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丨一個公共空間的DAO實驗計畫

不信邪
·
(修改过)
·
IPFS
·

江邊塗鴉計畫

緣起

大家好,我叫俊豪。

事情是這樣的,我無聊在村子裏散步,到江邊時發現了這個用柵欄圍著的區域。這個區域其實已經存在很久了,一到週末會有很多人從旁邊的缺口進去燒烤或者玩。

我覺得這個空間非常有趣,一方面它在一個非常公共的空間,經常有人經過,但是又用柵欄封鎖住不讓人進,這種開放又封閉的關係讓人挺上頭,最搞笑的是它還實際上有缺口能進去玩。


這種關係就如同當代社會的一種暗喻,在這平庸的日常之中,可以供我們玩樂休憩之地其實不止那些充斥著消費主義的大賣場跟已被規訓的空間,還有一些就在我們身邊,但是卻因為關注的缺失而導致模糊跟邊緣的地帶。

我自己是學藝術管理(Arts Management)出身的,深受博伊斯(Joseph Beuys)“社會雕塑”(Soziale Plastik)理論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社會跟做藝術作品一樣的,你想要它好看一點,就這捏一下,這刮一刀,只是博伊斯用藝術這麼一把刀去雕塑社會,我們不同行業領域的朋友也可以用他們自己的“刀”去雕塑這個社會。


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都是公共的

比如說:水,空氣,陽光,還有愛。

但很可惜的是,在高度原子化與內卷的社會中,疲倦而又行單只影的我們失去了對我們共同家園的關注。

我不是在說一個宏大敘事,不是要讓你為非洲饑餓的兒童流淚,為敘利亞的難民而悲傷。

小時候納涼的榕樹可能要砍掉,你跟初戀常去的廣場要拆遷,家旁流淌的小溪在放出工業廢水的惡臭。

也許你上了名牌大學,也許你年薪百萬,也許你走上了人生巔峰,但是卻無法阻止身邊的美好消逝。只能用賺來的錢,逃到一個又一個華貴的他者牢籠。

根源在於,我們一直外向尋找,而眼前的附近的我們習以為常的小確幸,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附近”所享有的這一切,是共有且需要維護的。

我們以公園為例,它表面上是所有人都可以進去玩啊,散步啊,跳舞之類的,但是這個空間的權利依然是受到了限制的。你不能在裏面裸奔打架等等。那麼這個公共空間的權利還有邊界是誰賦予誰來界定的呢?一般來說是政府,去到更具體的單位是公園的管理處,但是他們都更像是抽象的組織而非真正與這公園有互動的人。簡而言之,真正使用這個空間跟關心這個空間的人對這個公園只有部分的使用權而沒有建議乃至決策權,這是這個世界目前一個很大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環境的問題,因為環境是公共的,甚至具體到“附近”的這個環境,這個空間的決策跟管理權卻在一個抽象且脫離“附近”的組織那裏。而我們真正關心這個環境的人是被排除在系統之外的。


這是一個河堤旁的草坪,也是有一堆護欄封鎖住,正常這麼一塊草坪會有很多人來玩或者釣魚(實際上就是會有很多人翻護欄進來玩),但是這些管理機構它們的思維首先是怎麼一個方案可以讓我管理得方便,就是最粗暴簡單的思維,封住了沒人來就最好管理。不會有安全事故,不會有糾紛等等。


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現狀和思維模式,我們人類把自己困住了一個安全且無聊的牢籠之中。

明明有那麼多的開放的公共的空間,能激發那麼多人與人,人與空間的可能性,僅僅為了管理機構的方便,我們就這樣封鎖自身。



所以DAO最寶貴的價值是民主嗎?還是共同治理?

我覺得是把建構我們生活的權利抓在手裏,把命運抓在自己的手裏。

DAO賦予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它給無政府主義提供了一套現實的工具,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創造我們身邊的一切。讓真正生活或者關心這個家園的人做出判斷與行動,而不是任由那些也許非常聰明非常有能力,但是無論身與心都沒有跟這個“附近”鏈接在一起的人去決定我們身邊的一切。


互聯網的精神是什麼,開源跟共享。所以,要從這種現狀解放出來,根據這個如封似閉的空間,我用了“藝術”的這把刀,想了一個結合DAO的計畫。看這樣一種小小的嘗試,像嬰兒學步一樣,看能不能為下一個世代,我們人類的組織與生活方式提供一個樣本,即使是失敗,也有他們可以吸收的經驗。


計畫


具體怎麼做呢,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橋下面的空間有四個橋墩,上面有廣告,還有一些亂塗亂畫的字句。

我就想自己能不能以策展人的身份去做一個創作計畫,號召一些人來在上面塗鴉。讓我們的主體性能夠展現在一個公共的空間之中,像是做一個自己的廣告。


那如何跟DAO結合起來呢?

這塊區域可供創作的墩子有四個,我想這樣設計。


A:留給應邀而來的藝術家自由創作。


B:藝術家真正繪畫上牆時間只有一到兩天。在此之前的這段時間,決定這面牆的圖案的權利,可以用DAO的模式,大家去集體決策這個圖案出來。

我知道matters團隊之前有“the space”這麼一個小遊戲,是讓大家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去形成一個圖案,那我們就可以用這個圖案做一個NFT,然後繪製當天,藝術家再把這個圖案繪製在牆上。相當於我們集體去決策一個公共的空間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C:同樣用線上某個平臺(比如matters裏的圍爐),但不是圖案,而是文字符號。像類似用DAO集體創作小說,哪個字元大家共同使用最多的我們排個排行榜。比如1.好 2.壞 3.棒這樣,我們會在牆上按字元出現的排名順序依次寫在牆上,在藝術家不難受的情況下,寫滿牆面為止。


D:這面牆交給線下。在地化的專案當然要有在地的精神。在ABC三面牆完成的第二天我們會舉行開展儀式,當天來到現場的所有人都有這面牆的塗鴉權利。


關於方案的補充:

這個計畫的核心在於,我們是否可以共同決策出一個公共空間的樣式,把這種習慣跟思維傳遞出去,從而改變大家身邊與附近的人與事。而不是一味的將這種公共的權利簡單的讓渡或者置之不理。


所以我自己前面提的方案其實只是拋磚引玉,而且我個人對DAO跟NFT行業使用的方法跟工具也並不是那麼的熟悉,如果有朋友在看了我的方案後,在相同理念核心的前提下,能提出一些更好更具體更有可行性的建議與方案,我之前的那些方案都可以扔一邊去。


關於財務問題:執行計畫需要承擔藝術家的差旅費與耗材費用。

我想用集資的方式去解決這筆資金,目前的集資設想有兩種。

1. “the space”這個像素遊戲目前是遊戲幣,如果可以把它變成數字貨幣,相當於大家用錢去買像素獲得決策權,而這些像素換來的錢我會去用作執行計畫。(比如說50塊錢10個像素點之類的)

但是線上大家創作的NFT的所屬權歸參與這個線上創作的集體所有,至於怎麼分配到個人,我相信大家能提出比我更好的方案。

2. 在其他可視化平臺比如decentraland,對一個空間設置一個入場費用,入場後大家集體創作一個空間,然後把結果的俯視圖繪製出來。(由於我不熟悉這些工具跟平臺的運作邏輯都是靠想像的,其實我就是希望大家共同集資去決策出一個可視化的圖,然後這個圖案會繪製線上下這個橋墩上。)


Q&A

1.集資大概要多少錢?如果集資不足以啟動計畫是否會退還全款?如果集資超出計畫成本所需的部分應如何分配?

是這樣的,單純藝術家的差旅與材料成本來說,我設想一萬RMB應該差不多,一萬五會比較寬裕。

集資情況其實是按時間截止跟大家的參與度作為判斷,如果到時間截止點發現最後參與的人數特別少比如只有3-5個,無法形成集體創作跟決策的氛圍,那麼相當於失敗,錢會退還。

但是大家參與度很高,也許每個人可能只是支持個10塊RMB,但是有200個人參加,那麼執行計畫不足的成本由我個人來承擔。

如果集資超過成本有盈餘(我覺得很難),我打算一部分給藝術家,相當於勞務費,一部分給我自己也算勞務費吧。至於分配方案也可以交由大家建議討論。


2.我為什麼要花錢去投一個其實也與自己身邊無關的公共空間專案?

我覺得這是一種關注的練習,如果通過這麼一個小小的專案,我們也可以發現:哦,原來我們身邊的這一切也是有機會通過一種新的組織方式去改變的。那麼我們不斷練習不斷實踐這種新的組織方式,並且傳播宣導。我相信在不遙遠的將來,DAO不只是一種小圈子裏的,線上的嘗試,而是真真正正的能夠服務到我們身邊的人與事。那麼,就從這個小小的當下開始吧。

3.我感興趣但不知道該怎麼參與?

關於行動的方案,我前面已有所描述但並非定案。把文章發出來是希望大家能夠多討論,多給意見從而形成一個真正更具可行性的方案。

就目前而言,有幾種方式:

一. 多多參與討論跟轉發讓事件發酵,然後吸引到足夠多的感興趣者,可以在matters的圍爐裏或者其他平臺形成一個真正的討論推動小組,或利用其他DAO的決策工具明確角色推動方案。

二. 根據我的基礎設想,提出您覺得更好的方案,我再去推動執行。比如說你知道有一個可以集體創作的工具,同時這個工具可以透明地呈現出大家相應的貢獻。跟一個很好的籌款工具結合起來諸如此類。

三. 質疑與發問。比如說,你籌了這個錢會不會跑路?這個有什麼方案或者工具可以解決?

四.找到有相關專案經驗的朋友,一起來搞事。

五.等到方案與工具都明確之時,來參與籌款,獲得畫板創作權。參與創作。

六.直接找我嘮嗑

七.不參與╭(╯^╰)╮


開展時間:2022年3月左右


地點:中國廣東順德的江邊


人物:4個藝術家,一個攝影?(一般情況下是我去找,但是如果大家很有熱情DAO決策出來他們想要的藝術家也可)


流程:

一.宣傳及執行細節文案 二.共創計畫發佈上鏈及宣傳 三.設置截止日期停止募資 四.藝術家到線下村裏創作 五.籌備開幕儀式及再宣傳 六.結案


最後

不止是圖案上的創造是開源的,更希望從整體計畫上都是開源的。歡迎大家多給這個不成熟而且異想天開的計畫一些意見,讓這個計畫更具體更有可行性。

如果你對這個計畫有任何想法,感興趣甚至強烈到想成為主要推動者,歡迎電郵給我。

郵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