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診快「讀」小護士的綻放🌹人生|說出那句「我為你驕傲」

MaryVentura
·
·
IPFS
·
揣在兜裏的「候診快讀」小書一個字也沒讀,卻好像讀了一本小護士Kristina的青春圓舞曲。戰爭也好,全球疫情也罷,我們發現,人只有在為大於自己的一個更大的意義付出的時候才能克服稍許對死亡的恐懼或者對人生意義的迷茫,消防救火如此,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更是如此。普通人經過培訓也能參與到這些事務中來,同樣是自己、他人和整個社會的幸事。

從來去診所都是兜里揣一本小書,在候診室邊等邊看書,自此有了🏷️「候診快讀」。今天去抽血,直接就讓坐在Lab里等,於是沒有怎麼讀書,倒是跟小護士Kristina聊了起來。簡短的聊天對我觸動很大,出了門還念念不忘,自己一直很喜歡的小護士Kristina在腦海中的形象逐漸豐滿、立體起來,不禁感慨萬千⋯⋯

一個人坐在Lab裡,Kristina急匆匆進來,開始在盥洗台給剪刀和各種器具消毒、沖洗。我看著她,還奇怪,平常不見,怎麼今天她腰間多了一個皮套子,裡面一個BP機之類的東西(我是有多常來😂)。第一想法是,這是個什麼新式武器?計步器?現在診所都像Amazon一樣不要員工休息了嗎?太誇張了吧。不過,也沒問。小護士消毒完畢,轉身告訴我,她要做塑封,塑封機器聲音很大,先給我道歉,希望不要吵到我。我坐著無事,當然不會吵到,就看著她做塑封,順便寒暄幾句。塑封期間她又被有經驗的大護士呼來喚去的,忙了一陣。塑封完畢,她走到我跟前,連著咳嗽。

咳嗽完了,馬上道歉,「抱歉,別擔心,不是新冠肺炎。我是最近太累了,昨晚⋯⋯消防隊⋯⋯」隔著口罩沒怎麼聽清楚,倒是抓住了關鍵詞,便問「你說『消防隊』」?我以為她家著火🔥把她嗆著了。沒想到這一問,打開了Kristina的話匣子。下面,我就看到一個平日裡總是穿著白衣服的女孩子精神百倍地開始給我講述她的生活了——

原來,小護士Kristina還是個女消防隊員!面前的小護士精神百倍,告訴我,她現在在做兩個Ausbildung,主要的這個是在診所當護士,而副業是經過訓練成為一名女消防員。【Ausbildung是德國特有的一種專業、職業培訓的機制,大多是一部分理論學習在學校完成,一部分實踐在職業場所完成,之後獲得證書,從而可以在該職業中工作。】原來,昨天晚上23點,她腰上的BP機響了,她就立即出勤了,去救火去了,所以今天特別累。她還特別展示了腰間BP機裡的歷次火警呼叫任務。講到一半,我驚訝地問她是穿Uniform那種特別帥氣的女消防員嗎?好幼稚的問題。她興奮地跑出去拿來她的手機,給我看屏保上的照片就是她穿著德國消防員的衣服的影相。我非常驚訝,問了她都接受什麼訓練,做了多久,她大致解釋了一下訓練,補充道,「我是正規的女消防員,等我馬上18歲了,也做完了Ausbildung,我肩上就多一道,現在我uniform肩上還什麼都沒有呢!」我的天哪,原來她才17歲!

Slashme,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當時的我是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她,不禁說出「啊,我也想當志願的女消防員,太酷了!😓」小護士看了看我,不屑地說:「這個要身強體健的呀,你要能在火海裡把一個重80kg或者90kg的人背出火場,而且要一個人完成。」額,我垂下了頭,小護士肯定知道我不行。接著,小護士看看我,「就你,(她知道我體重)我一下子就能把你舉起來!」亞裔中,我怎麼也算是人高馬大類型的,揚言輕而易舉舉起我來還是厲害。「再說,還要24小時待命呢,隨叫隨到!」看來,我看上去不需要test就已經差得太遠了。

小護士越說越高興,開始給我抽血了也不停,說她自己還愛好騎馬、跳舞,眉飛色舞的。結果,第一針就怎麼也不出血了。我說,「你又說德語、又說英語,又是好護士,又是女消防員,真為你驕傲!」

在中國背景長大的孩子,我從未聽父母或者任何人對我說過,「真為你驕傲!」彷彿「驕傲」二字在中國只存在於考了滿分或第一後的「不許驕傲」四個字裡。自然,我也從未對任何人說過「真為你驕傲!」這樣的話。不論離開多少decades,這句話雖然也時有說出,但總無法擺脫說出後的怪怪的感覺,好像「真為你驕傲」是從來都與我格格不入的語言,發自內心為一個人覺得驕傲於我而言似乎不存在,至少,我不是這樣長大的。下意識讓自己在感覺到自己真的為一個人的成就和努力高興的時候,就努力說出這句話,幾年下來,越來越自然,這句話說出後,聽者臉上的笑容是最令我開心的事情。這開心,背後有流成一條河的淚水,有淡淡的憂傷,然而,我現在可以把這句話獻給應該得到它的人們,我高興。誰說高興背後不許有哀傷?

因為發自內心,又很高興,這句話說了兩遍——I'm so proud of you! Ich bin stolz auf dich! 這兩句卻都單單不是我的母語。小護士聽了開心極了,說「總要有人去救人的呀!」雖然是謙虛的輕描淡寫,我還是對她刮目相看。17歲的女孩這樣棒!

@DrYuan。汤圆 提到「唯有在為別人伸出援手時,我們才能真正拯救自己。」從診所回來就看到這句,覺得是天意,在我被這樣一件事情觸動時,看到這樣的議題。「為別人伸出援手」這樣的情形,我在德國和以色列都經歷好多,感觸很深。

今天的小護士Kristina讓我想到了自己的17歲;也想起十多年前遊學德國的時候,一個人大來的學生,一口流利的德語,卻在看到歐洲十七八歲的孩子們怎樣享受生活、學習語言後背過身去嘆了口氣,說的一句:「看看人家十八歲在幹什麼,我們的十八歲又在幹什麼啊?」他背過身的那句話被我記到現在⋯⋯17歲時的我,被鐘型罩式的情緒裹挾著,無法真正地看到自己,面臨考試的壓力、生活的痛苦,除了承受,幾乎沒有別的選擇。17歲的小護士卻已經在各個方面都對他人伸出了援手,而德國及很多其他國家、社會在這方面,哪怕是志願工作人員類型都有各種各樣的選擇,無論年齡、性別、族裔都可以為自己的社區、城市做一份貢獻。

本來,候診室是幾乎無法跟護士聊天的,而忙碌的她們多是化作身影般微小的存在,在病人候診時來回幫助,不過非常弱化的感覺。可是今天,我聽到了她微小的聲音,那麼開心、那麼積極、那麼驕傲、那麼像一朵綻放的花🌹!我想起自己在德國住院時候的各種護士、清潔工人、養老院工人,她們都如此這般的幫助著別人,甚至社區也在為人們提供各種接受幫助和幫助別人的可能。後來,跟老公的討論中知道家中有的cousin也做志願消防隊員,守護自己的社區❤️我心裡癢癢的,等將來閒下來了,也去試試志願工作,消防員可能不行了,不過,其他也不錯。

揣在兜裏的「候診快讀」小書一個字也沒讀,卻好像讀了一本小護士Kristina的青春圓舞曲。離開診所還念念不忘,其實想想,是念念不忘自己那晦暗的17歲吧。羨慕也祝福她。

現在,疫情將很多情緒激發出來,停火前的巴以衝突更是讓我在shrink面前burst into tears,其實沒什麼感人的故事,卻總是被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細節翻騰著想起記憶裡那些被歸置在不願想起那一類的故事。戰爭也好,全球疫情也罷,我們發現,人只有在為大於自己的一個更大的意義付出的時候才能克服稍許對死亡的恐懼或者對人生意義的迷茫,消防救火如此,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更是如此。普通人經過培訓也能參與到這些事務中來,同樣是自己、他人和整個社會的幸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評書
163 篇作品
聽Mary講「小案」
6 篇作品

85年前的今天|納粹治下的德國病人