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身生智未生》有感(下)

小鹿斑比
·
(修改过)
·
IPFS
·
所以只是抄錯字?!


今天 讓我們繼續看這首偈~偈中身字讓人想到,有人說在生死流轉中,人身最難得。輪迴可是有千千百百種之多,多好,我們能得人身!得了人身又知道要精進自己,又找到引領我們的明師,又沒有碰到禁止修行的時間,這正是「難得今已得,精勤修法行,莫使入寶山,垂手嘆空歸。」
回頭來說詩文,劉瑞明著之〈廬山遠公話〉校注商補(載於敦煌學輯刊)中認為本偈各句中“身”字都應校為“福”。其結論如下:

人生在世有身智,浮名為二足。或即有身而無智,或即有智而無身。只此身智,不遇相逢,所以沉淪惡道。身智若也相逢,便乃生于佛道。

校注浮”,疑當作“呼”。

劉先生認為,此段文字疑點有很多需要仔細討論。首先,“身”即身體,但有的人怎會只有智而無身呢?“身”字大有疑。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二足:〔術语〕以人兩足譬福、智二者。六度中般若為智足,其徐五度為福足。《義楚六帖》一曰:《智論》云:‘佛積萬行于三大劫,福足智足,無間無遺。’”另有“福足”、“智足”條,不煩具引。這充分證明,議句中很多“身”字必是“福”字之誤。“福”,底本如果别寫為“孚”字而作行草書,後之抄錄者誤成形近的“身”。所以,原有的“浮”也应是“福”之誤,不當疑為“呼”字之誤。這段文字應校為:“人生在世,身有智福,名為二足。或即有福而無智,或即有智而無福。只此福智,不相遇逢,所以沉淪惡道。福智若也相逢,便乃生于佛道。”

   263-5身生智未生,智生身已老。身恨智生遲,智恨身生早。身智不相逢,曾經幾度老。身智若相逢,即得成佛道。

按,各句中“身”字都應校為“福”。“智生福已老”言福已快结束。

   263-7有此身智,此即名為二足。

   “身”仍是“福”之誤。

所以按照劉先生的解釋,偈文應為:

福生智未生,智生福已老;
福怨智生遲,智恨福生早;

福智不相逢,人生幾度老;
福智若相逢,即可成佛道。

如此便可解釋為:福足者指實踐,利益眾生;慧足者指般若,理解成就,是故福慧不得偏廢,須相互並行,福資於慧,慧導於福,方可得覺行圓滿。有理論但在行動上沒有作為,等同於不懂,相反只是行動而不去增長智慧,那是無明盲動,也沒有好處。故福慧雙修才能圓滿(參見福慧雙修解釋)。如同理論須搭配實踐,實踐須依據理論,才是真正的解行,方不遺憾。

而以本首偈文出處以主角慧遠來看(不考慮不符合史實部分),因其為淨土宗高僧,年輕時讀的是儒家五經與道家老莊之學,本身著有大智度論鈔,以校正後之福字替代身字應為可能解釋,以此為主,就可以認為這首偈,是在說明色身法身兼修方是圓滿,故可用此解釋為:

佛陀釋尊為二足尊「福慧兩足尊」,故「佛」是「福德」與「智慧」都修圓滿了才能成佛。「福慧雙修」,意思為同時修持「福德」與「智慧」二種莊嚴法門。

修持「福慧」的圓滿過程由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來;上求佛道-成菩提成智慧成覺悟,下化眾生-修慈悲修福德,成就菩提大願。

《華嚴五教章》卷二說:「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菩薩為成就佛果,必須上求菩提(智業),下化眾生(福業),因其所具備福、智二行,乃為成佛的最勝實踐,故稱為二種勝行。所以說要成佛,沒有什麼特別的法門,就是福慧雙修而已。

至於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六度相攝做為修持,如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但也不能忽略般若智慧的精進。畢竟「福慧」如鳥之雙翼、人之雙足缺一不可,是為「福慧雙修」,「福德」要「智慧」來引導,「智慧」要「福德」來積成。

佛教有云:「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福慧雙修」至臻圓滿,才能走上正等正覺之路,也才能真正達到成佛的目標。

智慧就如同我們的雙眼,能辨識前方的路況,知道所走的路是否正確;除了要有智慧認清道路,還要靠雙腳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步一腳印,最後才能達到目的。假若不懂得「福慧雙修」只是在偏頗中修,那真可說是盲修瞎練,浪費時間而已!

以上就是小鹿為阿姨收集這首偈的可能出處時,所找到的資料,是不是很有趣~找到最後的結論居然是...那個人看錯字啦~

但這真的是真正的真相嗎?誰知道~
而且本來以為明天就可以換話題了,突然發現...明天可以聊「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這個故事ㄟ0.0
話說...這聊三天沒問題嗎?這算枯燥說...,後面會不會沒人來跟小鹿說話了Q-Q.....

最後,來看看小鹿昨晚拍的聖誕裝飾吧~

廣三sogo前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小鹿斑比想記錄那些閱讀過後有感觸的笑點與那些其實不知道也無所謂的小事,雁過可能會留影,也可能被拔毛,也可能成為某人眼底映照下的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都不同,所以形成了各色的風景,就看看我眼底的風景吧。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同罪

大肚的底蘊

凱文徵文活動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