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六月三日:我的家在哪?

陳伯軒
·
·
IPFS
·
我的心繫著過去的回憶,像是植物被拔出土壤時,在根部的殘土,對那些久遠的過去感到懷念,但卻喪失與現在連結的能力,因為我早已不住在那裡。

我從床上緩緩起身,感覺到身體的僵硬,如同此刻我坐在書桌前,寫著。我太久沒寫作了,把手指放上鍵盤的現在,感覺到力有未逮。

仔細想想,上次全心投入地寫,已經是上次的七日書活動,連續的七天寫作讓我有些疲累,但這次我還是決定來寫,好好寫一段。

「家」

這主題讓我想起上回活動談過,我與我父親對於「家」的認知差異,對我來說我住在嘉義,我的家在這裡,只因為我住在這裡。但對於父親,他總覺得我的原生家庭的那個「家」,才是我永遠的家。

對於他而言,那個永遠都是四人組成的家,是他心中的永恆。

對於我,我的家在哪裡呢?

我因為唸書來到嘉義,在這裡生活直到現在。甚至今年我的戶籍也確定遷移自此,但我心中依舊不知是否可以稱自己為「嘉義人」,甚至當我看見文學獎項投稿要求以「嘉義印象」為主題進行寫作時,我腦中只感覺到茫然。

我定居於此已經超過十載,但我就像是浮萍,汲取水分成長卻無法如同樹木一樣紮根。我是誰?我是哪裡人?

我的家在哪裡?

 

我居住在此地,但當別人問我「你是哪裡人?」時,我卻還是不由自主地說:「我是新竹人。」,不過,若問我新竹哪個街口有好吃的餐廳?哪一間咖啡廳有好吃的糕點?我卻完全無法回答。我斷了根,無法對新的居住地產生連結,還緊抱著過去的回憶與故鄉印象,卻對此刻的兩地都無法掌握。

我的家在哪裡?

是我居住的地方嗎?還是我長大的地方?還是我父母以為我應該在的地方?還是我自己選擇的一方天地?

我沒有答案。

我沒有家。

 

我的心繫著過去的回憶,像是植物被拔出土壤時,在根部的殘土,對那些久遠的過去感到懷念,但卻喪失與現在連結的能力,因為我早已不住在那裡。

隨著每一次回到新竹,每一次嘗試在市區走動,書局消失了、漫畫店不見了、街道邊賣小飾品的攤位也離開了,走在街邊的人群改變了。殘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遺失,只留下記憶中的「我記得這裡有個⋯⋯」,卻發現早已人去樓空,記憶中美好的那些片段,也隨著店家關閉而消逝。

我的家,我記憶中的故鄉,正隨著時間的移動而漸漸崩毀。

以前有同學生日,我們就會去娃娃叢林選禮物。上次回新竹還可以看見它開著,安慰我那念舊的心靈。

我忘記在哪裡瞧見的:「寫作必須紮根於生活。」

我非常認同,但對於此時的我,卻感到無力,對於過去一年的變化速度過快,離開了居住十年的宿舍。搬家、適應新環境,我還沒好好喘口氣,面對「家」,面對「我的家在哪?」這個問題,我還沒有辦法好好回答。

我的前路還很迷茫,對腳下的土地還沒有認同感,甚至連去買東西都得先查地圖,才得以順利抵達。至於過去,我小時候長大的土地,只能留存在我記憶的深處,早已與現實脫節,毫無作用。

 

我的家在哪啊?

我的家在哪啊?

我還在尋找這個答案。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陳伯軒喜歡文字,熱愛閱讀。怪癖是買了新書之後會一邊嗅書本的味道一邊吃吃竊笑。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隨筆
71 篇作品

隨筆|自由書寫:提刀向空氣砍去

七日書(6)島嶼精神,另類人生
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