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每周人类学家|追思黄应贵教授

结绳志TyingKnots
·
(修改过)
·
IPFS
黄应贵最为大陆学子所熟知的作品或许是被商务印书馆引介的《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关照、理论与实践》一书。这部融汇了作者本人田野经验与反思的人类学概论,是不少同学产生学术兴趣、接触学科理论的开端。书中第一章《我的人类学经验》提及,黄应贵之所以转入人类学研究,既因其重视自下而上的“芸芸众生的看法与立场”,也源自他经世致用、“一定要改变这社会”的理想。

本期“每周人类学家”转载了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学会为黄应贵教授所撰写的追思文,文中以其著述为线索介绍了黄教授的生平与思想历程。

黄应贵最为大陆学子所熟知的作品或许是被商务印书馆引介的《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关照、理论与实践》一书。这部融汇了作者本人田野经验与反思的人类学概论,是不少同学产生学术兴趣、接触学科理论的开端。书中第一章《我的人类学经验》提及,黄应贵之所以转入人类学研究,既因其重视自下而上的“芸芸众生的看法与立场”,也源自他经世致用、“一定要改变这社会”的理想。正如他在2022年新著《解锁新“识”界》中对年轻人的提醒,“认真面对你们的时代以及你们的生活本身,才有可能以己知来面对未知及创造未来”,黄应贵的知识探索也始终与其社会关怀深切相连。

在《反景入深林》书末,黄应贵坦言自觉在有生之年“要解答‘资本主义以外的另一种可能’已经不太可能”,但他紧接着说道:

“……但若没有人继续追寻,就完全不可能得到答案。只要有人愿意继续思考及探讨,它就可带来一丝希望。终究,社会实践并不是纯粹个人的事功,而是一种社会关怀,更是一种过程及人存在意义的探索。因此,它更需要传承。”(348)

期待我们对这位人类学家的阅读、思考、与传承继续下去。

原文作者 /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原文链接 / https://reurl.cc/bGonRM
原文发布时间
 / 2022年12月26日
结绳编辑 / 叶葳

黃應貴教授於2022年12月22日辭世,台灣人類學界痛失一位重量級學者。

黃先生為倫敦政經學院人類學博士,於1976-2012年間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並曾擔任所長(2000-2005)。2012-2022任教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擔任特聘教授,堅持學術與教育工作直至過世為止。

黃先生是當代人類學田野工作與研究的典範,自1970年代以降,數十年來深耕東埔布農人的民族誌,代表作《「文明」之路》三部曲刻劃東埔布農人在橫跨殖民、現代化、與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置身於國家、資本主義與基督宗教的交織中,文化傳統如何形塑、再創造,地方社會文化的面貌如何形成,當地人又如何思索自我定位與未來追尋。

《「文明」之路》三部曲封面

台灣人類學理論發展亦是黃先生著力甚深的工作。1980年代末期,他提出基本文化分類概念的重要性,深入當地人的深層文化概念,並積極回應當時社會科學的問題,系統性地針對重要課題帶領學界同仁進行探討。主編的《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與《物與物質文化》四本專題論文集,是台灣人文社會研究轉向文化主觀研究的重要成果。其後出版之《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體現了人類學者的深刻關懷,並將身為非西方世界人類學者對於世界人類學理論與民族誌研究的知識立場,融合入理論著作《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

四部专题论文集封面

黃先生近十年致力於「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研究計畫,指出台灣社會已然邁入了新自由主義經濟與治理體系,舊有的現代性知識框架不足以理解當下的時代,於是進一步以前瞻視野規劃包括家、當代宗教與存有、地方社會、金融經濟、族群、政治與國家治理、主體與自我、社會運動、性別與代間等台灣社會在新世紀面臨的重要課題與挑戰。他持續以恆心及毅力號召跨領域學者共同探索,透過講論會與研討會,已出版系列論文集八冊。目前叢書還有最後兩冊未竟之業,尚待整理出版。

綜觀黃先生一生的學術志業,一直秉持著對人與社會的熱情,結合深度田野與宏觀視野,兼具世界民族誌比較以及綜觀社會人文學科知識的關懷,開展出立基於台灣社會研究的現代人類學格局,留下深厚的學術資產。他同時透過學術課題的領航以及在台大與清大的教學,培育許多人才。今年八月,黃先生出版了《解鎖新「識」界》一書,詳述其成長歷程與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學術關懷以及對核心主題的思考歷程,並期許新時代的年輕人「發展出合乎時代需要的新知識」。如今哲人已遠,哀傷之際,讓我們以此共勉。

黄应贵老师近年来参与编纂文集

最新文章(持续更新)

  1. 对伊朗的思考:请叫她吉娜Jîna

  2. 书讯 | 英文人类学新著 | 2022年9-10月

  3. 关于伊朗抗议:霍玛·胡德法访谈

  4. corona回顾|弧线如何弯曲(上):结构性暴力、传染病与不平等

  5. corona回顾|弧线如何弯曲(下)埃博拉与知识-行动共同体

  6. 康乐村女工:照顾、打工、被困与流离失所

  7. “她们的声音” | 聋人文化中的暴力:我的故事,我的声音

  8. 对话莫奴|跨越亚非拉的艺术变异派

  9. 康乐村女工(下)

  10. 每周人类学家|追思黄应贵教授


欢迎通过多种方式与我们保持联系

独立网站:tyingknots.net

微信公众号 ID:tying_knots

【倾情推荐】订阅 newsletter

成为小结的微信好友:tyingknots2020

我们来信、投稿与合作的联系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结绳志TyingKnots这是一个致力于介绍人类学观点、方法与行动的平台。 我们欢迎人类学学科相关的研究、翻译、书评、访谈、应机田野调查、多媒体创作等,期待共同思考、探讨我们的现实与当下。 Email: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tying_knots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310|当「娜拉」回乡,重遇「高更」

309|关怀汇流 | 转身,是彼此托起的关怀之力

308|一个支持残障者抱石的岩馆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