互動中自我感覺良好。再加上這種大腦變化,增加了養育、注意力、同理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麥菁主張,別把父親降級為次要育兒角色,他們當得上一個真正的共同父母。

《父親養成指南》指出,除了挑戰性別化的育兒角色外,同性戀父親還告訴我們很多關於父親大腦巨大彈性的資訊。從對異性戀父母的研究中得知,媽媽和爸爸在與孩子互動時表現出不同大腦活動,這反映了他們演化上不同的角色。但對主要照顧者同性戀父親的研究顯示,在沒有母親的情況下,這些父親在「媽媽」和「爸爸」的大腦區域都表現出相似的活動。顯然同性戀父親可以扮演好照顧孩子所需要的一切。

《父親養成指南》指出,父親也會與他們的孩子建立深刻而強大的紐帶,這種紐帶與母子之間的紐帶一樣牢固,但卻又截然不同。媽媽和爸爸都有建立在教養基礎上的紐帶,但爸爸有額外的挑戰,這反映在他們幫助孩子進入家庭以外的世界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無論在哪個文化之中,父親都會突破舒適圈,讓孩子接受風險和挑戰,這有助於他們建立在快速變化和充滿挑戰的世界中生存所需的身心適應力。他們做到這一點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透過和孩子玩那些最好別讓媽媽看到的遊戲。

父親和孩子玩的是較粗暴的遊戲,在快速而激烈的活動中,孩子們被拋到空中,在房間裡飛來飛去,被瘋狂撓癢而尖叫和咯咯笑。這是一種幾乎完全由父親進行的遊戲形式,除了充滿樂趣之外,它在情感紐帶和兒童發展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具有挑戰性和風險性,這樣的遊戲能夠培養所有孩子都需要的互惠、同理心、風險評估和克服挑戰的技能。這樣的父子玩耍,是與媽媽一起玩耍無法取代的。這是演化而來的天性吧,難怪我只要看到小小阿宅,都有把他們捉來用力捏一捏、扭一扭、摔一摔再抛到空中的衝動⋯⋯

身為人類學家,麥菁也在《父親養成指南》指出,父親的形式是多元的,男人以多種方式履行他們的職責。雖然在西方現代社會,爸爸就是親生父親,但是其他地方的情況並非一定如此。「爸爸」就是站出來做這項工作的人,可以是祖父、叔叔、朋友或老師。有些孩子甚至有一整個爸爸團隊。決定父親是誰的因素通常是環境因素的混合,包括經濟風險以及文化規則,因為父親不像母親那樣受到生物學上的限制。隨著現代社會中主要是以小家庭的模式在經營,因此她建議我們可以向世界上的爸爸們學習,並打開眼界,擴寬我們對成為爸爸意味著什麼的看法。

我老婆和朋友看到我的書櫃有這本《父親養成指南》,都露出詭異的表情⋯⋯但我還是得說,這是本值得所有想當好爸爸的朋友一讀的好書,而且媽媽或想當媽媽的朋友更應該好好一讀,瞭解一下老公能夠如何成為神隊友哦!

《父親養成指南》:與孩子出生前的關係,大部分來自爸爸的想像力與努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知道象徵懷孕與分娩所形成的神經化學物質——催產素與多巴胺——也存在爸爸體內,但作用的強度遠比媽媽弱,所需的時間和努力也比媽媽多。然而,進化機制並沒有讓爸爸只能靠想像參與懷孕的過程,還有一招可以幫助爸爸進入父親身分:睪固酮是讓男孩蛻變成男人的荷爾蒙。

文:安娜・麥菁(Anna Machin)

對大多數的爸爸而言,越到伴侶懷孕後期,他們與胎兒的依附關係就越深厚。然而,一些爸爸在培養這種關係的過程並不順利。部分男性(如以下提到的吉姆)可能欠缺適當的父職角色模範,部分則需要克服心理障礙,還有一些則會與孩子的媽媽產生衝突。

兒子出生之前,我花很多時間在思考,我應該做什麼?扮演什麼角色?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當爸爸對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我沒有一個真正的父親典範可以學習……。我的父親與我感情疏遠,他只在週末來探望我、和我說笑,但我想成為關心兒子與花時間陪伴他的爸爸,而不是像我父親那樣沒有機會和自己的孩子相處。

——尚恩(六個月大)的爸爸吉姆

在此情況下,評估爸爸在孩子出生前與胎兒的依附關係,有助於判斷親子關係未來會遇到的問題,進而對整個社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如在第十章所見,身為父親,與孩子的關係有可能對他們的行為、情緒與心理發展造成深刻影響,這些與母親對孩子的任何影響不大相同。在緊密的親子依附關係中,父親能促使孩子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鼓勵他們獨立自主,並支持他們的行為和語言發展。但是,如果親子依附關係不健全,便有可能對孩子、家庭及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與父母關係不穩定的孩子,比一般人更有可能出現反社會行為、成癮與心理問題。康頓在胎兒依附關係的研究中發現,爸爸與胎兒的依附連結——連同父母之間的感情——最能預測寶寶出生後與他的感情會有多深厚。這是一項極為有力的研究,因為可以藉此辨別需要鞏固的依附關係,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能提早發現。

***

爸爸與孩子在產前的關係,大部分都歸功於爸爸的想像力與努力,這些包含想像孩子的模樣與未來和他/她的感情、盡可能與肚子裡的寶寶互動、花時間思考希望成為哪一種父親。以提姆為例:

我希望我有與寶寶培養出感情……這很困難,感覺就像你對肚子裡的寶寶說話,而他根本不知道你是什麼人或是你在幹嘛。雖然如此,我跟他說很多話,也經常撫摸妻子的肚子。我希望得到參與感。幾天前,我們玩了擊掌遊戲,我輕拍妻子的肚子,而肚子裡的寶寶也回應我……。他有可能只是在打嗝,但這種感覺真的很棒、很酷。

——即將成為父親的提姆

我們知道象徵懷孕與分娩所形成的神經化學物質——催產素與多巴胺——也存在爸爸體內,但作用的強度遠比媽媽弱,所需的時間和努力(撇開分娩不談)也比媽媽多。然而,進化機制並沒有讓爸爸只能靠想像參與懷孕的過程,還有一招可以幫助爸爸進入父親身分。

很多人說睪固酮(testosterone,又稱睪丸素)是讓男孩蛻變成男人的荷爾蒙。在胎兒長到六至十二週大時於子宮內分泌,使男嬰長出陰莖與睪丸,並促成腦部的發展。多數人認為男嬰出生後,有賴於睪固酮及其對大腦發育和行為的影響,他們才會偏好男生的玩具,還有將棒狀的物體都當成刀劍或手槍玩耍。在青春期,睪固酮控制脂肪與肌肉的分布以及骨骼的發育,使青少年的下巴、肩膀與胸部變寬,也促進胸部、臉部與生殖器毛髮的生長。這種荷爾蒙決定了你將會是多稱職的伴侶與父親。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血液裡睪固酮含量較多的男性比較容易吸引伴侶。可能的原因有二:男性受到睪固酮的影響有更多動力追求女性,以及女性偏好下巴寬大、胸部肌肉發達的男性(這樣比較能保護她們、給予更多的安全感)。然而,當男人決定與一個女人長相廝守、組成家庭,之前帶來助益的大量睪固酮突然間變成了阻礙。雖然他試著專心扮演忠誠伴侶與父親的新角色,但荷爾蒙會驅使他繼續尋找其他伴侶,因而危害到任何需要他照顧的後代。這個現象稱為「挑戰假說」(challenge hypothesis),而其本身無疑也是種挑戰。這個假說由英國動物學家約翰・溫菲爾德(John Wingfield)率先提出,試圖解決男性如何在有小孩之前對伴侶忠誠,在生兒育女之後又能成為盡職父親的難題。辦法是,睪固酮必須犧牲。

現實的確如此。在來自不同文化的父親,從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塞內加爾農民、重視子女教育的以色列中產階級、四處播種的菲律賓男性、努力賺錢養家的加拿大白領階級、不與妻子同住的牙買加男性,再到我自己英國父親族群,這些爸爸體內的睪固酮含量遠比非人父者低,無論他們是否與小孩同住。我們知道睪固酮含量較低的男性比較會安撫小孩,會更希望與伴侶共同養育孩子,對孩子的同理心與感情也勝過睪固酮較多的男性。睪固酮是父性行為各有不同的主要因素。我們將在第六章深入探討這個部分。問題來了,為人父者體內的睪固酮含量普遍比沒有小孩的人夫少,是否純粹因為睪固酮含量較少的男性生了小孩?還是當了爸爸之後,睪固酮的分泌量就會減少?

美國伊利諾州(Illinois)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學者李・格特勒(Lee Gettler)提供了解答。在其開創性的五年研究中,格特勒與同事追蹤一群菲律賓男性展開伴侶關係與當了爸爸之後的變化。研究人員在這些菲律賓男性還是單身時,測量其睪固酮基礎值。五年後,再度拜訪這群男性。在研究初期接受測試的六百二十四名男性中,其中有一百六十二人在這段期間第一次當了爸爸。這些人在研究初期睪固酮含量位居群體之冠,但是五年後的睪固酮數值是受試者當中最低的一群。

那些依然單身與已有伴侶但沒有小孩的男性,其睪固酮的含量則沒有明顯變化。格特勒找到答案。體內睪固酮含量高的男性比較容易找到伴侶,當爸爸之後睪固酮含量減少的程度也最大。睪固酮含量會受到父親的身分所抑制,雖然分泌量在孩子出生的前幾週略微增加,但再也沒有回復到當爸爸之前的程度。生物的進化選擇了一種機制,讓男人成功兼顧單身男子與盡責父親互相衝突的需求。

《父親養成指南》:父親對於青少年子女的發展,如同對學步幼兒一樣重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母親還在處於懷孕與哺乳的無限循環中,父親在孩子的青春期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負責管教孩子逾矩和負面的行為,並扮演教師與嚮導的角色。

文:安娜・麥菁(Anna Machin)

父親在兒童發展中的角色

在人類史絕大部分的時間裡,父親據信對子女的發展毫無貢獻。一般認為,孩子的口語能力、運動神經與音樂或創作天賦,全是從與母親之間緊密且獨有的連結而來;關鍵在於母親一個人的影響力。親生父親無疑貢獻了一些基因,但人們認為,成長環境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這個環境由持續照顧與養育孩子的母親所維護。

身為演化人類學家,我實在無法接受這種看法。這否定了進化的基本規則:效率。進化機制是自然世界中一板一眼的會計師。它會盡力透過最有效與最具成本效益的可行路徑來達成目標——物種的生存。但是,人類似乎希望藉由極其複雜的方式來解決生存危機,方法就是創造相對罕見的父職角色。如此一來,人類的合作、生理構造、交配行為與生命史會經歷重大變化。

一直以來大多避免互相接觸的男性與女性,突然間必須合力進行性行為以外的事情,男性的大腦必須進化才能教導與照顧孩子,成人必須與連續單一配偶制所主導的生命歷程妥協,還有青少年這種生物也出現了。有了這些演變,我們難道不開心?這是巨大的變遷,而且極具風險。如果人類要能經歷生物機制與行為的重大變化、進化要推動這些改變,為人父者就必須賦予孩子某種獨特且關乎生存的事物。他必須對子女的發展發揮影響力。這一章我想探討,孩子人生初期與通往青春期的崎嶇道路上,父親具有什麼樣的影響力。在開始討論之前,需要先認識人類組織生活的獨特方式,還有為何只有人類物種的父母,必須面對愛耍脾氣的學步兒童與愛理不理的青少年。

精力是人生的貨幣,而「生命史」意指人在一生中投入精力的方式。所有動物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大致分為三種投入方式:發育、生命的維持與繁殖。一個人選擇如何將精力分散在這三個領域中,將深刻影響自己的一生,包括何時喝奶、何時第一次交配、一次生下多少後代、長得多大及活得多久。就拿背部毛髮為銀灰色的黑猩猩與田鼠,兩種體型差異甚大的動物來說好了。我們知道,妻妾成群的銀背黑猩猩必須發展與維持壯碩的體格,才能控制群體、擊退有意競爭的成年雄性並保護家人。這會消耗牠大部分的精力,但因為牠除了偶爾心不在焉地陪孩子玩耍與容許他們偷吃食物之外,並不會照顧兒女,所以幸好牠實際上在繁殖方面付出很少,只有一些精子而已。因此,牠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發育與生命的維持上。

對比之下,天平的另一端是雌性的田鼠。這種小型生物在出生僅十天後便能進行繁殖,壽命最多只有一年。牠在發育和維生方面消耗的精力極少,但極度早熟的性徵與每三十五天可生下多達十四胎的能力,代表牠在繁殖投入大量精力。不同於可在圈養條件下活到五十五歲的黑猩猩,這種小老鼠體現了「活在當下,不求長壽」而這句諺語。相較之下,儘管一些人認為自己擁有及時行樂的靈魂,但人類肯定屬於銀背黑猩猩的這一邊;因為我們從為期不短的童年開始發育,再緩慢進入老年階段。

而生命史另一個面向是發育階段的數量、發育階段出現的時間點及持續的長度,同樣會受人類分配一生精力的獨特方式所影響。按一般規則,奉行「活在當下,不求長壽」信念的人,傾向迅速度過發育時期來到成人及生育的階段,速度越快越好。相反地,如從第一章所知,擁有巨大腦部的人類需要慢慢發展成熟,而且在發育階段耗費多年的時間。

包含人類近親靈長類動物在內的大多數哺乳類動物,會經歷三個階段:嬰兒、少年與成人。他們從無法離開奶水的小毛頭,變成令人頭痛又精力旺盛的青少年,再成為發育成熟的大人。然而,正如人類通常會有的情況,我們已經脫離這個傳統的模式了。如今,人類的生命史分為五個階段:嬰兒、兒童、未成年、青少年、成人。這使我們成為獨特族群的一員,而且可能是唯一的成員。一般認為,只有鯨魚和海豚有資格加入我們。這些物種的共通之處是腦部的體積異常龐大,因此,後代在發育成熟之前,需要更多時間成長與學習善用大腦以確保生存。

童年時期是摸索的階段,讓我們結交朋友、克服困難、探索外在世界,還有但願能發展出對知識的熱愛。然而,在生命史的世界裡,這個階段被無趣地定義為嗷嗷待哺與獨立飲食的時期。蹣跚學步的幼兒在發育初期需要餵奶,再來需要大人餵養固體食物,相信那些曾被蘋果切片與食物攪拌機整得半死的家長們非常清楚,這就是童年階段。一開始,幫忙媽媽照顧小孩的人是女性親屬,但從五十萬年開始,如第一章提及,孩子的爸爸接下了這個角色。

另一個獨一無二的階段是青春期。今日,在這個成長階段,孩子情緒起伏劇烈,熱中探索性吸引力、社交生活與創造力,也偏愛奇裝異服的打扮。對喬瑟夫等爸爸而言,這個機會可以讓他們深切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這段充滿挑戰的時期,好讓他們成為具有自主能力的大人。

我和父親關係很好,但其實我不太喜歡這樣,我希望他能質疑我在青春期的一些想法,但他或許有一些考量所以沒有這麼做。我希望跟孩子發展與培養一段關係,隨著他們進入青春期與開始發展個人特色,應該會產生越來越多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挑戰與機會的疑惑,而我希望與他們建立親近的關係,這樣才能在他們嘗試解決困難的同時展開對話。

——喬瑟夫(四歲)與里歐(兩歲)的爸爸約翰

正式說來,青春期的定義是骨骼停止生長與性徵開始發育的階段。關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階段,眾說紛紜,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它讓人類巨大的腦部完成發展,並讓個體能夠習取重要的生存知識,不會因為求偶的強烈欲望分心。關於青少年大腦的研究顯示,其實是腦部發展飛快的時期,尤其是前額葉皮質(掌管理性思考)仍處於建構階段,表示青少年傾向在杏仁核的驅使下衝動或情緒化地回應情況,未能仔細思考最合理的行動。聽來耳熟?當母親還在處於懷孕與哺乳的無限循環中,父親在這個時期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負責管教孩子逾矩和負面的行為,並扮演教師與嚮導的角色。研究指出,父親對於青少年子女的發展,如同對於學步幼兒與孩童的影響一樣重要;他們的角色與行為會隨著兒女逐漸長大而有細微變化。

青少年階段先講到這邊,我們暫時回顧一下幼年時期。從前面的章節中我們知道,父親與子女的緊密連結對健康的發展至關重要,這種關係在生命最初的一千天尤其關鍵,因為這段期間大腦正在快速發展。二○一五年,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的黎安・考克(Rianne Kok)率領一群荷蘭科學家展開關於一百九十一名兒童的前瞻性研究,探究家長的照顧行為對孩童腦部發展有何影響。這項研究的前瞻性表示,研究人員即時追蹤孩童的發展,在受試者年僅六週大時展開研究,而不是調查過去的發展以找出關聯(即回溯性研究)。他們首先募集一群剛出生的嬰兒,然後進行腦部超音波掃描與量測頭圍,作為研究的基準數據。之後的八年期間,除了在孩子滿一歲時評估家長與孩子玩耍時的敏感度,還有在孩子三、四歲時觀察問題解決遊戲中的親子互動之外,都沒有打擾這些家庭。

親子互動的實驗階段過了四年,也就是這些家庭的孩子滿八歲時,再度登門拜訪,並對兒童腦部進行核磁共振掃描。藉此了解大腦的詳細構造,包含灰質與白質的比例。之前提過,灰質是神經元,白質則是連接神經元的軸突,使大腦的不同區域可以互相溝通。理論上,灰質越多與白質密度越高,大腦就會越「聰明」,因為它擁有越多的神經元,而神經元隨著連結增加,越能互相溝通。這樣錯縱交織的神經結構,讓我們得以展現人類物種在認知方面的彈性與複雜性。

他們發現,父母在玩耍與問題解決活動中敏感度較高的孩子,腦部總容量大於其他兒童,因為他們大腦中的白質與灰質比較多。如同感情融洽的父母與孩子會呈現一致的催產素分泌量,寶寶從父母身上看到的正面行為,也會反映在其大腦結構。大腦中的黑質(或灰質)與白質,證明了家長的行為會深刻影響子女的發展。實在不可思議。在這項研究中,對孩子需求敏感的家長,實際上提供了孩子結構性的生活基礎,並且賦予他們神經架構,讓他們得以成長茁壯。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