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的民生|工劳小报 #29

工劳小报
·
·
IPFS
三年来,在疫情直接冲击下,客流量减少和财政补贴削减的双重压力,使得公交行业面临最凛冽的寒冬。

本文转载自工劳小报,原文:https://newsletter.laborinfocn.com/issue29/

01 本期重点
公交车上的民生

三年来,在疫情直接冲击下,客流量减少和财政补贴削减的双重压力,使得公交行业面临最凛冽的寒冬。实际上,随着私家车的普及,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等新型出行方式的流行,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在2014年达到782亿人次的高峰后,从2015年开始就进入下降通道,2021年、2022年的客运量分别降至489亿和353亿人次(来源)。公交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民众的基本生活,尤其炙烤着线路上的公交司机。

消失的线路与不再准时的公交车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已经有二十余个城市出现部分或全部公交停运事件。停运风波主要发生在中小城市,其中包括黑龙江漠河、辽宁建昌、广州番禺、湖南耒阳、河南郸城等。一些更大城市如河北保定、甘肃兰州,及至天津市也一度出现公交营运危机。

面对营运压力,公交公司只能削减成本,降低服务质量。一是直接停运客流量少的路线。2020年5月,江油市民就发现公交线路已经编到了26路,但正常营运的线路只有11条。二是减少发车频率。以保定市为例,2019年主要线路每6-8分钟有一班公交。但到今年,记者测算68路营运时间后,发现早晚高峰期间的发车间隔在25分钟左右,非早晚高峰时间,需要等待一小时才能等来一辆公交(来源)。

公交线路的删减、改道,给居民生活造成严重不便。年轻人还能通过手机及时查询营运变更信息,但对于信息弱势群体,只能通过站牌判断车次信息。尤其是依赖公交出行的低收入群体和老年群体,接收外部信息能力不足,话语权较弱,只能被动接受突如其来的线路变更。

进退两难的公交司机

公交营运的压力很大程度上落到了公交司机和配套工人身上。以天津公交集团职工为例。集团内公交司机的工资由基础工资、客票提成和公里费等部分组成,每月在5000-6000元,物业等工种薪资要低一些,每月3000多元。通常来说,工资会在每月的25日发放,但从今年6月起,集团内包括司机在内的各工种都被拖欠工资,8月份更是被暂停了社保缴纳(来源)。

拖欠司机工资和减少福利并非是个案。曾经高速发展、赢得殊荣的商丘公交公司同样没能逃脱业务下滑的影响,出现人多车少的情况,司机们只能轮流上班,整月收入不足3000元,有时候甚至低于1000元直至完全停发(来源)。与此同时,公司也无力承担员工们的医保和公积金。兰州市公交集团公司也因陷入财务困顿,拖欠员工工资数月,甚至试图让职工以个人名义贷款,用于为自己发工资(来源)。

公交司机没有坐以待毙。一些城市出现公交司机罢工和抗议活动(来源来源),他们试图以此要回自己的工资和应得的待遇。为了维持生活,一些司机也被迫开始兼职。代驾、送水、快递、修锁和微商,多职业并行成为部分公交司机的日常。但对于开了大半辈子的中年司机来说,改行并不那么容易。有人就因为年龄偏大或缺乏工作经验,经常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吃闭门羹(来源)。

掌握方向盘却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全国目前约有100万公交司机,承担着每天上亿人次的出行,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便捷、实惠的出行服务。但是,掌握着方向盘的他们,并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在公交公司普遍面临营运压力的情况下,公交司机除了被克扣工资与福利,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帮助节省开支。例如,在酷暑时节,一度有司机为了节省费用而少开或不开空调(来源)。加上线路调整、服务范围缩小等,行业内的变化都增加了司乘之间发生摩擦和矛盾的几率。

公交司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纯体力或纯脑力工作者。然而,作为一项技术工种,只须专心开车这一件事,也并不轻松。公交车的体量庞大、乘客众多,司机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宽窄不一、曲折不定的道路上穿梭行驶,肩负着一整车乘客的生命安危。面对道路复杂或早晚高峰期的路况,仅是踩刹车和转方向盘就是一件十分损耗精力的事情。一位司机曾自述,一整天开下来会有种近似溺水的感受,脑袋缺氧,一片空白(来源)。

长时间的久坐,使得高血压和糖尿病成为司机们的职业病(来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缓解压力和提神,大多数司机还养成了吸烟和喝浓茶的习惯。可以说,这些看起来有些雷同的特征,实际上是大多数司机的身不由己。

公交停运,但生活不能停摆

国企时期的公交司机还算得上是一份体面职业,有着稳定的收入和福利保障。在公交公司私有化的浪潮下,司机一度收入下降、劳动强度加大,伴随着的还有公交服务质量的下滑。城市公交是一项公益事业,可以满足民众基本的出行需求。面对财政困难,政府不能为了缓解一时压力,随意压缩公共事业开支,特别是不能纵容企业以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为代价,维系企业的生存。千万个车厢承载着的是大众的工作与生活,千万名司机肩负着大众的安全和舒适。公交和司机们离不开我们的支持与尊重,我们也离不开他们。

02
工人动态

—— 工厂工地 ——

贵州山脚树煤矿皮带着火16人遇难

9月24日,贵州省六盘水市山脚树煤矿发生皮带着火事故,造成16人遇难。按照国家规定,煤矿必须使用阻燃皮带,这种皮带一般情况下不会燃烧,很有可能是该煤矿使用了不符规定的传输皮带。而今年5月19日,山脚树矿才因安全生产违法被盘州市能源局罚款6.8万元。皮带问题为何没有在5月份被检查出?当地政府的监管是否落实值得怀疑。阅读原文

广汽丰田裁员后,工人加班无加班费

9月中,汽车大厂广汽丰田迎来了产量升高的旺季,但是工人们加班却没有加班费,因为公司认为这是在偿还之前产量低时工人们“欠公司的班”。此前7月中,广汽丰田曾大手笔裁掉几乎所有劳务工,如今产量回升不仅没有增聘工人,反倒连工人加班费都不愿意依法给予,反倒发明了“欠班”、“补班”这样的新名词来变相降薪。阅读原文

河南耿村矿难调查结果出炉,煤矿延迟上报政府致5矿工全部遇难

9月底,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告了河南耿村煤矿“5·9”火灾事故的报告。其内容显示,在灾情扩大、确认有5人被困后,煤矿仍没有及时上报事故,在矿工被困6个多小时后,该矿才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最终,火情突然扩大,导致矿工全部遇难。矿山安全监察局对于耿村煤矿公司的处理是罚款203万元,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阅读原文

武汉建筑工人摔伤,劳务外包导致无人认领责任

9月初,51岁的建筑工人李宏在武汉一家购物中心施工时不慎从高处跌落摔伤,手臂粉碎性骨折。到目前,李宏已经话费医疗费4万元,但雇主、包工头和聘请维修队的保险公司都拒绝承担责任。而仅仅在维修工人内部,都有至少陈某、李某、朱某、金某的四层转包关系。复杂的转包关系让其中各部分责任不清,导致工人的权利无法被保障。另外,层层转包、缺乏监督和责任关系也是导致作业现场安全疏漏的原因。阅读原文

—— 服务业 ——

网约车司机猝死,家属诉滴滴平台索赔案开庭

今年4月,滴滴平台的网约车司机陈志云猝死在车上。生前的3月11日至4月3日,陈志云连续出车24天,平均每天出车时长达10小时,最长的一天平台在线时长达20.8小时。目前,陈的妻子刘火秀正在向滴滴平台提前诉讼,要求滴滴负担丈夫的死亡赔偿金等。而案件的关键在于陈志云能否被认定与网约车公司具有劳动关系。此前类似的案例中北京丰台区法院拒绝判定网约车司机与平台的劳动关系。 阅读原文

六旬环卫工“冒名”入职被撞身亡 公司拒绝承认其为员工

去世环卫工肖女士

今年4月,陕西西安一位环卫工被汽车撞击身亡,当时她正在工作。而事故后,所属的陕西明堂环卫公司拒绝给予任何赔偿,称“公司无此人,可到法院起诉判决”。公司的理由是去世环卫工因为超过退休年龄冒用他人身份证入职,所以他们干脆就不承认这位环卫工的存在。环卫工超龄只能假造身份入职,本已是无奈之举。现今,环卫公司又为了逃避责任否认工人的存在,荒唐之下是老年工人的悲凉处境。阅读原文

—— 白领 ——

产假结束回公司上班,职场妈妈却被要求上缴4万元生育津贴

7月,上海一位白领小可被公司拒绝发放工资,原因是4月初她修完产假回来上班时没有上缴公司4万元生育津贴。公司的理由是生育津贴和生育期间的工资不能同时领取,这符合法律规定。但法律也规定生育津贴高于产假工资时,公司应补足差额。小可本身在产假期间只领公司半薪,每月4700元左右。如果上缴生育津贴、保留工资的话,这段时间内她的收入将大打折扣,约减少2万元。企业要求劳动者退还生育津贴明显是企图占生育保险的便宜,后续该公司更直接对当事人留职停薪、变相解雇劳动者。阅读原文

网易员工疑似被HR(人事)威胁后轻生

9月中,社交媒体有人爆料,网易伏羲团队的一名员工,因为在公司被PUA、被HR威胁,在出租屋选择结束生命。去世前两天,他曾向公司透露抑郁倾向,并申请年假就医,此事也得到了网易确认。后续,网易承诺负担该员工子女的教育费用至22岁大学毕业,但否认HR威胁、PUA等事,只承诺进行内部调查。但这样的公司内部调查,真的能还去世员工一个公道吗?阅读原文

—— 青年劳动者 ——

实习单位安排职校女生为男顾客洗澡,遭报警后反诉学生诬告

涉事的永琪护肤造型湖津支路店

9月中,在重庆永琪护肤造型门店实习的职校女生王糖霏(化名)向警方报案,原因是这家门店强迫实习生为男顾客洗澡、按摩私密部位,违反了实习协议中“不得安排或要求实习学生对异性进行身体护理”的规定。在实习期间,王糖霏也曾尝试求助学校班主任,但后者却回复消极,不了了之。而在报警后,学校方面态度消极只表示等警方处理,而该实习门店却态度嚣张,完全否认此事存在,甚至聘请律师打算以诬告为由起诉实习生。阅读原文

—— 民间行动 ——

社交媒体掀起“实名支持8小时工作制”运动

9月中,抖音、Bilibili等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场“实名支持8小时工作制”运动,多位工人劳动者手持身份证宣布自己实名制支持8小时工作制,反对12小时工作制。目前,相关视频多被删除,亦有账户遭封禁。阅读原文

03
深度与评论

I. 北青深一度:拖垮8个农民家庭的拼改装货车

53岁的崔吉山贷款42万元,从当地一家物流公司买下一辆“证照齐全”的大货车。然而不久后,因频繁发生故障,他发现这辆车竟是非法拼改装的。出于对卖家的信任,他在购车过程中没有签署正式的购车协议,仅是口头承诺,导致他在法律层面上无法追究公司的责任。同时该车辆的合格证等都是合规渠道获得,经过几家中间商转手后,难以找到责任人。经过多次上诉,案件仍在调查中,至今未有结果。维权四年,确诊肺癌的崔吉山说,自己现在是咬着牙坚持,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到“把道理讲清楚”的那一天阅读原文

II. 齐鲁晚报:应聘富士康,离开富士康,重返富士康

每年7月到9月,iPhone新机发布前后,正是富士康招工旺季,招工人数高峰时有十几万。但因为富士康产线转移,今年招工有所减少,时薪从去年的32元降到26元。富士康的入职过程非常简单,观看400分钟的学习视频,第二天就能正式进厂工作。对于年轻人而言,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是难以忍受的。一位受访者表示打算干到10月下旬就辞职,她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就像一个工具人,不想再进厂了”。虽然不少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离开,但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一些人又会重返富士康。阅读原文

III. 财新周刊:耒阳矿难案中案

2020年11月29日上午,源江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在井下作业的15名工人中,只有2人成功逃生,另外13人均被困井下,全部遇难。经过调查,此次事故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天灾,而是经年累月的“互害”案中案。为了争夺煤炭资源,源江山煤矿与相邻两家煤矿,曾多次往对方巷道里灌水,导致采空区形成积水,而这容易造成巷道垮塌,酿成事故。政府没有及时介入也是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有关人士反映自己曾多次向相关部门举报灌水行为,但均未得到回复阅读原文

IV. 结绳志:马克思 vs 马斯克,电动汽车厂里的打工人

这篇研究报告展示了珠三角地区部分电动汽车制造厂工人的劳动状况,调研对象是工作在三家生产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工厂不同车间、不同岗位的46名工人。调查发现,工人的劳动条件没有因疫情的影响而有显著变化,其工作时间的长短直接与汽车的销量相关,工人想要赚钱高收入仍然需要依靠过度的加班。同时劳务争议处理方式单一,工人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增强工人的维权意识,提升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工作质量,依然长路漫漫。阅读原文

V. 中国劳动趋势:没有工资的工作,网络结构与中国建筑民工的抗议活动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中国最弱势的劳工群体之一,因为在多级分包制度下,他们很容易被拖欠工资。本文作者通过在天津、深圳、南昌和韶关四地的实证研究,发现由包工头(劳务分包商)直接招募的工人,在被拖欠工资时不会采取集体行动——他们与包工头之间基于家族、地域或民族身份的强人际关系,让他们得以信任包工头,也要求他们不能通过反抗行动破坏这些关系。而由其他工人作为中介招募的农民工,则很有可能会诉诸集体行动。农民工与招自己进来的中介,以及这名中介招募的其他工人往往关系紧密。阅读原文

VI. 中国劳动趋势:统计局不再发布年轻人失业率数字背后的故事——和Eli Friedman的问答采访

2023年8月,统计局宣布停止发布中国青年失业数据。在此之前几个月,16到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的官方数字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就业市场形势不佳。国际媒体在报道时往往着重强调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和疫情的冲击,而忽视了对深层次的经济结构性现实的分析。最近,ChinaFile 与研究中国劳工议题的社会学家 Eli Friedman 就年轻人就业难以及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进行了对谈,在失业率数据背后,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令人忧心的就业新形势和政治经济新动向。阅读原文

VII. 谷雨实验室:我不能算努力,只能说是拼命在工作

本文分享了三位朋友的故事,他们讲述了自己努力工作的经历,到如今为工作所困的疲惫与无助,他们意识到了身为普通人的局限,所以李佳琦那句“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努力?”才会激起如此大的波澜。一位分享者提到,当她意识到公司实际上是违反了劳动法时,她的心里十分痛苦,因为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弱者没有更多的选择和权利。另一位分享者是一位高中教师,每周七天每天14个小时都在学校里,她只能靠吃来缓解情绪,过劳肥直接胖了20斤。如此的付出并没有换来涨薪,甚至因为地方的经济问题,降薪的传言似乎板上钉钉。 阅读原文

VIII. 三联生活周刊:21到26岁,她被困在考研考编里的五年

大学毕业后的这四年,刘同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老家那间10平米的小卧室里度过的。考研一战失败后,她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研究生考试,又备战了第一次、第二次公务员考试,以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编制考试。刘同现在对生活的感觉是,好像在路上走着走着,脚下的陆地忽然被瓦解,人直接跌落进水里,所有人都告诉你,要拼命游,游上岸。但上了这个岸,还有下一个岸,前面好像总有一片更大的海,而她脚下的那一小块土地如此脆弱阅读原文

IX. 打工谈:当科研打工人决定逃离体制围城

本期打工谈邀请到了科研工作者小赵来分享他的经历,从他的讲述中,科研工作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神圣清静,“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他讲到了青年科研人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非升即走的困境;导师掌握着决定博士是否毕业和博士后是否出站的权力;真实的收入每个月只有小几千块钱;学校内卷的程度超过企业;女性基层科研工作者的性别困境阅读原文

04
调查与报告

  1. 58同城:《暑期服务业就业大数据报告》

  2.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专题调研》

  3. 前程无忧:《大学生最喜爱福利榜》

  4. 脉脉高聘:《2023游戏行业中高端人才洞察》

  5. 51社保:《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23》

  6. 医米调研:《2023年度中国医院人力资源报告》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青少年蓝皮书》

  8. Just So Soul研究院:《00后毕业生洞察报告》

  9.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中国灵活就业者金融健康报告》

05 工运谈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人史札记——前言

很多开始对工人问题感兴趣的朋友,经常会问的是,有没有系统梳理中国工人历史的材料,特别是当代工人史?‌‌在我们比较容易接触到的材料中,尚未看到这方面的合格作品。官方叙事的历史,涉及当代的部分参考度不高,更多的是各派学者、媒体、团体等等关于某个工人群体或者事件的分析评述报道。资料不可谓不多,但如何从工人阶级立场出发,在这些材料里提取信息,整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呢?‌‌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越来越明确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类要素,并改革相应的政治体系和法律体系。当代工人正是伴随着这个过程逐渐形成的,他们思想状态的演变、行动特点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要素产生过程的了解,是理解中国当代工人问题的基础:生产资料是如何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市场经济的商品流通是如何建立的,只拥有出卖劳动力自由的无产者群体是如何形成的等等。

相应的,原公有制基础下的企业所有权如何演变,社会财富的产生和去向,国企工人的地位、工作生活保障如何被剥夺,改开后占有小部分土地的农村劳动力如何被迫卷入资本市场、成为雇佣劳动力,由此形成的当代中国工人思想状态、反抗行动有什么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同样作为工人阶级,中国工人和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相比,有什么同与不同,都有哪些具体表现等等。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梳理手头的材料,并据此整理出一份札记。

札记的内容,将以概括性的叙事和具体事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以时间为轴,以各类工人群体意识发展、组织状态、行动方式为主线,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公有制解体及私有经济建立发展过程中工人身份、处境变化,及相应的重要背景环境和事件过程等等。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连载,能够描绘出中国在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人阶级的面貌和行动的大概轮廓,帮助我们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又在哪些因素的影响下走到了今天。欢迎读者朋友参与进来,提供材料、提出问题、补充观点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读者的反馈和讨论,后期能够进一步补充材料整理成册。

作者:欢欢

05
法律与维权

判决1:试用期3个月期满后又加3个月?违反劳动合同法无效

2021年4月,王先生作为建筑设计师与公司签订三年劳动合同,初始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满时,双方协商试用期延至六个月。在六个月试用期未满前,公司竟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雇王先生。王先生提起仲裁并诉至法院,要求违法解雇赔偿和补足试用期工资差额。法院裁定:试用期有限制,且只能约定一次,因此公司是违法解雇。公司应支付王先生相应赔偿和工资差额。阅读原文‌‌

判决2:保安换岗期间猝死不是工伤?公司诉请取消工伤被驳回

刘先生从事保安工作,在换岗休息时突然猝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保局)将其认定为工伤,但保安公司对此提出异议并诉至法院,认为刘先生非在工作时间和岗位去世,不应算作工伤。保安公司的证据主要是刘先生的工作排班和同事证言。海淀区法院最终认为刘先生的死亡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地点,其死亡地点未超出工作范围,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情形,且与同事换岗的间歇并非下班时间。阅读原文

06
资源推荐

书籍:《每日的工人阶级史》

最近有消息称,陈某因非法出版获刑一年六个月,他的出版品就包括了《每日的工人阶级史》。该书的作者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国际团体,他们通过社交媒体、播客、网站和其他方式,分享和传播工人阶级的历史。他们致力于“让工人阶级的历史不再被遗忘,而是成为我们今天行动的灵感和指南”,在书中收录鲜为人知的故事和逐渐被遗忘的历史,回顾了人民英勇的抗争历程。所以《每日的工人阶级史》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项运动。书的序言由著名的语言学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诺姆·乔姆斯基撰写,他认为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让我们了解那些为创造更好世界而奋斗的人们,他们的故事往往被主流历史所忽视或歪曲”

更难得可贵的是,这些纪念日和工人阶级本身一样,具有多样性和国际性,不再只是关注欧美工人的斗争。书中关注范围涵盖了妇女、有色人种、工人、原住民、LGBTQ人群、残疾人等各个群体。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世界,也可以激发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和行动,为在当下奋斗的人提供了教训和启发。

下载链接

07
图片故事

9月23日,江西某设计院长语出惊人,要求全体取消周六日双休,因为工资是按月给的,每月有30天,不存在周末。这位院长对于劳动法的认识堪称颠覆性,其奇葩发言瞬间爆火网络。 来源

08
劳动碎语

“工作五年,一年比一年钱少。”一名饿了么骑手对财新称,大环境不好,配送费的时段补贴从0.5降至0.2,以前每天收入曾经超过1000元,现在只能赚到300多块。一名达达配送骑手也称,单日收入300元左右,“主要是干活的人多了,超过了外带订单增加的速度。”两名骑手每天单量均在50-60单左右,每天工作时长13-14个小时。

来自《外卖骑手薪资保障再引争议 一线城市收入下滑

我觉得我不能算努力,只能说是拼命在工作。努力总得有个方向,或者说做着点喜欢的事,但我工作只是为了能交上下个月的房租。今年上半年,我没有一天不在加班,每晚11点多走出公司,第二天9点前又要回来,迟到几次就没有全勤奖了。我们不允许请假,每周三是固定的休息日,如果周四休假,全勤就没了,还要倒扣100,虽然全勤也就多100。如果我上个月没提出离职,现在不可能有时间来聊这些的。我真的熬不住了。

来自《“我不能算努力,只能说是拼命在工作”

他的工作是加工一些小的零件,这份工作做久了,固定握固件的手指会有些变形,有一块地方会微微凸出来,凸出来的那一部分,覆盖着厚厚的一层茧——“磨出茧是好事,细皮嫩肉的手磨久了会出血。不好干活。”

来自《这也太傲慢了…

小贝说,刚开始送外卖时,她每天都很着急,一上线就像进了电烤箱,怕找不到地方,怕超时。那时她白天送外卖,晚上做梦依然在送外卖,一天夜里,她已经睡着,男朋友过来亲她,被她猛地一把推开,「你给我滚,要超时了」,醒来才发现在做梦,两人都笑了。

来自《送外卖的她


本期小报周期(2023/09/12- 2023/09/26)

撰稿:焉识、索修、非洲大蜗牛、欢欢、超级64

编辑:非洲大蜗牛


在最后:欢迎订阅我们

以上是第26期工劳小报的全部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工劳小报小报网站及订阅:https://news.laborinfocn2.com/ 介绍:“工劳”这个名字是工人和劳动的简称,同时也是“功劳”的谐音。我们想透过工劳来强调基层劳动者在维持中国社会运转中的贡献。但同时,工人也是社会不公的最大受剥削者,长期处于失语、不可见的无力处境。我们反对此种现状,希望提升劳动者的能见度,期盼不同职业的、不同性别的、不同民族的劳动者能达成真正的团结。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不堪重负的照护商品化|工劳小报 #52 副刊

“用后即弃”的底层团播主播|工劳小报 #52 新闻刊

家政/照顾劳动的纠葛|工劳小报 #51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