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大賺特賺背後:汽車與AI如何驅動未來股價暴漲?

BiyaPay
·
·
IPFS

高通 (QCOM) 最近發佈的2024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可謂亮點紛呈:收入達到102億美元,同比增長18%;每股收益增長35%。而在這背後,高通並非單純依賴傳統的手機芯片業務,而是通過多元化戰略,將增長引擎延伸至汽車、AI和物聯網等新興領域。這些領域的亮眼表現正爲高通開啓一條通向未來的高速路。

然而,投資者需要關注的並不只是增長數字。當前高通的市盈率爲14.3倍,顯著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如此具吸引力的估值,加上汽車與AI的未來潛力,是否預示着高通股價會迎來新一輪爆發?

高通財報密碼

高通2024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報表現堪稱“高光時刻”。這家曾經以移動芯片聞名的企業,正在通過多元化戰略向汽車、物聯網等新領域進軍,而這一策略的成果在財務數據中清晰可見。

核心財務數據:穩中有升

先聊聊最硬核的——財務數據。這一季度,高通總收入達到 102億美元,同比增長 18%。其中,芯片組(QCT)業務依然是“主力軍”,貢獻了 87億美元,增長率達到 17.7%。這樣的增速,可不是簡單“維持”,而是強勢擴大。

每股收益也不甘示弱,同比增長 35%,充分體現了高通的盈利能力。授權業務(QTL)同樣沒讓人失望,貢獻了 15億美元,同比增長 21%,更關鍵的是,它的息稅前利潤率高達 74%。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高通的非GAAP淨利潤率在過去幾個季度經歷了一些波動,但在Q4實現了 29.6% 的回升,並預計在2025財年第一季度將進一步上升至 30.5%。這種盈利能力的提升,得益於其多元化業務的穩定擴展和成本控制的成功。無論是收入增長還是利潤率表現,高通都展現出了強勁的運營能力。

想想看,這可不是“毛利潤”,是息稅前的純利潤率!憑藉強大的5G知識產權組合,這部分業務成爲高通盈利中的“搖錢樹”。

新興市場的強勁表現

先看看汽車業務,這簡直就是高通財報中的“速度與激情”。

這一季度,汽車收入創下了 8.99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比大漲 68%。你可能會問:“這增長從哪兒來的?”主要是數字駕駛艙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貢獻。高通的驍龍 Ride Elite 平臺已經和梅賽德斯、理想汽車等知名品牌聯手,成功“坐進了”豪車和新能源車的大腦裏。靠這樣的合作,高通在汽車芯片市場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再看物聯網業務,表現也相當搶眼。收入環比增長 24%,管理層明確指出,這得益於新產品的發佈和渠道庫存的正常化。更有趣的是,高通的物聯網業務已經不再侷限於“智能家居”,而是進軍工業機器人和邊緣計算領域。驍龍平臺在這些新領域的普及,直接擴大了高通在物聯網市場的覆蓋範圍。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的博弈,更是一場市場佔領戰,而高通顯然已經佔得先機。

你可能會好奇:“高通增長這麼快,成本是不是也在‘跑步’?”答案是否定的。高通在實現收入和盈利增長的同時,成功保持了運營費用的平穩。這種成本控制能力不僅說明了高通內部管理的高效,也證明了它在複雜市場環境下的強大執行力。

對投資者來說,這種穩健的運營模式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高通的增長不是曇花一現,而是建立在嚴謹的財務紀律和資源配置基礎上的。控制成本和擴大利潤的雙重策略,爲高通的股價提供了堅實的“地基”。

財務數據清楚地表明,高通在傳統業務和新興領域的雙線佈局已經初見成效。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些財報亮點是一盞明確的信號燈。高通通過多元化戰略實現了穩步擴張,並在多個高增長市場站穩了腳跟。

這種多面開花的佈局,不僅爲當前股價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爲未來的股價上漲埋下了伏筆。

汽車與AI:高通的下一個利潤增長點?

提到高通的汽車和人工智能(AI)業務,你可能會想:“這家公司不一直是手機芯片的代名詞嗎?”確實,過去高通的強項一直在移動設備上。但現在,它正將眼光投向汽車、AI這些更大的“錢景”。

簡單來說,手機芯片只是起點,汽車和AI纔是高通新收入曲線的關鍵。

汽車市場:增長的“加速器”

先來看汽車市場,簡直可以說是高通財報中的高光時刻。2024財年第四季度,高通的汽車收入達到了 8.99億美元,同比增長 68%,直接刷新了歷史記錄。這增長速度,像不像特斯拉提速的感覺?可別覺得這只是運氣好,這背後是高通在汽車行業的深耕細作。

比如說,高通的驍龍 Ride Elite 平臺,專爲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數字駕駛艙設計,已經成爲一線汽車品牌的首選。無論是梅賽德斯這樣的豪車品牌,還是理想汽車這樣的新能源新秀,驍龍平臺都扮演了“智能大腦”的角色。別小看這個平臺,它不僅讓車更“聰明”,還讓高通在汽車芯片領域的收入佔比從 8.2% 提升到 9.6%,連續五個季度實現創紀錄的增長。

再看未來,管理層對汽車業務信心滿滿,預計近期內汽車收入還能增長 50%。這不僅是數字在說話,更是汽車行業對智能化升級的需求不斷爲高通開拓新機遇。

AI技術:市場浪潮中的核心推動力

再來說說 AI。你可能會想,AI領域現在競爭這麼激烈,高通憑什麼能殺出重圍?答案就在它的驍龍平臺。這個平臺不僅性能強悍,還特別“聰明”。比如最新的驍龍8 Elite 平臺,搭載了第二代 Oryon CPU,性能提升 30%,功耗降低 57%,AI 性能直接提升了 45%。

這樣的硬實力也吸引了不少“豪華隊友”。比如,高通和 Meta 合作支持驍龍設備上的 Llama 3.2 模型;還和 Amazon 攜手推出 AI Hub,解決雲到邊緣的計算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合作在第四季度直接推動相關收入環比增長超過 50%,爲高通在 AI 市場開闢了更廣闊的疆域。

更重要的是,高通的 Hexagon NPU 能在設備本地處理 AI 任務。這對那些對實時響應有要求的場景,比如工業機器人、智能監控系統等特別重要。簡單來說,高通不是要做“雲上的AI”,而是要在你手邊的設備上實現更高效、更智能的體驗。

汽車和 AI 市場的火熱並不是曇花一現,而是全球技術趨勢的縮影。預計到2029年,全球汽車 AI 市場規模將達到 8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 37%。高通在這兩個領域的“先手棋”佈局,已經讓它在競爭中佔據了有利位置。

與此同時,AI 的邊緣計算應用也在迅速擴大。預計到2025年,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 500億美元,而驍龍平臺正是這一市場的重要推動者。管理層預計,未來三年 AI 和邊緣計算將爲高通貢獻超過 15% 的總收入,進一步優化收入結構。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會想:這些看起來很厲害,但對股價到底意味着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汽車和 AI 的快速崛起,正在重新定義高通的收入來源。而驍龍平臺和汽車業務的持續增長,已經形成了“雙輪驅動”的新模式。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不僅是一個新的增長故事,更是高通股價潛力的基礎。

所以,當下的高通,既有紮實的財報數據,又有面向未來的明確目標。這種穩中有進的狀態,不正是很多人眼中的“優質投資標的”嗎?

未來市場環境與高通的增長潛力

5G的普及正在爲高通鋪開一條持續盈利的康莊大道。2024財年第四季度,高通的授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21%,利潤率高達 74%,充分顯示了其5G專利組合的優勢。未來五年,全球5G網絡普及率預計將從目前的 42% 增長到 70%以上,而每一次新設備的出現,都將進一步鞏固高通在這一領域的地位。

與此同時,智能汽車成爲高通重要的增長引擎。全球汽車市場正從傳統車型加速向智能化、網聯化轉型,預計到 2029年,汽車AI市場規模將達到 8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 37%。在這一領域,高通不僅靠技術搶佔先機,其驍龍 Ride 平臺還廣泛應用於各大汽車品牌,成功拓展了營收空間。2024年,汽車業務收入同比大漲 68%,創下8.99億美元的新紀錄。

AI和邊緣計算則是另一塊高地。驍龍8 Elite 平臺通過 45%的AI性能提升 和 57%的功耗降低,讓高通在移動設備和工業物聯網領域佔據了領先位置。到2025年,邊緣計算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 500億美元,高通正在用 Hexagon NPU 和 AI Hub 技術,拓展智能家居和工業機器人等場景。

高通的未來路線:從多元化到抗風險

高通的多元化戰略並不僅僅爲了擴展收入來源,更是爲了抵禦市場波動風險。儘管全球手機市場近幾年出現放緩,高通通過汽車、物聯網和AI業務的增長,有效平衡了整體收入的波動。這樣的收入結構,不僅增強了高通的抗風險能力,還確保了其在不確定市場環境中的穩定擴張。

高通正在從一家傳統芯片製造商,逐步轉型爲一家橫跨多領域的科技生態企業。這種轉型不僅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也讓高通的長期投資價值更具吸引力。

高通正站在一個多元化轉型的關鍵時刻。從財報數據到市場趨勢,無論是傳統的5G專利業務,還是在汽車、AI和物聯網等領域的崛起,高通都展現了強勁的增長潛力。授權業務提供了穩定的“現金牛”,而汽車和AI正在成爲它的“新引擎”,爲未來注入更多動能。

對於投資者而言,高通不僅是科技行業穩定的參與者,更是多個高增長市場的推動者。它的多元化戰略有效降低了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同時通過創新產品和技術搶佔了未來的重要賽道。這種“穩中有進”的模式,不僅爲當前股價提供了支撐,也爲長期投資價值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BiyaPay新型多资产交易钱包,USDT出金到银行账户不冻结,USDT可以交易美港股,支持全球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本地转账,手续费用低至千分之五。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戴爾Q3財報後股價回調,但背後潛力值得關注!買入時機來臨?

3季度收益暴漲!AMD數據中心業務突飛猛進,股價回升在即

比特幣劍指10萬,暴漲的背後是什麼,爲何遲遲未能突破10萬關口?牛市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