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上的書單
📚📑📝:社會學、傳播理論、性別與文化專區
《愛無能的世代》(Generation Beziehungsunfähig)
本書是德國的作家 Michael Nast 的著作,內容多圍繞著人際關係、社會變遷、科技介入如何改變了我們熟悉的親密關係,最終導致每個人「愛無能」。
.
《Feminisms matter : debates, theories, activism》
這本是我這學期修校內的課程《性別與文化》(Gender & Culture)的指定讀本之一。由於是社會學家的著作,需要接觸一些關於性別研究、女性主義的專有名詞;不過,這一本是設計給大學生看的工具書,就算是該領域的門外漢也可以放心閱讀。
.
《消費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消費與生產之間的連動一直是社會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本書沒有太多的社會學理論,用平鋪直敘的文字以及平易近人的例子,帶讀者走入社會學家如何剖析消費在社會所帶來的影響。
.
本書的作者貝 Barry Schwartz 是敏銳的社會觀察家,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之一。他在本書重新回顧歷史上經濟學家對於人性的錯誤定義導致人對於工作態度的改變,貝瑞將會用他的洞察給予工作重新的詮釋。
.
《東西的誕生》(Where stuff comes from)
這一本其實原為大三上學期《物質文化研究》的指定讀本,不過一直拖到現在才讀。本書的作者 Harvey Molotch 是個研究物件形成的社會學家,如同書名的副標「談日常小物的社會設計」,你將會看到一個物件在文化、經濟、設計、風俗之下,如何演變成現在的樣貌。
.
《你瘋了》(Irre! — Wir behandeln die Falschen)
我十分喜歡這本書的副標題「不正常很正常,『正常人』哪裡出問題?」一語點破大眾對於正常的定義其實根本經不起考驗,而本書的作者身為精神醫學家、心理學家,將會讓讀者重新思考我們對於正常/不正常的想像到底是什麼?
.
《用一天說歷史》(A Million Years in a Day)
這一本是我睡前的讀本,雖然是每篇不長(約 30~40 頁)但是作者生動的描述,讓我經常看著看著就到半夜了。不同於《東西的誕生》採取的角度,這本書用歷史作來檢視一個物件形成的過程,十分有趣的切角,讓人發現同一個物件在幾世紀前的使用方式可能和現在截然不同。
.
沒錯,基本上就是一本專講設回學研究中的後現代理論的書。內容涵蓋許多著名哲學家與社會學家,如:傅柯、德勒茲、瓜塔里、布希亞;因此,十分適合作為社會學主修的人。
.
《傳播研究的典律文本》(Can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
是的,又是一本跟傳播理論相關的專書。不過這一本涉及傳播研究的五大學派:英國文化研究、法蘭克福學派、哥倫比亞學派、多倫多學派、以及芝加哥學派。內容稍微艱澀,較適合研究生作為進修讀本。
╴
📚📑📝:符號學、技術哲學、科技與社會專區
媒介生態學的讀本一直不乏批判科技媒介對人類的影響,不過這一本的作者則是以腦神經科學的角度解析過去媒介生態學的詮釋,用腦電圖的圖像呈現科技媒介真的會影像大腦的迴路;甚至,劫持我們的極具創意的 α 腦波。
.
這一本是由加拿大傳播理論大師 Marshall McLuhan 之子整理、編撰其採訪的紀錄以及文稿。內容稍微零散,但是對於想要了解 McLuhan 思想的人仍可以作為一本統整其理論的工具書。
.
本書的作者宮崎正勝雖然歷史學研究者,但是我認為這一本可作為傳播研究的延伸讀本。如同副標題: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人類所使用的媒介會因其特性而讓人類對於「空間」的概念有了不同的想像,而作者所挑的六項媒介都是讓人類經歷空間革命的關鍵媒介。
.
作為現代社會公民的我們應該思考:這些研發費用都是納稅人的錢,但是誰享受了那些利益?又是誰享受了那些成果?本書用 STS、性別與科學哲學三個角度,來分析科學與科技,期盼大家都能具備判斷能力,進而瞭解「科學是什麼」。使得科技與社會二者,能夠互相協調與制衡,才能真正為社會大眾創造有願景的未來。(引用自博客來)
.
科技與社會研究(STS)中的愛丁堡學派所揭櫫的科學知識社會學(SSK)、強綱領、四大信條皆是技術研究的重要理論。本書集中愛丁堡學派理論的探討,包括以宏觀的視野剖析科學知識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以及從微觀視角分析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
.
堪稱電腦科學界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同為貝氏網路研發者 Judea Pearl 和獲獎的統計學家 Dana Mackenzie 共筆書寫,回顧人工智能的發展史,以及回應目前學界、科技界對於「科技造神」的擔憂。本書涉及多個大學統計學的理論,若是不熟悉者可以讀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也能理解本書的重點:目前的人工智能無法想像「無」的能力這是人類獨有的推理模式。
.
《Death and The Machine: Intersections of Mortality and Robotics》
這一本是我偶然讀到的技術哲學(Philosophy of Technology)的專書。過往針對人/機器不同之處的論述多半聚焦於創意、藝術的發想,然而,本書從死亡的角度出發,分析人與機器的不同。是目前為止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相當縝密且有說服力的論述。
.
1970 年,Roland Barthes 宣稱日本將是符號產製與消費的終極國度。日本是書寫的國度,他在日本邂逅了最貼近他理念與狂熱的符號系統。該書以筆記的形式記錄,若有走訪過日本的人應該更能體驗 Roland Barthes 在日本所獲的狂喜。
.
本書也是一個十分適合作為睡前讀本的書。內容涉及人類社會使用過的各式符號,每一則的篇幅不超過五頁,幾乎沒有閱讀門檻。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的故事,幾乎世界各地都以動物的形象命名該符號。
╴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專區
這一套系列的小書(約 130~150 頁)是我很喜歡的讀本,內容涵蓋:人權與民主、政治、哲學、流亡與融合、經濟、世界宗教,很適合作為中學生的啟蒙讀物。由於每一本書的封面都有介紹,在此不附上書摘。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1 -「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2-「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3-「你只是單純活著,還是有在動腦?」:質疑所謂理所當然的事》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4-「什麼是難民、族群融合、庇護政策或仇外心理? 」:看見他人困境的理解能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