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讀|「怎樣愛你的女兒」該由誰來教?

MaryVentura
·
·
IPFS
·
更甚者,像書中這位母親一樣,還要寫本書來「教別人怎麼愛女兒」,彷彿是要向世界宣告——「看,雖然我的女兒跟我老死不相往來了,但是我是開明的母親,我受到來自女兒這個決定的『傷害』特別大,我反思了自己的育兒錯誤,現在讓我來教你怎麼愛你的女兒吧!」😂

如果說有這樣的一本書,書名是《怎樣愛你的女兒》,作為女兒的妳,會不會有興趣翻開來看看呢?可是,如果我再告訴妳,這本書開篇的場景如下,你還願意再讀下去嗎?

一位母親在荷蘭Groningen街上一處地點偷偷窺探自己的兩個外孫女玩耍,原因是她傷害自己的女兒很深,導致女兒不願再允許她介入/出現在她的人生中,同樣,也不允許她接近/見面她的兩個外孫女。所以,她選擇到她們住宅附近窺視。

沒錯,也就是這位母親以自己的口吻寫了這樣一本書,書中滿溢出來的是作為一個母親被女兒斷聯後的pain。痛楚!痛楚!痛楚!女兒怎麼可以這樣對待自己呢?自己這樣痛苦!沒錯,也就是這本書,書名叫做《怎樣愛你的女兒》。沒錯,這位母親依舊要教讀者怎樣愛你的女兒,哪怕是從反例說開去。👇

書封

成年子女為何與父母斷聯

沒有一個小孩(成年未成年與否),早上睜開眼睛突發奇想:「嗯,我決定今天跟我的父母斷聯,死生不復相見。」沒有一個☝️作為子女,人之天性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愛,這種天性之根深蒂固幾乎能夠蓋過父母的所有錯誤,依舊能夠像隧道口的一道光一樣給予孩子期盼,不到萬不得已,子女是不會離開父母,斷絕聯繫的。畢竟,從子女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在身邊,這種聯繫無法取代,子女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次呼吸,父母都在;而父母在子女出生前已經有了幾十年的人生,這個天秤從來都是傾斜的。那麼,成年子女為何選擇跟父母斷聯呢?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比較相同的一點可能是他們依舊持續地受到傷害和尊嚴的踐踏(至少這是我自己思考出來的可能性吧)。當子女一次次地想要說服自己的父母愛他們,然而來自父母的反饋卻截然想法的時候,或許就是裂痕的開始。

最近,《紐約客》的一篇文章題為「No Contact」這說明了成年子女跟父母斷聯的這一巨大趨勢。我並不喜歡這篇文章,因為作者依舊在反覆強調被斷聯父母的痛苦,從未真正對選擇斷聯的子女們的痛苦產生過任何興趣。這不公平。文章作者竟然只把成年子女跟父母斷聯歸咎於現在越來越廣泛的「Trauma」(創傷)認知⋯⋯

我想了想,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就是被斷聯父母可能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做錯,所以失去了交流和溝通的機會,把一切過失都歸咎於當時的情形什麼的,反正裏外不是自己的選擇,自己從來都是受害者。這樣一種思維基本就是交流的死胡同。更甚者,像書中這位母親一樣,還要寫本書來「教別人怎麼愛女兒」,彷彿是要向世界宣告——「看,雖然我的女兒跟我老死不相往來了,但是我是開明的母親,我受到來自女兒這個決定的『傷害』特別大,我反思了自己的育兒錯誤,現在讓我來教你怎麼愛你的女兒吧!」😂那我們來看看,Blum故事中這位母親究竟有沒有真的意識到她自己長年的行為對女兒產生了怎樣的傷害才導致女兒為了保護自己的精神健康和自己女兒們的精神健康才把自己母親拒之門外的嗎?

書中的母親究竟能不能教人「育兒經」?

書中每一個章節實際上都很短小。218頁開篇是這四個詞。

「 Listen.」

And I do.

哈哈哈哈很明顯,這位母親覺得自己是聆聽的好手,「我當然聆聽啦。」很難用語言描述,但這四個詞放在一起恰恰說明了這位母親並沒有聆聽。

第180頁,母親如是說:

In all our years together I burdened Leah with my sadness only once.

(我們在一起的那些年約,我只讓女兒Leah承受過我的悲傷一次。)

此句一出,我就知道絕對不止一次。這樣的語言在諸如此類的父母口中特別常見,it's the absoluteness that gave away.

書中還有很多地方有類似的詞句,完全讓這位母親自戀型人格暴露在讀者眼前,😮‍💨跟書名對應,真是很難接受,於我而言,更是難以繼續再讀一個詞。

ps. 這個故事是一個猶太文化背景的故事。

不過,我不會聽這位母親以一個受害者的身分滔滔不絕闡述自己遭到的「不公」。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85年前的今天|納粹治下的德國病人

書評•評書
162 篇作品

書評•評書|閻連科的三嬸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