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順香園|手造唐餅家最後一日 麵粉檯變身飯堂 以蕃茄炒蛋、小白菜、西瓜道別

香港紀事
·
·
IPFS
·
「拿一個吃!不用怕!無所謂!」老師傅叫著新知舊雨,在焗盤上拿新鮮出爐的餅來吃。一條條白光管,四周包圍著乏黃褪色的電器,黏上層層麵粉的焗爐傳出陣陣熱氣,風扇迎面掠過,麵粉飄揚,吹起四十年歲月的前塵往事。位於火炭的順香園餅家,最後一日師傅造餅,賣完現貨就會光榮結業。走過四十年足跡,敵不過行業式微的時代更迭,在今年中秋說再見。
順香園在 1978 年創立,1983 年搬到火炭現址,由師傅人手造餅,多款唐餅陪伴不少港人成長。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順香園最出名的是蜜糖馬仔,因師傅退休已停造;但光酥餅、西樵大餅、嚤囉酥、雞仔餅仍陪伴不少人成長。

「情誼、自由」伴造餅師傅四十載 

現年 65 歲的孫師傅,見證順香園由 1983 年遷入火炭工廈至今,由開業做到最後一日。他在七十年代由中國大陸來港,少年時曾在大陸軍訓,自言特別有氣力,別人要兩個人合力搬起的麵粉,他一個人就能搬起。不過,現在老了,氣力不如從前。

今年 65 歲的孫師傅在順香園造餅 40 多年,喜愛這裡的自由、以及一班夥伴的情誼。


造餅這個行業,他形容辛苦、邋遢、熱,要徒手接觸油、糖、粉,就像他造香蕉餅,要把麵粉倒進大膠桶,再把手塞進桶中攪拌,適時加上一勺勺生油。在造餅工序中,他又負責將餅放進焗爐裏,爐頭沒有計時器,他說不需要計時,憑感覺就能知道何時焗好。是的,這個工序他已經重覆做了四十多年,比起誰都要清楚。

40 年來,孫師傅都要負責焗餅工序,無需計時器、憑感覺便能知道餅點何時焗好。

這四十多年裏,曾有大集團餅家邀請他「跳槽」,但他形容自己不太喜歡大集團的企業文化。在順香園工作,每朝回來根據訂單造餅,做完就收工,老闆也沒有所謂,賺到幾多錢,就大家一齊分,這裏有的是「自由」。加上一起搓餅的夥伴,共事數十載,由年輕時收工一齊打麻將,到看著大家結婚各有各生活,這些相熟的臉孔和情誼,也讓他不願離開。

在工場的最後一日,夥記們如常工作和生活,搓粉木檯變身簡約飯堂,以蕃茄炒蛋、小白菜和西瓜道再見。

麵粉檯變身飯堂 以蕃茄炒蛋、小白菜、西瓜道別

這天中午時間,他們如常地清空搓麵粉的木檯,變成他們的飯堂,打開載著蕃茄炒蛋和小白菜的保溫盒,一起夾餸吃飯。飯後,他們切開一個西瓜,又一人一塊,消暑解熱。這裏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足足數十載,今天之後,有何打算?他們卻異口同聲說:「退休囉!幾廿歲啦!」

茂哥在 1979 年入行,會造春夏秋冬四季餅,當初跟很多人一樣為兩餐飯、為幫補家計、有興趣造餅而入行,一直做到現在,之後的路就順其自然。一個小小人手造餅的「山寨廠」,卻養活了他們的家庭,有師傅的子女如今是藥劑師、護士長,他們問道又如何叫子女入行?

茂哥負責做春夏秋冬四季餅,1979 年起入行,45 年來靠一門造餅手藝養活一家。

街坊不捨 嘆行業、舊味道消逝:「呢個世代就係咁」 

從事檢測業務、在同一幢工廈工作的Edmond,今午特意前來順香園,買下一大袋餅。他說,看著順香園在這裏十多年,口癮一起就會過來,平日午飯時間,很多附近工作的人也會過來看看。他形容這裏的餅好食、人又好、價錢平民,最喜歡這裏的光酥餅、雞仔餅。

他說一早知道順香園結業在即,也明白師傅退休後,這個行業和工種就會消逝,「就算今日唔執,都唔會捱到很長時間,呢度無咗,可能嚟日食大陸囉。」但他覺得:「無咗 CD,就係無咗 CD;無咗 VCD,就係無咗 VCD;呢個世代就係咁,無咗就會搵其他嘢取締,只係未必會有舊的味道。正如你女朋友走咗,搵過第二個,但你搵唔返舊女朋友的味道。」


另有家長帶同子女,來搜羅中式唐餅。周太說,小時候在士多買過、食過這類中式餅,最喜歡吃西樵大餅,現在的小朋友吃日本零食、西餅較多,未必吃過中式餅,也未看過這些用人手的傳統封口包裝機器,希望帶小朋友來看看。

周太特意帶來少食唐餅的一對兒女,前來看看手造唐餅的工序和包裝。

順香園在 1978 年創立,1983 年搬到火炭的廠房,由師傅人手造餅。最後一天營業,馬老闆沒有多言,不時行來行去、搬來搬去,點算著剩餘的物資。他說,用不完的麵粉,之後會叫人收走。他早前受訪說過,沒有年輕人入行,「我們個個都七八十歲,始終有一日要退休。」

馬老闆非常低調,不喜接受訪問,一整天行來行去、搬來搬去,點算著剩餘物資;他曾說師傅都七老八十,「終有一日要退休」。



集誌社官網
集誌社Facebook
集誌社Podcast
集誌社Instagram
集誌社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香港紀事轉載各平台書寫香港紀事的文章及報導,包括社會時事、社區故事、文化歷史等。目前轉載平台包括「集誌社」和「法庭線」,並已獲授權,名單將繼續更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竹園聯合村|遷出死線到 三分二住戶未搬 林記牛雜老闆:想畀市民知賠償幾唔合理

大坑西邨|工地下留守 最後的住戶:望爭妥善安置

彩虹邨重建|「打卡樓」上的住客 怎看重建? 長者怕搬新美東邨「唔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