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聚餐的文化衝擊

Hadesophic數字妹
·
·
IPFS
·
如果有外國人比你更認識香港,你會有什麼感覺?

對香港人而言,「對日本有興趣」應該大有人在吧?

自家製瑞典經典甜點:巧克力球 chokladbollar

最近跟日本來的交換生交流多了,發現一些挺有趣的現象。人在外地,我們都習慣他人不太認識香港,尤其在歐洲,聽到李小龍、功夫等等的東西只能一笑置之,他們有興趣的話,也許可以強調一下香港跟中國的分別,或者不經意地亮出「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貼紙。

相反,我們都謔稱自己到日本旅遊為「返鄉下」,就算去過五次以上都不敢說自己十分熟悉日本,反正更有經驗的、精通日語的日本達人大有人在。反正我就覺得自己對日本還不夠認識啦。

調製豆乳

不知道各位對日本的認識有多少,但吃喝的應該不會陌生。在咖啡廳跟朋友談論牛奶的代替產品,她說自己小時候對牛奶敏感,免疫力差的時候可以喝到發燒,但她在日本卻不太找到像OATLY這樣的代替品。然後我想起這個日本產品:

https://www.k-tounyu.jp/

就算沒有到訪過日本,香港幾所日式超市應該都有他們的蹤跡。麥芽味道是我在常規系列中最喜歡的產品,比麥精的麥味更濃一點。

於我而言,這品牌有趣在於它的奇怪味道產品,而且無伏:

https://www.k-tounyu.jp/ 甘酒味豆乳…?

我好熱情地分享早前嘗試黑糖蜜黃豆粉味道的飲料,但她不認識這品牌。【註:半年後再見面,她嘗試過這飲料了,不過覺得一般般】

香港人學習日語有個優勢,就是能理解大部分漢字的意思。如果不需要口頭對話,只學了一年日語的數字妹,以僅餘的文法知識加上中文閱讀能力,在日常生活的用語大概也可以明白五、六成。

結果我全程就一直想著中文,然後把漢字打出來讓她看。真的精通日語的朋友,大抵不會用這個方法交流、溝通吧?


Is it a fence or a gate?

晚上聚餐是個四人組合:我、日本友人、她的男朋友、另一個住樓上的日本同學。

友人的男朋友是個在哥德堡土生土長的混血兒,英語能力很好之餘,瑞典式幽默也不缺,如果我反應慢半拍都聽不出背後的意思。

整晚大家用英語(和少量日語)溝通,但基於大家背景不同,有時候也未必能完全明白大家想表達的意思。說到市立植物園 Botaniska Trädgården,大家對 “gate” 和 “fence” 的定義有出入,情況就有點僵住了:

女生覺得木做的圍欄就是 “fence”,所以進入一個範圍就會「打開圍欄」(open the fence);瑞典男生則覺得圍欄是不讓人進入的地方,所以只能「打開閘門」(open the gate)來進入某範圍。對男生而言,説成「打開圍欄」,就好像把「打開房門」(open the door)説成「打開牆壁」(open the wall)一樣,是錯誤的說法。

經過幾秒尷尬之後,我竟然成了和事佬。我請他們分別解釋他們想表達的理據(甚至讓女生用日語跟同學說明一次),然後發現他們的著眼點其實不一樣,根本就沒有衝突的地方。

女生以製作材質去定義,木做的是圍欄、鐵做的是閘口。男生以功能區分,固定位置的是圍欄、能打開的就是能出入的閘口。我解釋我對他們說法的見解之後,小小的爭執便化解了。

在這樣的溝通之中找到大家說話模式,其實也是挺有趣的體驗。但這樣的溝通誤會,可能也是異地戀的一大挑戰吧?


日本文學?

瑞典男友喜歡日本Rock Band,因此跟日本男生有共同話題;而我就曾經到過女生就讀的高中作短期交流,認識她的學姊和她學校附近的環境。結果我們的討論都是圍繞日本。

說到村上春樹,其實我只讀過幾本他的著作,算不上十分了解他的風格。我認識的人裡要算上村上粉絲的,非 踩鋼線妹 莫屬。但原來我已經是在座的四位中看過最多的人,兩個日本朋友都沒有看他作品的習慣。再說到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和電影時,幾乎都只有我在說他作品的特色,好像我比他們更了解日本文學作品那樣。

這樣一來,倒是我有點不好意思了,好像在兩位日本人面前班門弄斧介紹日本文化似的。不知他們又會有什麼感覺呢。

When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is in English, I don't find the urge to write it in Cantonese.
也許是我中文寫作能力退化、可能是我太久沒看中文書,自己讀這文章都覺得文法不大通順,看不過眼的話歡迎指正,よろしく。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adesophic數字妹寫寫咖啡旅遊四拍文具社會創新生產力。鍾意捉錯別字,唔好介意:D Volunteering ¦ stationery ¦ ethical purchase ¦ travel ¦ Racketlon player | languages | [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2019年度柒事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