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邊陲之地

豆泥
·
·
IPFS
·
獨立音樂、自然農法、實驗教育、點對點電子現金交易

我以前是嚮往大都會的,所有的偉大創新都會誕生在大都會,因為那裡有最聰明的人、最巨量的資本、最血汗的團隊。都市作為一個創新工業複合體,人類科技唯一解。連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的新文章 CryptoCity 都在描述區塊鏈如何替城市治理賦能,V 神提出海量的城市案例,包含邁阿密、首爾、紐約。

直到這週到鄉下拜訪了一名農場主人,我才想起來都市並不一定是想法誕生的地方,他在遠離塵囂之處實踐自己的理想。這讓我回想起 Vitalik 與一群怪人曾經在西班牙工業廢墟蝸居,《全球評論》、《連線》雜誌主編 Kevin Kelly 年輕時只有一輛單車橫跨亞洲,或許偉大的觀點來自於既有價值觀的邊陲。


台灣也有這樣的邊陲。

稻草剛收割完,空氣裡有燒稻草的香味,遠方有小朋友打打鬧鬧的聲音,雖然冬至將近,卻感受不到台北的濕冷。農場主人泡了一壺甘菊茶給我們喝,說這是由 BD 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 自然動力農法)種出來的甘菊,這杯茶有夠甜,但甜而不膩,配空氣中的稻草味剛剛好。

農場主人戲稱,我們都是「違法邊緣」,這甘菊絕對有點東西。


理想稍稍踩在法規還不熟悉的地方。

這裡的違法並非善惡二元對立的光譜,而是指法令覆蓋不到的地方。有太多太多東西,科技趕不上觀念、共識趕不上科技、法律趕不上共識、選舉趕不上法律,而最終產生最大影響力的不一定是由巨量資本堆疊而成的科技;可能某些觀念,靜靜發展直到某一天忽然從邊陲拔地而起成為新的中心。

無法度的邊緣社群,從鄉村包圍城市。


這半年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Decentralize exchange)給我這種風雨欲來的感受。去中心化交易所太方便了,先不論礦工費(Gas Fee),能夠跨越地理限制進行數千種貨幣的匯兌,只需要付出低廉的交易費,甚至還有超高的信任機制,不用被逼著信任公權力,即使公家機關是對我們好的,這真的是現下我們熟悉的社會嗎?

創作者的所得權重再分配、遊戲業者的廣告費用再分配、財產擁有者自我操作的高效率自主權,這些都是平台時代擴張到極限後,產業鍊重組,再次去中介化的現象。歷史已經終結?

過去常常有理想主義者想要打造一個自外於傳統資本市場規則的理想社會,然後鬥爭、混亂、跨台,小至公社大至邦聯。但現在我看到遍地開花的升級版,既左也右,激進市場,許多相容於資本市場的去中心化運作模式正在發生。


農場一家子過去曾經深陷核心漩渦,我是從那時候變成鐵桿粉絲的。

沒想到後續的發展讓我更崇拜,他們沒有因此與世隔絕,而是發展出適應市場甚至教育市場的方法。他們推廣自然農法,但也做有機農業。

《雜食者的兩難》提到有機農業的標準化使得有機再次被工業化標準收編,透過有機農業種出來的農作,其實不那麼有機。beyond organic(超越有機)成為新興口號,現代農夫考慮的是環境資源的流動與永續利用,自然農法成為一支。我嘴裡的甘菊香便是由此而生。除了默默自己在研究自然農法外,農場主人他們也做有機認證,甚至做到了認證代理平台的規模,企業認養契作,降低附近單一農夫的申請成本。

然後小孩出生,主人蓋了學校,加入華德福教育系統,我就知道!內行人聽到自然農法,通常下一句就是華德福。天吶有夠叛逆的。對了他也很熟加密貨幣,我本來還以為他有在挖礦,畢竟都是第一級產業?


最近在看一本漫畫,獲得 2021 漫畫大賞第二名,叫做《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在講綜觀歷史中所有支持地動說被砍頭的人們,但真理與資料默默地傳承後世,很好看,推薦給大家,也呼應標題所謂邊陲之地。


有沒有可能加密貨幣挖礦產出的廢熱,插在魚塭裡面,冬天保護虱目魚,不再翻肚皮。(純屬玩笑)

有沒有可能,有那麼一天,我住在合作住宅裡,由幾個理念相同的朋友合資打造,土地是由哈柏格稅制取得的荒地,平常聽由我直接付費支持的獨立音樂,手上看的報紙由讚賞公民支持;桌上吃的菜來自於自然農法,當然這些蔬果是經由加密貨幣直接支付分潤給農產品合作社與農夫,小朋友去讀類似華德福的組織(我當年也差點被抓去),而我的薪水也是由大大小小的合作專案中,由加密貨幣直接分潤進來。我的工作是讓做事的人,獲得合理的報酬。

你我不過是廣大世界中小小的島嶼。

我相信這種生活方式將在不遠的未來發生,這樣想會太膠嗎?在此之前請注意,所有的嘗試都要對自己負責。DYOR。

農園附近.皓甯攝影。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豆泥由於沈迷網際網路與社會網絡的深層結構,自醫師工作離職,現於公部門服務,並於分散式組織間做一名快樂的貢獻者。現專注分散式科技與數位自主權。 在民國的心臟,設計去中心制度; 在帝國的邊緣,研究自主的科技。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戍衛轉型指南

[影評] 當我們在《末日》殺時間

[譯文] 一年後再論D加速主義(d/acc)by Vitalik Bute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