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創作|吃的迷思:不吃真的會餓死嗎?

新性感雜誌
·
·
IPFS
·
真的有人能不吃不喝還能生存嗎?

印度瑜珈士皮拉德.傑尼聲稱在13歲後就開始不吃不喝,現年九十一歲高齡,身體精瘦但卻健康。

圖片一皮拉德


真的有人能不吃不喝還能生存嗎?

皮拉德的事件在印度曾引起高度的關注,最後印度軍方為了研究,把他帶到研究室,軍方將他關在一個有全方位監視器的房間觀察了十天,發現他真的不吃不喝,也沒有因為被監禁,而產生精神問題,他如常的做瑜珈和冥想,檢查也顯示他的膀胱有排尿,但又被吸收回去。

當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項神績時,終於有人揭破皮拉德其實是有偷食的,因為他在之後的幾天有一個頻繁的小動作,就是摸鼻子,然後有人認為他將少量的乾糧藏在衣服裏悄悄偷吃。

最後皮拉德的聲名因此大跌,但是更想深一層,皮拉德是真的偷食,還是大家對不吃不喝卻仍能生存,這個結果不能接受,才按一個罪名給他呢?

被困十天之,只吃這麼少的食物,身體還能健康嗎?精神還能完全保持正常嗎?

而且,如果依照大家所言他是長期的以很少量的食物維生,不會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嗎?

這些問題沒有解答。

但是從心靈的角度出發,是可以解答的。

人真的要吃東西才能生存嗎?不吃真的會餓死嗎?

「我們必須吃才能生存,不然就會餓死。」這是一個信念,我們自出生就受到這個信念支配,在這個信念之下有一大堆的理據:必須攝取足夠的養分才能健康成長,而隨著科學進步,有關於營養與飲食的知識,更是多得琳琅滿目,金字塔食飲,一天三餐,必須吃早餐,多菜少肉。

這些理據加強了我們的信念,促使我們相信不吃就會死,然後在沒有得吃的情況下就會根據這些理念來操控身體,讓身體的情況每況越下,然後直至身體死亡為止。

然而,我們能超越不吃的信念嗎?超越這個概念,我們是否就可以像中國的古代神話那樣,修仙成功了?

哈哈,以往的人比現在較注重心靈的修練,或許真的可以成仙修道也不定,但是一個正常人在正常的環境下,還是繼續正的生活就可。

不過,現代已經有很多人都打破了一定要吃三餐才健康的迷思。

例如現在很普及的168斷食,八小時吃東西,然後十六小時不吃東西。而一天三餐也不是一直都有,是在宋朝開始才開始一天三餐,在這以前,人們都是一天兩餐,所以很多關於吃的事情都不一定是一個鐵律。

再介紹一些特別的飲食習慣。

食生:只吃生的蔬果,完食物,不吃任何米飯及加工食物。

果食者:比食生更進一步,只吃蔬果。

食日者:以日為食,這已經接近不吃的人,他們每天在日出的凝視太陽十五分鐘,在日落時也凝視十五分鐘。

食氣者:以氣為食,在冥想時連接宇宙的能量,化為身體的養分。

看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如果執著於自己的信念與識見,沒有放開心胸去看這些,只會說一句:謊謬。

但如果心胸開闊,放下成見,相信這個世界有很多是自己未知的事情,你或許會試著一探究竟。

話說我剛剛知道這些時,心裏是很感興趣的,於是我也試驗了一段時間。

我試過果食一星期,還有喝果露,一星期只吃水果的滋味是什麼?就是很想吃

鹹味的食物。

有關肚子餓的情況,如果是肉食者一開始轉果食,應該會很肚餓,但是那時已經在吃素,所以轉為果食沒有想像中艱難。而在這之前,我一直有早餐以果露替代,我發現皮膚變好了,而最特別之處是腳指甲長得非常漂亮,會發亮那種。

這是因為在經過加熱後的食物,失去了很多微元素,而這些微元素可以修補細胞。

我也進行168斷食差不多三、四個月之久,後來因為覺得異常疲累,後來才知道輕斷食不能長期做。

經過了這些斷食、果食的過程之後,我發現身體有了很大的改變,例如不會常常覺得肚餓。

以前如果我太肚餓,就會手發抖然後想整個人發軟,但現在肚餓與我常伴,而且吃一點就飽,不能吃太多,也比較習慣身體的輕盈之感,就是在不太飽的狀態,一太飽就會很不舒服,而且對食物的慾望也降低了。

信念是我們生存在世的頂樑柱,不知不覺間,我們吸收了很多信念,而且深植其中,這些信念除了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價值觀,更影響著我們的健康。

你知道深受什麼樣的觀念影響著嗎?拿一支筆,拿一張紙出來,將其羅列在上,看看有哪些是不好的信念,試著從自己的思想中剔除,至於如何才能有效剔除,可以繼續留意我的專欄文章。

作者:@淡淡晴空
專欄區:
悠悠轉晴
延伸閱讀:
🎏 
香港住屋 🎏 從孩子身上我們學會了什麼?
🎏 開心時買衣服 不閞心時買衣服
🎏 我們永遠都可以選擇
🎏 獨遊的奢想
關注新性感雜誌 → 新性感Matters平台文章索引Matters方格子電子報
原文發表於 新性感雜誌網站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新性感雜誌 女性向雜誌。 性感這個概念還包括着一種極具個性的氣質,一股能夠吸引別人的個人魅力和一份可以恰到好處地展現內在和自身優勢的智慧。 【新性感雜誌網站】https://newsexysoul.wordpress.com/ 【訂閱電子報】https://newsexy.substack.com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专栏|现实、游戏与神话中厌恶孩子的母亲

專欄|Déjà vu——口述故事的影響

專欄|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